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脉”之字义流变考论摘 要 由“永”到“” ,再到“” 、 “?”、 “?”、 “脉” ,这是“脉”字发展的基本线索。 “脉”是 “”加注意符而成, “”由自然界取象而来,其本义为水之?流别。伴随着古人对人体结构机能的认识与古代医学的发展, “脉”的涵义逐渐丰富,并促进了人体经脉理论的形成。其分流?行的本义逐渐消退,而血气运行的连贯性这层含义愈发突出。此外,人体经脉理论的形成影响到人们对大自然的看法,堪舆学的形成与发展,使得“脉”的涵义及其运用更加广泛。 关键词 脉;堪舆;中医;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1-0088-04 “脉” ,
2、亦写作“?” 。 “永”的篆体写作“” , “”的篆体写作“” ,一般古文字的字形方向不固定, “”与“”并无差别。二者属于同形字,金文中多有将“永”写作“”者,如?公?将“永”写作“” , 壶将“永”写作“” 。1后来才以“”表示“永” ,以“”表示“” ,二者的含义也有了区别。按说文解字释“”:“长也,象水?理之长。”释“”:“水之?流别也,从反永。 ”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云:“永,长流,反即分也。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流别,则正流之长者较短而?理同也,故其字从反永。 ”对于“”如何引申出“长远”2的意思,饶炯说文部首订云:“指事,炯案,说解当云水正流也,象水?理屈曲续流之形凡正流
3、者为水长,因又借长久义。 ”2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 释“永”:“从人,从行,会人行路远长之意。 ”3“行”字的甲骨文为“” ,像十字路,其本义为“道路” ,“永”之甲骨文“” (甲六四一)像人行于路上,因而有远长之意。或认为“永”是泳的原字,会人潜行水中之意,而长远乃其假借义。不论如何,以上诸说皆以“永”可训“长远” ,而以“”因从反“永”而得出“?流别”之意。而清王筠说文释例则认为“”从反“永”只是“以字形见意” , “长者为川,川有分派,江别为沱,江岂能短于沱哉”4,故对段氏之说提出质疑。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反永为 ,然永字象形近于泛设,当是反为永 ,像水分流,反之则为合
4、流,故训为长矣。 ”5清孔广居说文疑疑云:“,水分支也,像崖岸,像水分支。从反,反复也,反 者,重支叠爪也,水多支,其长可知。许氏以永为母,为子,永但像水之屈曲,殊无长义。且向左?出之画亦无义,徐氏反即分之说,更牵强。 ”6众说的分歧都在于“永”字“长远”之意的来历,以及与之先后关系,对于之本义的阐释则基本无差异。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将当“水长”讲的“永”视为象事字,将视为象物字,这是很有道理的。7从字形上看,像水有分流,之含义由此而来。何谓“?流别”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流别者,一水岐分之谓,禹贡曰:漾东流为汉,?东流为?,江东别为沱。此言流别之始。流别则其势必?行,故曰?流别。 ”清王筠
5、说文解字句读云:“释水曰:水自河出为?,济为?,汶3为澜,洛为波,汉为潜,淮为浒,江为沱,?为洵,颖为沙,汝为?,凡此皆所谓别也,出于大水而别流也。谓之?流者,如河之正流为正,?自河出者,视河为?,非谓河流必正东正西,?流必倾?也。既已别出,即是分。 ”至此我们知道,一水直下而无分支显然不能称之为“” ,仅言某一支流也未能囊括“”的全部含义。它展现出“一水岐分”的整个状态,虽其意义重在“?流” ,然“一水”实为本源, “正流”映照出别流“势必?行”的特点,二者不可或缺。 不论是从反“永”还是 从反“” , “”字的本义源于物象(水流别)的结论是十分肯定的。然而,赋予“”以“?流别”的含义并加以
6、运用的时间相比于“永”字要晚。前面已经说过,在古文字里“” 、 “永”无别。金文中的“”字皆作“永” (长久、长远)用,而无用以表达流别、分派的意思。这至少可以说明当时“”的本义还没有能广泛运用。后来在“”左边加上“氵” ,即是现在的“派”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与水部派音义皆同,派盖后出耳。 ”清沈涛说文古本考云:“派,即字之俗。 ”8在汉字发展过程中,为了明确字义,避免混淆,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的现象颇为常见。 “派”字的出现盖是为了明确“”的本义(水之流别)而在其左边加注意符“氵”而成。就在“”字发展流变的过程中,古人于其右加一“血”字,即成“” ,古文字里也常见偏旁位置不固定的现象
7、,故“”也可写作“?” 。或将“”从“月” (意为肉)形成“?”字。盖受古文字的影响, “?”又可写作“脉” ,南朝梁顾野王玉篇?部云:“,血?也或作脉。 ”清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云:“今经典从或体而又4误作脉按说文 ,从反永,?字从此,今则不反,此俗字也,盖起于汉周憬功勋铭等碑,今俗因之。 ”9以上诸字意义相同,皆用以特指人身体之血脉。为简便起见,下文除引文外,若无特指,皆用“脉”字表示。 承上所言,脉字的本义是从“”字而来,加“血” 、 “月”这类意符,即为了明确其引申义。故说文解字言:“(脉)血理分?行形体者。从、从血,或从肉。 ”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云:“如木石之有理,故曰血理。幕络一体
8、,故曰?行。 ”河流是外在的物象,其态势较易为人所把握,血脉属生命体内部机能,必待人之知识水平和原始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对其有直观的理解。而人之血脉遍布全身,恰似河流有正有?,有合有分。故先出现“” ,后引申至“脉”是理所当然的事。 按“永”“”“脉”的这条文字发展线索, “脉”字的出现晚于“永” 、 “”。但在先秦典籍中仍可找到运用“脉”字以表示其本义甚至引申义的例子。 周礼?天官总宰云:“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春秋左传 (僖公十五年)云:“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以上两例言脉皆指人体之血脉。 国语言脉
