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4659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摘要:非平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无可争辩的普遍现象。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要素集聚产生的初始循环效应和产业集群、城市化产生的累积循环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非平衡发展格局中特定区域经济的优先增长,要素集聚是根源,产业集群是支撑,城市化是引领区域经济更快发展的核心。利用基于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化的分析框架,能对区域之间非平衡发展的现象、成因,以及对优先增长的区域自身的演进历程做出符合逻辑的客观解释。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

2、3)05-0064-05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走出了一条典型的非平衡快速发展之路。从地理空间上看,有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非平衡发展;从行政辖区区划上看,有省际之间、地市际之间不同层级的非平衡发展;从城乡结构上看,有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非平衡发展,等等。从经济发展层面上看,这些非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优先发展地区的经济总量比其他地区大、经济增长速度比其他地区快、财税收入和劳动者收益比其他地区高、城市化进程比其他地区快。这种“一大、两高、两快”的非平衡现象,不仅在发达地区内部存在,而且在欠发达地区、高层级的省际之间、省级以下的各层级之间也都存在,不同的只是差距大小有异。可以说,非平衡

3、发展的方式、格局和态势,既是目前我国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各级政府普遍采用的经济发展方略。但要强调的是,非平衡发展绝非失衡发展。实践中必须控制非平衡发展的“度” ,否则就会陷入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失衡、产业布局扭曲等困境。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在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历程中也都广泛存在。由此,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特定的经济发展现象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力求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和规律作出科学的理论解释与总结,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

4、论以及城市经济圈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视角揭示了经济非平衡增长的理论成因以及如何推动经济的非平衡健康发展。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很少对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采用递进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如何从初级集聚到高级集聚的非平衡发展路径和演进过程及其内在互动因果关系进行探索。 一、生产要素集聚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根源 (一)生产要素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 生产要素是生产及其增长必不可少的因素或资源。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段演进,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深化和拓展。在农业社会,土地和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企业家才能、科技、区位、制度、文化、信息

5、等等都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稀缺条件下,某一区域经济相对其他区域而优先增长,其源泉必定是该区域相对汇集了比其他区域更多的有助于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因此,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原因深藏于生产要素禀赋之中。生产要素可以分为移动性生产要素和非移动性生产要素两类,其中非移动性生产要素是指那些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空间相联系的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而流动到其他区域,或者一定时间内难以在其他区域复制的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通常,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只能在某一地区、某一产业得到应用,并永久地与该地区、该产业所生产的产品联系在一起,如特定的地理条件、软硬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和区域制度、文化等。移动性生产要素则可以

6、通过移动或较快复制而普遍用于不同产业和地区,如劳动力、资本等。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根源在于,某区域非移动性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优势而产生的对其他区域移动性生产要素的强大聚集力。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大小评判,以上两类生产要素的禀赋量是其重要标准。这两类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共同聚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一方面,区域自身拥有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区域自身的生产要素禀赋水平,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域外移动性生产要素流入该区域的速度和数量;另一方面,一个区域所能吸收的移动性生产要素的多少,也直接决定了该区域参与分工的层次和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区域经济要想获

7、得快速、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创造和利用高质量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吸引高附加值的移动性生产要素,形成高水平的生产要素集聚,才能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趋利性推动要素的集聚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的趋利性规律,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这一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已经固化在特定区域,无法重新选择更好的增值区域,所以只能依托于该区域寻求增值途径,通过选择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来满足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移动性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之间、产业之间进行选择和移动。理性的移动性生产要素拥有者选择投资于哪个地区、哪个产业的基本判断标准是目标地、目标产业预期收

8、益的大小以及要素移动成本的高低等因素。一般而言,在要素市场的引导和作用下,满足移动性生产要素趋利性规律的力量中有两种十分重要:一是利益驱动力,即移动性生产要素移动到目标区域后能够获得的潜在收益,生产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生产要素带来的最大收益。二是成本控制力,即生产要素的流动取决于其在原区域和目标区域的移动成本,是否允许或者允许多少生产要素进行流动。 (三)非移动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吸引要素的集聚 生产要素的集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除了移动性要素对利润的追求会推动生产要素集聚以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非移动生产要素也会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在市场经济

9、条件下,要素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机制主导完成。但是,由于要素资源的稀缺性,尤其是移动性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区域要素聚集力的大小将直接取决于区域非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质量优劣及其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移动性生产要素最关注的是其移动成本与预期收益,而高利润预期与低移动成本的形成都依托于区域非移动性生产要素优势。正是这种比较优势产生了区域的生产要素聚集引力。因此,如果一个区域具有较强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甚至绝对优势,则该区域对移动性要素的引力必定远大于其他区域,很容易成为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 ,实现非移动性生产要素与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耦合与叠加,从而率先实现经济的优先增长。 (四)特定区域优先发展是

10、要素集聚的结果 集聚本身的自我增强效应使生产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促进与影响的关系。其现实表现是,生产要素集聚能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集聚程度越高,规模经济效应越大,要素边际收益递增越明显。在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之下,经济优先增长区域的生产效率更高、市场规模更大,经济增长速度也就往往更快。这又会吸引其他区域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流入,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加强这种集聚经济效应,使经济优先增长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形成更大的反差累积因果循环。所以有学者研究认为,在生产要素流动条件下,当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活动趋于完全集聚是一种稳定均衡,这说明如果考虑要素集聚

