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摘要】中等收入陷阱被认为是转型国家实现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难题。本文结合中国情境,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成因出发,并论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路径,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将其归为结构性转变和流动性转变两类。通过重点分析中国目前的战略转型和体制改革契合两类转变,认为中国在落实改革方向后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结构性转变 流动性转变 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将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低、中低、中高、高四组。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 GDP 由 1980 年的 205 美元增长至 2012 年的 6100 美元,根
2、据该标准中国已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队列。 近年来中国经济告别超高速增长期,未来 20 年 GDP 增长区间预测将从 7.8%至 8.7%下降至 5.4%至 6.3%;劳动力市场大呼用工荒,大学生却哀叹就业难;城镇化被房地产绑架,一面造众多鬼城的同时却有众多古城消失加之一直延续的贫富分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正处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及成因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2006 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大意是受原有增长机制的锁定,一国由低收入阶段成长到中等收入阶段后,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 10000 美元的上限,
3、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的停滞时期;2010 年又进一步阐述为“几十年来,拉美和中东的很多经济体深陷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面对不断上升的工资成本,这些国家作为商品生产者始终挣扎在大规模和低成本的生产性竞争之中,不能提升价值链和开拓以知识创新产品与服务为主的高成长市场” 。在我看来,中等收入陷阱即指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创新和知识含量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却没有同等提升,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国家竞争力下降。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等被公认为已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而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则一直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现状以及诸多问题,学界观点不一
4、。但部分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也陷入了此发展陷阱,本文持支持态度。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 探求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正如概念所呈现的“受原有增长机制锁定” ,主要在于以往粗放型、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的失效。中等收入陷阱的突出表现是“原有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耗尽而形成的经济停滞” 。在中国,这样的“有利因素”体现为资源和劳动力: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习惯充当承接中低端制造业的角色,充足的土地、矿产资源滥用造成“经济增长奇迹”的幻象,如地方财政总体实力较弱,在政府主导下依靠土地财政却贡献出了满意的 GDP,土地一旦卖完问题也就暴露无遗;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剩余劳动力无限供
5、给时代即将结束,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 “世界工厂”的地位将逐步被越南、缅甸等其它东南亚国家取代。另一方面,中国在技术创新上尚有很长的路要走,难以建立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个特殊节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匮乏,正面临着“比较优势真空”的挑战,而收入分配不均、环境污染严重、过度城镇化等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伴随而至。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路径 (一)国际的经验教训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首先国际上的教训经验可供参考:持续依靠高投资率和高物质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利益集团斗争激烈导致政治权力集中和中产阶级的流失、过于极端的国家干预被认为是拉美国家的失败教训;日韩作为从中
6、等收入国家顺利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典型经济体,其共同的成功经验被归纳为:产业结构的及时演变(农业比重的持续下降而服务业的持续上涨) ;社会结构的成功转型(中产阶级人群占人口大多数) ;需求结构由投资上升向消费上升的转换(基于中产阶级的增加等因素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政治结构的转换。 (二)中国策略:结构性转变和流动性转变 结合以上的经验教训和众多学者针对中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我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路径简单归为“结构性转变”和“流动性转变” ,并结合中国国情和改革政策进行分析。 “结构性转变” ,即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中国现有的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社会结构、人才结构等):其要求微观上转变
7、资源配置方式,宏观上政府调控适应市场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方面可通过升级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我看来, “全要素生产率”是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创造出更多可持续性的财富,这个过程需要技术创新保证“高质量供给”同时拉动内需促进“高水平消费” 。许多年来中国一直强调技术创新,而现实生活中更多地致力于已存在的“技术推广”而非“技术革新”:除了消费品市场国有产品普遍存在的“技术效仿” ,近期国内火热的综艺节目也都是国外模式的直接引进,这样的方式简单易行,但其后果要么直接侵权,要么不得不付出高额成本与别人分蛋糕。技术革新的不充足在于人才的缺失,人才缺失又追溯于我们独立思维的匮乏,所以在
8、加大教育投入促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上,改变以往迷信权威、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来改变人才结构显得非常重要。而在拉动内需上,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国情,不难发现关注农村市场和中产阶层的重要性。国家很早就关注到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直推行着城镇化建设,但许多地方显得矫枉过正:其多为土地的城镇化而非人的城镇化,农民被迫“上楼” 、鬼城等乱象凸显了众多社会问题,却也并非不可治理。十八大上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指明了城镇化的发展新方向,同时近期城镇化工作会议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关键也是对“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落实。而十八大中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则是落实扩大我国中产阶层目标的方
9、案。 同时宏观上国家调控必须适应我国市场化进程。关于国家调控与政府的关系,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宏观政策发出“市场将代替政府对经济社会主导管控”的信号,而“国企改革”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 “环境的第三方治理”等具体措施则将信号落实到方方面面。近期中组部发出的干部考核新规力图破除“唯 GDP”的惯性机制,之前提到的城镇化工作会议则都是减少政府主观调控,提高市场地位的进一步行动指令。 另一种观点认为“结构性转变”只能保证静态平等,保持合理的高的社会流动性才能促进动态的平等。社会流动性是指
10、上一代人的收入、教育和地位对下一代人的影响,在我看来可通俗演绎为“民二代”上升为“富二代、官二代”的可能程度。 “流动性转变”观点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点明只有提供教育、工作公平,增强“人生变好”的可能,民众才有希望和动力去工作。在我国户籍制度和高考分别为就业、教育公平提供了基础。针对争议较多的高考,很多民众声讨其诟病,但并不能否认它是寒门精英进入上层的可能途径,是增强社会流动性的有效桥梁。现在“农村户籍学生占比 70%以上,却相对少地出现在城市高等院校中”的现状显示出社会流动性下滑的问题,当然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改革还有待探索。 然而流动性转变和流动性并非完全独立而需相互配合。比如用工荒是蓝领缺乏
11、,就业难是白领泛滥。现在许多城市中的“民二代”也受到平等的高等教育,其宁肯顶着“就业难”的压力却拒绝选择高薪蓝领,“流动性转变”观点失效。除个人就业心态的原因外,这也是产业结构尚未实现转型,人岗短期内无法有效匹配所致。当服务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将得到缓解。故结构性转变配合流动性转变,中国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乱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三、结语 中等收入陷阱是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阻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此阻碍时,其改革方向将结构性转变和流动性转变相结合,利于改变以往粗放型、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正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者科尔奈近期对中国改革的肯定:“32 年来中国在沿
12、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改革。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沿着现在的方向继续前进!”改革方案的出台吹响了发展的号角,但只有坚持方向,落实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The WordBank,Robust Recovery,Rising Risks,Word Bank East Asia and Pacific Economic Update 2010,Volume2.Washington DC.November 2010. 2孙立平.“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J.开放时代,2012. 3蔡昉.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和针对性J.经济学动态,2011. 4仪明金,郭得利,王铁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1. 5马晓河.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观照和中国策略J.改革,2011. 6蔡洪滨.中国应避免跌进“中等收入陷阱”主题报告D.第十二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