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方大战看网络质疑的道德边界.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4141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韩方大战看网络质疑的道德边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韩方大战看网络质疑的道德边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韩方大战看网络质疑的道德边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韩方大战看网络质疑的道德边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韩方大战看网络质疑的道德边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从韩方大战看网络质疑的道德边界【摘 要】2011 年岁末,因为质疑“代笔”引起的方韩大战使整个网络硝烟弥漫,而关于质疑的合理性判定也引起各种争议,其实质疑的权利每人都拥有,但也具有不可僭越的道德边界,否则就陷入侵犯私权的误区。 【关键词】韩方大战;网络质疑;道德界限 2011 年年末,知名网友麦田发表题为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的文章,质疑韩寒的文学作品是由其父和写作团体代笔,其成名是出版商包装以及媒体炒作的结果;韩寒撰写博文表明自己出道十年光明磊落予以回应。之后,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接过大棒,持续发表质疑韩寒作品为他人代笔的言论;韩寒及其亲朋好友一一反驳。其间,众多知名人士加入其

2、中,各种质疑争论甚嚣尘上,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一场原本严肃的“打假”行动变的荒诞可笑,最后变成了一场全民关注的大闹剧,而关于其中的质疑,我们可以做一些道德和公义上的探讨,以作后车之鉴。 一、质疑的条件 质疑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相,而任何事件,欲求真相,都需要基本的公共理性。按照萧瀚的说法,宏观来看,从公共理性探寻真相至上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制度上能够有追求真相的自由;二是有一个追求真相的社会氛围;三是有一群具有客观调查能力的追求真相者。微观看,追2求真相的制度条件至少包含四项内容:民选立法机构确立的保护人权的良法体系;不需要事先审查的新闻自由;能够约束政府行为的行政制度;享有较高社会公信力、解决纠纷

3、的中立司法体系。 追问真相的公共理性我们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恶猜公权、善待公民” 。公权力不具有任何人格性权利,任何对公权力的恶意猜测都属基本公民权范围。但当质疑对象变成私人的时候却要慎重,稍不注意就会僭越道德乃至法律的边界。 二、网络舆论的特点 普通上网者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对愤怒的宣泄、对名利的追逐以及一种明哲保身的世故。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大多数个体经常采取一种偏激的、片面的、甚至有明显暴力倾向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这么一个群体,一旦过分注重自我的价值,那么,就必然对自己的得失过多地计较。这样一来,对现实社会里的种种丑恶现象自然就恨之入骨,结果就很容易产生一种仇

4、富、仇官、仇恨一切强势群体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之下,以一种偏激的甚至暴力的方式对以往传统观念中美好善良的东西进行抨击,就成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 刀祝威等将网络舆论的特点概括为三点:一、主体的分散与群体极化。二、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三、形成的迅速性与难控性。这种兼具传统舆论特点与自身特点的传播方式本身就具有其负面的社会效应,而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又一方面为网民自由发表言论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言论带有较强的个人性情绪性和偏激性。 3三、质疑的边界 以此次方韩大战为例讨论质疑的边界,韩寒属于不具有公权力的公众人物,而对他的质疑中,有部分确属于言论自由,但自由是有边界的,一则是公共人物

5、的有些私权也属于绝对不侵犯之领域,如代笔所有人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都有义务假定署名者为作者本人,外界无权置喙。二则即使是公共官员,不涉及公共利益的私权部分,外界舆论也无权侵入。社会对知名作家的诚信发生质疑是正常现象,但这绝不意味着社会可以仅仅凭着直觉推断就来否定作家作品是自己创作的,更无权要求作家自证清白。为了检验作家的诚信,罔顾私权边界,无直接证据就断言作品不是作家自己写的,已不是正常范畴内的质疑,而是涉嫌诽谤。 实际上,一切道德评价的理性标准都应该以对他人私权的尊重为前提。如果人人都利用互联网的隐身便利而肆意地口诛笔伐攻讦他人,那么原本正常的批评和争议可能偏离轨道演化为舆论暴力,任由发展

6、,失控的网络舆论就会由小河汇聚成滔滔洪水,不仅瞬间淹没异己,而且随时可能直接摧毁社会赖以正常运作的道德之堤。 四、质疑的误区 质疑不当,往往会陷入误区,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首先,在事实方面以偏概全。抓住一点无关紧要的瑕疵无限放大,依此将对方整体打倒和全盘否定。而对不利于自己或者与自己相反的证据,一概采取选择性失明的态度。这种刀笔吏深文周纳的手法,以及黑白颠倒的讼棍式诡辩,和“客观理性”丝毫无关,在它局部的客观之下4掩盖的是整体上的反理性和不客观。 其次,在程序方面有罪推定。所谓“质疑” ,或者说揭假,实质上是舆论监督的一种, “打假”者不能同时担当裁判和惩罚者。不管是社会打假还是学术打假,都要

7、提交给有专业性的科学机构或行业机构进行评判,而不是打假者私设公堂继而定罪甚至滥用私刑。 第三,动机方面裹挟私怨挟私整人。舍勒和尼采曾分析过,怨恨不仅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深刻的情感,更是政治原则与现代伦理的隐含前提。而从群体心理上说,基于不平等感的情绪在弱势者身上占据主导时,便会形成强烈的攻击性,极易在煽动和利用转化后成为群体暴力。 最后,效果方面为毁而毁无益建设。大部分质疑目的只是为了抹黑对手,建设性的正面价值几乎没有。可以说是为了破坏而破坏,通过网络舆论恐怖活动展示流氓文化的力量,以期最终从中获益。 此次质疑韩寒的行动如果成功,远比它失败来得可怕,因为它会给逼人自证清白的行为赋予生命的土壤,开启

8、邪恶的先例,而它践踏私权的恶劣性质将被无视,同时会使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们转而支持这种行为。因此必须抵制自证清白的这种做法,反对自证清白就是反对肆无忌惮的对私权的践踏。而这种质疑借助网络和舆论的力量,几乎可以置任何人于死地。 在这个讯息发达、表达自由的时代里,一个公众人物,既然享受着声名带来的利益,就要承担垂范社会的职责,更要正视公众的质。而大众媒体和普通民众,在质疑公众人物时,也不能逾越合理的界限。私权高于公共利益,如果没有对私权的基本尊重和坚定保护,公共利益就不5复存在。 参考文献 1 刀祝威,任祥.网络舆论的道德评判与道德控制叹惜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3). 2 萧瀚:转型时代的公共理性. 作者简介:庆卓亚(1987- ) ,男,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