11、经济效应,区域间的要素流动不但不会使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会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这从另一角度说明,特定区域经济优先增长与发展是要素集聚的必然结果。 二、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支撑 (一)产业集群巩固和强化了区域要素集聚的规模与效益 从生产层面看,要素集聚是伴随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展开的。这一过程引致众多企业在某一区域的规模化集中,从而在区域内部形成稳定而集中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随着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边际收益和报酬率的持续增长,集聚规模与质量也随之提高。从产业层面看,要素集聚过程同样也是产业门类不断齐全、逐渐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则集群内企业将

12、通过共享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收益。这不仅巩固和强化了区域自身拥有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制度文化等要素的比较优势,还会进一步吸引区外的技术、资金和企业家等要素,通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分工协同效应,提升区域要素集聚水平,促使生产要素流向更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产业集群加深了区域分工与专业化 分工能产生正外部性并导致边际报酬递增,而正外部性和边际报酬递增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同时,集聚不仅会使由分工导致的正外部性与边际报酬递增得以充分显现,而且会使区域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分工

13、与专业化的深化会带动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加速、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是促进区域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实中,不同区域要素禀赋结构与特点的差异,会带来各个区域经济福利的较大差别,加之不同企业利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各地区必须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优先发展能使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优势产业。这种发展路径会形成基于两种分工形式的产业集群:一是以某些大企业为核心,在大企业周围分布大量的中小企业。二是依托某一条产业链为纽带,众多企业分处于产业链不同阶段,形成紧密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无论哪种类型的分工,都能使区域内企业之间较好地共享技术、知识、管理经验以及产品、市场等资源。在累积因果循环效应的作用

14、下,区域内部的产业门类日益齐全,产业链上的分工日益细化,参与产业内分工、价值链分工的企业都将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增值环节实现专业化生产,并逐渐培育出核心竞争力。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他配套行业又将进一步产生与发展,从而使产业集群地区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和完善,分工与专业化向纵深化发展,为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方面,分工与专业化给企业带来的边际报酬递增和正外部性使区域内部产业集群的规模持续扩大。伴随产业集群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集群所具备的各类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会使其外部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更趋明显。同时,由政府机构以及教育、培训、科研

15、等辅助机构同生产企业一起,在空间上实现聚集,形成一个柔性生产综合体,并在彼此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强化产业集群的税收效应、就业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等优势。另一方面,区域内部由大中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涌现,区域品牌逐渐形成,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系统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和创新效益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集群会形成一个自我积累的正反馈过程,最终使整个区域经济形成螺旋式的持续发展能力,拉动区域经济的螺旋式快速增长。 (四)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优先增长的重要支撑 产业集群通过其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势等,能

16、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助推作用。我国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也表明,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良好、资源禀赋丰裕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抢占市场先机,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其制造业集聚、FDI 集聚以及进出口贸易集聚使这些经济区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推动了整个沿海地区经济的优先增长和快速发展。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截至 2008 年,全国 4 605 个制造业产业集群中,东部地区共 3 630 个,占全国的 78.8%,中部地区 557 个,占全国的 12.1%,而西部地区仅 418 个,占全国的 9.1%。从区域内部看,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中,江苏、浙江、山

17、东和广东四省拥有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几乎占全国总数的 54.5%。这充分说明,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数量越多,尤其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集群越多,该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就越强,其发展速度就越快。 三、城市化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核心 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区域的城市数量、发展质量和城市经济实力影响和决定着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标志,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与主导 要素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在城市中的高效整合和强化,使城市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能力远远超过了非城市地区,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

18、远远超过非城市地区,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同时,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会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其产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将通过各种流通网络向周边区域辐射扩散。通常情况下,其辐射效应与辐射面积的大小往往与城市经济规模成正比。因此,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要素与产品流通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等,在整个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中起着示范、牵引和带头作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和主导力量。 (二)比较优势是城市经济领先非城市地区发展的核心支撑 首先,城市比非城市地区具有更优质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相对于非城市地区而言,城市在非移动性生产要素方

19、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甚至绝对优势。一是城市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对生产要素和产业的聚集力和承载力。二是健全的经济管理机构为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大市场、大枢纽创造了条件。其次,城市比非城市地区具有更完备的生产要素市场。城市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而且相对健全的制度机制等优良条件和环境使城市的生产要素市场变得日益完善。再次,城市比非城市地区具有更大的产业发展载体和拓展空间。产业集群发展与城市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市场也必然得以延展,城市集聚的产业内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现代工业

20、化水平加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加速转移。二是产业衍生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新兴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不断涌现,使城市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集聚结构合理化,也使城市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不断提高。最后,城市比非城市地区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城市高效的要素集聚力使其成为科技人才、先进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集聚之地,成为开发新技术、研制和生产新产品的重要创新基地。城市的科技人才拥有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优势成为其经济优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城市群(新型城市群准经济体)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新动力 受产业集群和工业化的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中的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

21、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而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空设施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城市规模及辖区范围的扩展使地缘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由此,在区域核心城市(增长极)的主导与带动下,基于地缘因素而形成的城市群应运而生;基于市场因素,遵循共同发展目标、共同行动纲领、共同行为准则的指导,由政府主导的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开始出现。城市群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具有先进的“资源共享、市场共通、文化共建、制度共融”的开放式发展理念。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准经济体形式和发展模式,它的形成将使城市经济活动的外部环境更加优化,城市的自我修复功能更加健全,移动性生产要素市场更加完善,城市市场供需量更加丰富,直接导致城市的生产要素引力更大、经济发展张力更强。城市群显现出的经济发展新优势,可以说是城市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不竭动力,使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非平衡特征,势必成为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和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