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4003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摘 要:中美两国在大学生资助的理念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尤其在资助的功利意识方面取向不同,中国在大学生资助理念方面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影响与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理念。美国对大学生的资助则倾向于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也兼顾个人的需要,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对二者资助主体观念异趣的比较,可以促进我国大学生资助观念的变革与拓展,为不断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12-03 对贫困大学生实施资助从

2、广义上讲,它是一个社会福利制度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可以称为一种社会救助,只不过在资助主体、资助形式、救助对象等方面,可能更加单一,并具有其特殊性和时效性。大学生资助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特殊性,既与学生所处学校学习这一特殊人生发展时段有关,也与其所处地区、学校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很大关联,尤其在不同的国情背景下,大学生资助的意识和观念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美两国在大学生资助理念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来剖析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的观念变革及其发展的必要性,从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大学生资助内涵的拓展与观念转型,2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大学生资助

3、观念演变及特色 我国对大学生资助的主体变化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具体国情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资助主体也不尽相同,有时也会有较大差异,反映出来的资助理念与意识也是不一样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新型社会形态的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教育的人民主体意识非常浓厚,人民政府的主体办学观念异常强大。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教育部等先后于1952 年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的通知两个政策性文件,对我国大学办学形式及其经费资助方式予以明确规定。其中,在资助形式上以免费上学

4、为主,同时还在资助学习的形式上给予相应的人民助学金,作为免费入学的配套性辅助政策,加以保障。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资助从严格意义上讲,它还不完全是一种经济帮助,尽管从形式上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学生资助是以经济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但是,这一时期的资助主要强调的是政治地位、政治影响,突出的是人民政府办学的人民性的政治主体内涵,它所要表达的是大学教育是人民的教育这一政治影响力。所以,它具有丰富的政治意识形态特质,这与中西方传统的经济支持为主的资助方式还是有较大区别的,甚至在资助的意义上,并没有特别显现出“贫困”资助的意蕴,它在更多意义上,传达的是一种政治权利的实质性内涵。所以,资助的主体是人民政府,少有其

5、他主体的介入,不仅资助的主体单一,而且资助主体的观念也比3较单一,基本上倾向于资助的政治意义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意识,经济资助仅仅是一种手段,其传递和表达的信息则是政治性的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逐步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学生资助方式的转变。1986 年,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与财政部共同给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关于改革人民助学金的报告,基本上开启了大学生资助方式改革的新篇章。人民助学金逐步转变为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并通过贷款、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方式予以补充。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对确有经济困难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减免学费的

6、方式对学生就学给予帮助。国家资助的角色开始发生了变化,尽管国家还是主角,学校是配角,但是,已经没有了完全免费的观念,市场意义上的竞争、比较的意识越来越浓厚,经济资助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强。更为重要的是,体制改革的深入所产生的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反映到高等教育中,自然形成了教育公平问题。1999 年高等教育的大扩张,更加凸显了这一矛盾,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已经成为当时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资助主体的观念转变已经无法回避。助学贷款已经成为国家资助的主要方式,同时,不断强化国家助学奖学金制度的辅助功能,扩大比例和范围。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大学生资助主体观念的转变,显然与 80年代之前的资助观

7、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影响,强化了国家作为资助主体的经济价值取向,资助主体在考虑资助行为的政治目的的同时,比如可能会顾及社会公平、教育平等、社会稳定等这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资助的经济意义更加突显,过去没有得到重视的贫困的4内涵,当前已经日益彰显, “贫困”资助的意义占据更多的影响力,这一点可以从目前资助标准的认定方面得到确证。2002 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国家奖学金的获取条件之一必须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国家奖学金1。而 2007 年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则继续秉承济困济贫的宗旨,把家庭经济困难作为主要的条件2。 资助主体观念从政治地

8、位、政治权利的关注到济贫助困的经济扶持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价值的回归,也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关注贫困本身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是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的实践理性精神,这是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也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国情催生的必然选择。资助贫困,就是关注生活,这是民生,与西方国家比较,它也是中国特色。 二、美国大学生资助观念变化的不同发展逻辑 美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产生始于二战临近结束的军人权利法案 ,兴起于“教育总统”约翰逊的“向贫困宣战运动” ,1965 年美国国会通过高等教育法 ,进一步完善了从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勤工俭学等大学生资助体系。70 年代以后加以修订

9、,针对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扩大资助范围,以确保教育机会均等,而到了 80 年代,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萎缩,逐步走向保守。这一倾向到 90 年代得以改善,美国社会对大学生的资助开始转向多元运行机制,并对大学生学业要求有了明确规定。直到新世纪以来,美国大学生资助主体的取向越来越倾向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这与美国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但是,从总体上5来看,美国大学生资助的主体观念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导向性特征,虽然,后期也有一定的变化,然而,主体的利益观念仍然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意义,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主义倾向。 美国政府最初的大学生资助观念具有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色彩,经历了一个

10、由国家功利主义向个人功利主义转变的过程,它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与美国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相关联的,尤其在资助政策形成的初期与国防建设有关。50 年代前苏联卫星上天,给美国人敲响了警钟,使美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影响。所以,美国政府作为资助主体的意识最初是与国防建设捆绑在一起考虑的。在美国政府看来,对大学生的资助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更是关系到美国在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问题,说到底就是国家利益问题。所以,美国政府从50 年代起就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资助问题,这一导向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这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政治功利主义。这一观念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了美国对大学生资助政策

