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由挥洒,让语文课堂别样精彩摘 要: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 ,新课标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落实的关键是课堂。新课程、新理念要求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要求教师用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等审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探索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趣意盎然的课堂,是随性开放的课堂,是碰撞灵感的课堂,是创造奇迹的课堂。教师应该更努力地追求随性和自由的课堂。关键词: 自由 随性 语文课堂 新课程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落实的关键是课堂。新课程标准、新基础教育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
2、如果把新的教育理念比做灵魂,课堂教学就是承载理念的载体,就是理念的外化形式。要真正将理念转化为行为,就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鲜明地体现出师生的生命互动,洋溢生命的灵性,让学生充分展示发展轨迹。也可通过课堂教学检验教师是否把理念转化为行为,使教师意识到贯彻理念必须构建鲜活的课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感悟理念。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要求教师用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等审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探索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情意盎然的2课堂,是随性开放的课堂,是碰撞灵感的课堂,是创造奇迹的课堂。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追求让课堂充满随性和自由。 一、自由
3、挥洒,让课堂趣意盎然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但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面无表情、语言平淡、教学方法单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试想,你的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怎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教学效果又从何谈起呢? 1.尊重需要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关键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引领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
4、月”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营造“我要学” 、 “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在教学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宇宙、月球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宇宙、月球了。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顺势而导:“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激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充满了乐趣。 32.凭借语言融情。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
5、就是“融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我抓住“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 38 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这一段话,让学生体会父亲的执著。先让学生想一想:“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很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是与时间抗争的父亲。 ”“这是爱的体现呀”接着,我提问:“此时,假如你面对危险,你的父亲会如何?”
6、学生回答说:“跟文中的父亲一样。 ”“忘却时间。 ”然后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加深体会和感受。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和文中人物的距离,使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融入教材之中。 3.角色体验抒情。 角色表演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也就是情感“蓄积”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演一演,通过角色表演把“蓄积”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的过程是伴随着思维的过程,是语言内化、锤炼、发展的过程,也是丰富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前送给每位学生一张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把图片贴在胸前
7、,并告诉学生:4“现在你就是森林里的一员了,你的胸前贴着什么小动物,你就扮演什么小动物。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接着,我又在自己的胸前贴了一张小动物图片,并对学生说:“现在我也变成你们的天鹅老师了,森林里要选新大王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到课文中,主体地位得到保证,个个情趣盎然,神采飞扬。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学生在与伙伴的愉快合作中,在口语交际的临场发挥中,在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声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愉悦之情,使学生无论是在视觉、听觉等生理上,还是在精神、智力等方面,都获得满足、快感,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同时也把全体学生的情感推向新境界。 二、自由挥洒,让
8、课堂开放随性 1.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介绍自己的特长,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介绍,然后每组推荐代表上台展示,上台的同学在介绍完自己的特长之后,底下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发言者提问,台上的同学可以当场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特长。这样一来,课堂就
9、热闹起来,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5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找春天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春日 、 春晓 、咏柳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春天的古诗,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教学掌声这篇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推荐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并利用晨间活动时间给学生诵读其中的文章,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我还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 小屁孩日记
10、、唐诗三百首等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一直以来,我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学习。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饭店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课堂。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三、自由挥洒,让课堂碰撞灵感 1.把文本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小鹿的玫瑰花这篇课文介绍小鹿在美好的春天栽了一
11、丛玫瑰,当玫瑰快要开花时,小鹿因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看到玫瑰花,鹿弟弟首先替哥哥惋惜,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高兴地说:“看6来,你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故事蕴涵着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情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玫瑰花的美,而后说了这样的话:“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我们想象一下,当小鹿看到盛开的、鲜艳的玫瑰花时它会怎么样呢?(学生想象说话)可是这时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当它能下床走路时,它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它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如果你就是小鹿,此时你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样想的?”让孩子扮演小鹿的角色,与文本
12、中的人物同命运、共呼吸。 2.把文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充满童趣的优美古诗,展现了孩子们在春季的油菜地里追蝶打闹的欢乐场面,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孩子们喜欢极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此时你就是菜花丛中的儿童,你追不到黄碟还想干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儿童急走追黄蜂,飞入菜花无处寻”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给自己的人生当军师。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给自己的人生
13、当军师” 。我们要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四、自由挥洒,让课堂创造惊喜 71.保持好奇心,发掘创新潜能。 好奇心是激励人们创新的内驱力。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既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又可以扼杀儿童的好奇心。有的教师还未能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只一味向学生灌输;有的教师怕扰乱课时计划,影响上课进度,用自己的“问”剥夺学生的“问” ;有的教师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偏离重点或无法回答,因此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久而久之,闪烁在学生眸子里的火花便渐渐熄灭了,他们对单调的学习感到厌倦,对缺乏温情的教师感到失望,课堂上只好忍受着教师的“问” ,只能无奈地“答” 。教师的
14、这些做法实质上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可以不断创设变化的、能激起兴趣的学习情境,多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或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启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如在学习了王二小一课后,学生对文中的小主人公王二小十分敬佩,我引导学生:“假如王二小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了深刻的对话,因此能毫无造作地、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说得很感人。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还能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民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质上属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而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
15、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学生毫无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8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是学生的“朋友知己” ,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学习,并在学习中发展、张扬个性,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学会倾听,不是站在讲台上听,而是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权者,而是听自己意见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
16、火花会迸发而出。如在上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当学生自读“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又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一段时,我叫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说说各人的心里话。一学生说:“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 ”老师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让其他同学说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最后,达成了这
17、样的共识:普罗米修斯是正义之神,是为了劳苦大众追求温暖、追求光明的化身,是一种反抗之声,因为那时候的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老师的倾听才有了这么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共鸣。 3.强化训练,促进创新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强化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应给9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创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在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课中,通过观察,爷爷有办法,文中的小老鼠也有好办法,创新想象空间,还孩子随性的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为孩子们构建温馨、和谐的人文课堂,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孩子们走进语文,触摸自由,挥洒随性。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