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4156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摘要:马斯洛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但是他晚年向超个人心理学的转变却很少被人所知。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马斯洛逐渐意识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狭隘,他希望的是一种以宇宙为中心、超越人类和人性的更宏大更广阔的心理学,他在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础上,修正了需要层次理论,区分了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研究了超越者的人格特征,在应用理论提出 Z 理论,为超个人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斯洛;自我超越;超个人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045-02 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和人本主

2、义心理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 世纪 50 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个重点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的心理学新势力在美国兴起,并于六七十年代迅速地形成发展,号称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 。马斯洛就是这场进步运动的重要人物,他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既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者,他的自我实现心理学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体与核心。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渐渐意识到人本主义缺陷,马斯洛的思想发生了一些转变和突破,转向了超个人心理学,为人提供了一个“新形象、新概念和新界定” ,而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看作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他认2为人类天性中有一种固有的精神维度,那就是最高

3、需要层次的精神的自我实现或超越的自我实现(郭永玉,2000) 。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有关理论传播甚广,影响甚大,而他本人更推崇的自我超越部分,却没有得到很大的关注,也甚少被提及。仅仅用自我实现来归纳概括马斯洛的思想,是不完整的。 一、马斯洛与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 超个人心理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诞生的,主要创始人是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的马斯洛和苏蒂奇。超个人心理学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进一步发展所得,甚至被马斯洛认为是人本主义的最终目的。 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与当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社会变化有紧密联系。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科技文化飞速发展,战后经济重建速度惊人,60 年代的美国

4、已经非常繁荣。政治方面,在国际上,冷战的阴影笼罩,而在国内,民权运动声势浩大,各种集会、运动此起彼伏。60 年代,西方的文化也面临困境,人民对物质主义的不满,被竞争压力折磨,极端以自我为中心,精神空虚。这些社会问题的爆发让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是否应该做出改变和修正,而马斯洛和苏蒂奇就交出了超个人心理学这份答卷。 马斯洛结合自己早年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基础,运用自己对东方文化的探索和认知,扩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将重点转换到人超越性的层面。马斯洛将人本主义心理学视为向超个人心理学的过渡性阶段,他认为超人本心理学新的研究领域为人提供了一个新形象、新概念或新界定。在他和苏蒂奇

5、的合作下,在 1969 年 6 月, 超个人心理学杂3志正式创办。那时马斯洛心脏问题已十分严重,他仍然为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号供稿人性能到达的境界和超越的种种意义 ,又在第 2 期发表了Z 理论 。遗憾的是,1970 年,马斯洛去世,最终没能亲眼看到超人本主义的成熟和发展。 二、马斯洛的理论转变 马斯洛的超人本心理学是自我超越的,除了传统的生理和心理部分,它走进了人的精神层面,关心人的最终潜能。马斯洛表示他的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宇宙为中心”的, “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 , “它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 。 从他的理论和思想的来源上看,他的超人本心理学是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用更

6、宏大的视角对其早期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修正和升华。自我超越的思想内涵就蕴含在他理论的变化过程中,其核心就是他对人性精神层面的发现和探寻,相应地,具体理论表现在对需要层次论的修正和对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两个概念的区分上。在理论的应用层面,马斯洛也一致地提出了 Z 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的修正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有关需要和动机的理论,也是自我实现心理学的重心和精髓。动机是行为产生的动力性原因,而需要就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他认为,需要有一种渐进的层次,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必须先基本满足一些低级的需要,高级的需要才会出现,当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出现。 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 (

7、1954)一书中提出了五种需要,生理需要、4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被称为匮乏需要,是底层的需要,相对地,自我实现需要是成长需要,是为了促进个人成长的,指向顶层。当前四种基本需要均得到基本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潜能,并使之完善。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然而,随着马斯洛自身思想的不断成熟,他发现,如果把人本心理学的最高理想自我实现作为人的终极目标是不健康的、危险的,虽然不是他的本意,但这有可能会引导人步入个人主义、自我中心。在马斯洛晚年,他对自己的需要层次论做了