9、者有三例,兹列于下:总结以上对中医学脉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四条有利信息:一是“脉”由“分流?行”之本义引申到实指人身体的每一条脉;二是将“脉”与人体之“气”联系起来,出现“气脉”一词;三是注重脉络中血气运行的连贯性;四是出现了“经脉” 、 “络脉” 、 “筋脉”等概念,这对其后“脉”之广泛运用有深刻影响。 5“脉”字除了表示人体经络之外,还可借以表示大自然之脉理。前面提到的国语中之“土乃脉发” 、 “脉其满眚”即指此类。李建民先生说:“土地作为生命、生殖或母体的象征。而土气或土膏所循行的路径曰脉 。或者说,脉中所流动的是气或膏之类的能量。史官顺时令观测山川地貌,每当房星晨悬中天、日月皆在营室
10、的季节,土底里气脉勃发。至立春之日,阳气蒸腾,土膏润泽欲流,如果这时候农民不及时耕作、以泻土气的话,则地脉将因气滞而酝酿灾害。这种思维与医理并无不同。 ”14117 在古人看来,自然万象与人体具有某种同构性,因此他们将用之于身体的医学理论比附到大自然中,抑或以宇宙天地的运行来指导人的行为以及对医理之认识。这种相互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地脉”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 ”“地脉”的含义或指大地有土气循行,或指地表之连绵起伏。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 ”而堪舆学的
11、发展丰富了大自然之“脉”的意义,它更加重视大地之上山水的形势。堪舆学家将山的走向称之为“龙”或“龙脉” ,称其为“龙”是因为山之走势如龙一样时起时伏、忽隐忽现、变幻莫测;称其为“龙脉”则是指山在外形上的连绵起伏、地气的始终相贯。在堪舆学典籍中有时也直接称其为“山脉” ,如管氏地理指蒙?乾流过脉云:“是知河以聚山脉,而江以断山脉。 ”而对于水脉, 管子?水地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 ”论衡?祀义篇云:“水,犹人之有血脉也。 ”将地上之水喻为人体筋脉中之血气。这不仅是由于江河流别与血脉相似,更6在于水能够滋养万物。故水的起伏流灌对万物生存、人居环境之好坏至关重要。在堪舆学中将江河的
12、流向称作“水龙” ,其意义与“龙脉”类似。如同血脉一样,水脉之涵义虽然也包括盖指江河的脉系,但更多时候指某水流的分布及静态形势。 博物志云:“骆驼知水脉,遇其处辄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于其蹋处掘之,辄得水。 ”“脉”由“”引申而来,“”原指水之流别,而现在将脉比附到江河上时,它不再突出显示其原义。相比而言, “派” (有派生、派别之意)与“”在含义上更相近。 以上叙述了“脉”本义之产生,内涵不断延伸的过程。简言之,一方面,它由自然界取象而来,在古代医学发展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内涵,形成中医学经络体系;另一方面,人们对人体经脉的理解又影响到他们对大自然的看法,出现了“山脉” 、 “水脉”等概念,这与
13、术数堪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上述由自然到医学再到堪舆的叙述方式只是为了更方便地解释“脉”之演变。这一单向的逻辑过程并不能完全以时间的先后来替代。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取象于自然,认识人体结构,以及将自然与人之精神与形体相互类比等现象并无明显的先后次序。比如言“土乃脉发”之国语则比很多言人体血脉的典籍出现得早。故可以说“脉”之涵义是在古人象天法地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医学以及堪舆术数等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下逐步丰富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 容庚.金文编 M.北京:中华书局,1985:748. 2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第 12 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88:11286. 73 何琳
14、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上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98:626. 4 王筠.说文释例 M.北京:中华书局,1987:92. 5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M/顾廷龙,傅璇琮.续修四库全书:第226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60. 6 孔广居.说文疑疑 M/丛书集成初编:第 1130 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328-329. 7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41. 8 沈涛. 说文古本考 M/顾廷龙,傅璇琮.续修四库全书:第222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31. 9 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 M/顾廷龙,傅璇琮.续修四库全书:第 211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95. 10 班固.汉书:第 9 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62:2843-2844. 11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9. 12 韩健平.马王堆古脉书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6. 13 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册 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3,688. 14 李建民.发现古脉中国古典医学与术数身体观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5 廖育群.岐黄易道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15. 8责任编辑:夏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