11、的演变轨迹,在 70 年代直至 90年代的历次高等教育法的修订过程中,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以此为指导不断完善有关大学生资助的相关政策,始终力求政策的有效性,甚至有的资助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要达到 B 以上335-40,才能享受资助,力求以此刺激大学生的学习收益能够带来国家的兴盛与强大。所以,大国利益及其功利主义的政治逻辑,是美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热衷于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一个内在动力,这一观念主导了此后数十年美国教育资助体系建构的发展方向。 在这样一种政治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美国大学生资助的体系建构自6然而然地感染上了具有指向性的功利色彩。从政府的角度而言,资助要追求实效,要在现实运用中管用,

12、要能够带来国家利益。所以,在具体的大学生资助名称上甚至都能体现出资助的明确要求。比如,在艾森豪威尔总统 1958 年签署的国防教育法中,就已经专门设立“国防奖学金” 、 “国防贷学金”等大学生资助项目。这多少也能够反映美国社会对大学生早期资助的价值理念,但是,这个理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美国政府对大学生资助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扩大选择自由”的观念引导下,大学生资助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普通老百姓的需要,大学生资助在兼顾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充分考虑更多的个人需求,其宗旨就是要资助更多的美国人接受大学教育。因此,美国社会大学生资助理念的功利主义,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国家利益,它也

13、包含有个人利益,它们在美国梦的追求中确有其相通的契合之处,即不论是大到国家利益还是小至个人利益,资助要管用的实用主义是核心主旨。除此之外,美国大学生资助理念近年还经历了由坚持教育公平的贫困资助为主向绩优性择优资助的理念转换,这一转换目前尚在不断拷问中。教育公平的理念是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又一价值基础。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人权保障的具体表现,克林顿执政期间的所谓“大学机会战略”449-53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克林顿政府的这一战略旨在向所有的想上大学的美国人提供一个均等的教育机会,其理念在于通过资助更多的人,为他们提供积极援助,从而保障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其中

14、,著名的“佩尔助学金”就是7由 1972 年的“基本教育机会助学金”发展演变而来,其宗旨在于促进美国社会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近 20 年来的绩优性资助在美国的迅速发展,给倡导教育公平的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带来了负面的评判。绩优性资助方式的发展确实丰富了现有的资助模式,给大学生资助理念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然而,却又有损教育公平理念。绩优性资助在资助资源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大量资助资源被部分并不一定需要经济扶持的优秀学生占用,少数优秀学生在享用绩优资助的同时,必然减少其他需要经济帮助的贫困同学的需求,绩优性资助增多必然会导致贫困资助额度的减少,这有损资助的教育公平。让更多的美国人加入

15、高等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战略价值,绩优性资助方式无疑将会面临更多的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与教育公平问题的双重诘问。 三、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互鉴与启示 从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的转换来看,政治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两国的制度背景不同,政治价值选择也承载着各自民族的不同发展内涵,因而在积极参与大学生资助的理念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逻辑反差。中国政府更希望通过资助来实现人民性的社会主义主体价值,因而,政治主导下的资助模式的选择更加侧重于社会制度的公平与公正。因此,资助本身的经济因素仅仅是一种符号象征,它所传达的信息则是政治意义上的价值理念和政治影响,乃至社会稳定和谐的积极功效。即便在

16、进入充分市场化的新世纪,大学生资助模式日渐多元化,经济帮助的济困济贫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也在不断放大,但这并不能改变资助所反映的富有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的政治功利主义倾向。这也是中国8传统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积淀,无论经济上济贫济困的效果如何,它都体现了一种政治意义上的优越性,这才是大学生资助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影响。 反观美国的大学生资助,尽管也强调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和教育公平等理念,但是,它更加注重实效。在实用主义这一国家哲学的指导下,美国的大学生资助更加追求资助所产生的实效,从最初的国防需要,到后来的高等教育振兴,甚至近来时髦的绩优性资助等,美国都力图通过资助,带来实实在在的具体利益的达成。从这

17、个意义上而言,美国大学生资助的功利主义效应重在具体的效益层面,有较为明确的经济战略意图。 因此,从不同国情出发,中美之间的大学生资助理念下的资助意义显然不尽相同,虽然二者都有功利主义色彩,但取向有别。当下中国的大学生资助不妨批判性地借鉴美国的资助理念,融合社会主义的政治功利导向,在资助的价值选择方面更加务实,这个务实不是作风意义上的,而是效果层面上的,即对大学生的资助应当与解决民生以及实现教育公平等具体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不回避资助的功利意识,而是将功利意识落在实处,促进大学生资助的发展效益和战略效应,不能仅仅为了解决经济上的济贫济困,资助应当更多地考虑发展,将大学生资助当成一项发展性的事业,这样的资助才具有民生意义和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http:/.2007-12-20. 92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0 号)EB/OL.http:/ 3杨慧敏.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述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 (5). 4房欲飞.克林顿及其政府的大学生资助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