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认知视角解读约翰.邓恩诗歌中的“死亡”概念隐喻摘要:17 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代表人物约翰?邓恩素以其诗歌富含奇思妙喻,思辨性强,想象奇特而著称。 “死亡”是邓恩诗歌中的主题之一,有关死亡意象与死亡隐喻的诗歌占很大比例。本文拟从认知视角,借助概念隐喻理论来解读约翰?邓恩诗歌中的死亡概念隐喻,并对其诗歌中大量死亡隐喻的创作原因作进一步分析,以欣赏邓恩诗歌中死亡概念隐喻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约翰?邓恩死亡概念隐喻认知一、引言 作为 17 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以其诗歌富含奇思妙喻,思辨性强而著称。奇喻的大量使用使得邓恩的诗歌
2、独树一帜,也与当时流行的文风格格不入。德莱顿(John Dryden)说他“喜用玄学” ,并称他及其追随者所写的诗为“玄学诗” ;18 世纪的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也贬斥他“把杂七杂八的想法用蛮力硬凑在一起”(Gerald Hammond,1974:51)。甚至连赞誉邓恩“在某些方面可称世上第一诗人”的英国古典主义先驱本?琼生(Ben Jonson)也曾预言“邓恩那些将不被人们理解而销声匿迹” (Ben Jonson,1996:139) 。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邓恩诗集和玄学派诗选的重新编订,邓恩意象新颖,想象奇特的作品才重新为人们所欣赏。艾略特(T.S.Eliot)
3、称赞邓恩将“思想与感觉化为一体一朵玫瑰在他不是2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感觉” (王佐良,1997:136),认为只有奇喻,才能达到用感官了解思想,或实现思想到感情的转换。邓恩的诗歌充满着柔情与巧智,奇想与悖论,而造成邓恩诗歌语言陌生化和意象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隐喻的大量使用。邓恩诗歌中不仅仅用天文学意象、炼金术意象和圆规意象等创造性地隐喻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爱情观,反复出现的死亡意象也极具隐喻意义。本文拟从认知角度解读约翰?邓恩诗歌中的死亡概念隐喻,以了解诗人对死亡的思考与感受。 二、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与诗歌 传统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L
4、akoff 和 Johnson(1980)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语言与思维的基本方式,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认知方式,因而本质上是认知的。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的实质在于借助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Lakoff &Johnson,1980:5) 。Lakoff 和 Johnson 在 1980 年出版的我们赖于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中首次提出“概念隐喻”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隐喻由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
5、n)两部分组成,其工作机制是映射(Mapping),并受恒定假设(Invariance Hypothesis)的限制,不能随便改变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的结构。隐喻的意义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概念域?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实现的,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3难于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艳芳,2001:106) 。映射使认知成为可能。概念隐喻与通常所说的隐喻不同,它是对一般隐喻表达式的概括和总结,它的最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概括性和生成性(李勇忠、李春
6、华,2001:27) 。例如, “DEATH IS DEPARTURE”(死亡是分离)这一概念隐喻,可以衍生出诸如“Hes gone(他走了), “Hes left us”(他离开了我们了) , “Hes no longer with us”(他再不和我们一起了)等隐喻表达式。在认识同一事物或概念时,人们可以将其映射到不同的目标域,从而加深认知水平。 隐喻和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歌。隐喻本身就是小型的诗歌(束定芳,2000:12) 。路易斯(C.Lewis)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转引自束定芳,2000:120) 。可见
7、,隐喻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概念隐喻不但存在于日常语言中,而且在诗歌语言中也有运用。Lakoff 和 Turner 在 1989 年出版的超过冷静理性:诗性隐喻分析指南(More Than Cold Reasons: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对诗歌隐喻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概念隐喻用于诗歌时,往往是对普通的常规的隐喻加以有意识的延伸(胡壮麟,2004:94)。诗性隐喻虽然在语言层面更加复杂,映射也更加复杂,但在本质上与日常使用的基本隐喻并无差别,都是思维方式的体现。然而,诗性隐喻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基本概念隐喻,因为较之基本隐喻,它需要更高的境界,
8、更细腻的刻画,更吸引人的突然性(王红卫,2009:104) 。本文将对约翰?邓恩诗歌中有关死亡的概念隐喻进行认知分析,通过对“DEATH”这一目标域与多个不4同的源域的映射,来领略诗性隐喻的独特魅力。 三、从认知视角解读约翰?邓恩诗歌中的“死亡”概念隐喻 “死亡”是邓恩诗歌中经常提及的主题之一,在其 55 首爱情诗歌与十四行诗 (Songs and Sonnets)以及宗教诗和赞美诗中有着许多的死亡意象与隐喻。本文尝试从认知视角解读邓恩爱情诗与宗教诗中的死亡概念隐喻,分析同一个目标域“DEATH”由多个源域的映射在诗歌中的体现。 1.DEATH IS DEPARTURE 赠别:莫伤悲 有如德高
9、之人安详辞世 只轻轻对灵魂说一声:走 哪管悲哀的朋友纷纷论议 这个说断气了,那个说没有 (傅浩,1997:76) 邓恩于 1611 年随 Robert Drury 出使法国,作这首赠别:莫伤悲以赠妻子(王佐良等,1983:248)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诗人将恋人间的分离比作死亡,而死亡的意象是“走” 。诗人将德行高的人对待死亡安然自若的态度与悲痛欲绝的人对待死亡难以自拔的态度进行对比,强调虽然身体别离,但精神和灵魂常伴彼此。 遗产 我上回死去时亲爱的,我死亡 就像与你离别一样频繁 5(傅浩,1997:25) 在遗产这首诗中,邓恩将“死亡”描写为与情人间的离别。 断气 我们不请求谁恩准而相爱;我
10、们也将谁都 不欠,一死竟如此廉价,只消说声:走。 除非太迟了,无法把我像这样杀戮, 已身为双重的死者,一边走,一边叫:走。 (傅浩,1997:108) 断气这首诗中,邓恩仍然把“死亡”比作是“走” ,全诗表达出在面对死亡时的那种洒脱与豪迈的气概。 从这三首诗歌中出现的“走”或“离别”的意象,可以从一般的隐喻表达式中发现这一死亡概念隐喻“DEATH IS DEPARTURE”,但这一概念隐喻在邓恩的诗歌中远不止上述三首。从认知视角分析,此概念喻的映射过程为:源域的具体概念(DEPARTURE 走;离别)目标域的抽象概念(DEATH 死亡) 。死亡就像是和恋人间的分别一样,没有什么特别悲痛。诗歌中所暗含的这一概念隐喻表达出了诗人对待死亡的态度:豁达与坦然。 2.DEATH IS SL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