8、重大的修正,在自我实现需要后增添了更高一级的需要超越性的需要。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指出, “超越指的是人类意识最高而最广泛或整体的水平,超越是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发生关系。 ”这种超越性的需要,或是自我超越的需要是人精神层面的表现和追求,作为发展的最高层次,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个高度。 (二)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区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阐释自我超越,马斯洛在Z 理论中对自我实现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健康型的自我实现和超越型的自我实现。健康型的自我实现,是个人层面的,是个人充分发挥潜能、天资、素质的过程,这种人通常是务实能

9、干的。超越型的自我实现,是超个人层面的,这种人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具有丰富的超越体验,并伴随着启示或对宇5宙人生的领悟。完成自我超越的人更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马斯洛把后一种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者,即超越者,作为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了研究。与普通的自我实现者而言,超越者更多地拥有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有着对宇宙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马斯洛早期为了探索自我实现者,分别用访谈法和文献法研究了一些与他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和伟大的历史人物,概括出了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在后期,马斯洛对超越者进行了分析,与超越者相对照对超越者的人格特征做了整体的描述。他一共描述了超越者的 23 种特征,比如, “超

10、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能较好地理解寓言、修辞手段、悖论、音乐、艺术、非语言交流和沟通等。 ” (三)从 Y 理论到 Z 理论 人性观是组织管理观念和方法的根本。根据马斯洛早年的需求层次论,麦格雷戈提出了 X 理论和 Y 理论。X 理论认为,人们工作的目的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而不是主动地工作,因此管理者必须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Y 理论认为工作可以满足人们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工作本身的中性,如果有适当的条件,人们会喜爱工作,渴望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工作负责,外部的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努力工作的唯一办法。麦格雷戈提倡 Y 理论,马斯洛

11、最初也赞同他的观点。 然而,随着马斯洛自身超个人心理学的成熟,他希望在组织管理中重视人超越性的需要,因此提出了 Z 理论。Z 理论认为,除了 X 理论、Y理论所关注的五种需要以外,还不能遗漏最高的超越性需要。Z 理论摒弃6了美国企业管理中过分强调个人、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传统,倡导学习日本企业管理中的团体意识、关注社会利益,形成全新的管理观念。 三、评价 充分认识到人精神、灵性层面的内容和意义后,马斯洛将自己的理论从自我实现转变为自我超越,对他自己而言,这是思想的一次新的突破和升华。自我实现理论只是过渡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而自我超越的超个人心理学才是他最重要的心血。自我实现理论为他的超个人心理

12、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马斯洛的添砖加瓦才造就了超个人心理学。 马斯洛晚年的著作和思想为超个人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强调人精神性的需要,修订的需要层次模型是当代超个人发展理论的先导,并且被运用到组织管理等领域,拓展了超个人心理学的应用,并且对自我实现者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是,马斯洛寄予厚望的自我超越远不如他的自我实现火热,事实并没有像他期待的一样,超个人心理学取代最终人本心理学,也部分说明了超个人心理学不容忽视的缺陷。郭永玉(2000)对超人本心理学的局限总结如下:暧昧的哲学立场;对虚幻经验的消极影响估计不足;缺乏界限;缺乏超个人的伦理学;对人性

13、恶的方面缺乏正确对待。 总之,自我实现不是马斯洛思想的全部内容,他向自我超越的巨大转变完成了自己思想理论的升华,为超个人心理学打开了一扇大门。 参考文献: 1车文博.透视西方心理学:第 1 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7社,2007.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第 1 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 1 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0. 5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1, (3):39-42. 6郭永玉.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0(2):53-58. 7美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8杨韶刚.走向整合的超个人心理学J.心理学探新:1999,19(1):19-24. 9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第 2 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