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老龄化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摘要:本文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居住区建设提出的要求,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对的方法提出了探讨。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C9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所谓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就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增多的一种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国际上公认,凡是 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10以上,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 7的国家和地区。就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由于我国总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导致了老年人总量的迅速增长。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老龄
2、化程度将日益加剧。 老龄化问题毕竟不仅仅限于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还与社会的经济活动、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尽可能使社会经济发展受其影响的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则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人们研究老龄化问题的目的所在。老龄社会养老需求对居住区设计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迫使在建及待建居住区中完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补充老年人的活动设施,引入无障碍设计思想,开展康复保健、专业照顾等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满足老年人的不断变化的住房、心理和行动的需求,创造适宜老年人活动的户外环境,创造适合老年
3、人居住的居住环境十分必要。 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3.1.支持居家养老的住宅设计 在我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今后相当时期内,居家养老将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城市管理者应对老龄人群及老龄家庭的住房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比例,发展适合老年人及老年人与子女可分可合的住宅类型。鼓励居家养老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鼓励居家养老的相应支持政策。 我国对于老少合居的情况,应建设多间套住房,年轻夫妇与父母住在一起,各有独立居室。对于老少分居的情况,应增加小套型的住宅,“1 室户+2 室户” 、 “1 室半户+2 室户” 、 “2 室户+2 室户”的形
4、式。同时在住宅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和喜好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合理有效地安排生活空间。比如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问,应消除地面的高差,能使老年人自由地在住宅内移动。老年人通常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特别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让起居生活空间能直通阳光;对卫生和厨房空问设计及其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地面的防滑处理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此外还要充分兼顾老年住宅的私密性。 3.2.发挥社区养老作用的居住区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独身子女政策继续奉行,再加上子女工作繁忙,将来一对年轻夫妇要担负起照顾双方家庭的 4 位老人,尤其是照顾体弱多病的高龄老
5、人,将成为家庭生活中的突出矛盾,这就需要社会承担起家庭成员难以承担的责任,因此,社会养老模式将是我国未来养老形式发展的一个趋势。 近年来,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和托老所等社会养老专用设施规划建设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兴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社会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然而,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社区敬老院或养老中心,以及托老所更受他们的欢迎。社区敬老院能让子女减轻老人住福利院的经济负担,便于照料和探望,也便于社区熟悉老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社区敬老院宜在居住区范围内设置,并结合老年活动中心、护理医院等设施一同考虑。托老所是有效的一种寄养形式,主要收养受伤病折磨,或
6、生活不能自理,或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它既解除了双职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又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托老所可内设医疗保健室、心理咨询站、老年康复室、文娱活动室等设施,宜在居住小区设置,以方便老年人就近入托。 由于之前的城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预留社会养老福利设施和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致使现有的老年专用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加剧的社会老龄化发展的需求。要解决目前养老设施不足的矛盾和避免今后居住区建设中的遗憾,出路在于:一、从实际出发对于现有的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建筑物使用性质的转换,将目前空置的或移作它用的托儿所、幼儿园设施改作老年专用设施。二、把各系统的职工疗养院改成养老院。三、城
7、市规划应对不同等级的老年设施在布局和数量上加以规范,对于公建配套指标应予以明确定位。 3.3. 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 老年人对户外环境有其特殊要求,具体体现为: 生理方面采取措施,避免老人在户外活动中的不便或危险,确保安全。 心理方面确保老年人拥有住宅附近空间的使用权,组成合适的防线。 社会方面适应独立的、特殊的要求,提供满足单体及群体的公共服务设施。 针对以上特点,应加强对老人活动空间的设计,从户外活动空间及其细部设计的内容人手。 老年人户外环境的特殊设计要点: (1)从路网设计中通过巧妙合理的道路规划,实行严格的人车分流。把道路分成几个层次来处理,园区主干道宽 7 米,各户宅
8、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与次干道连接,避免与主干道连接。道路系统考虑老人的自身安全维护能力的降低,将让步行者无需或较少通过主干道就可以到达想去的任何公共绿化景观区和会所。采用栏杆用以阻隔汽车,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2)在活动空间的组成和布置中,专门设计针对老人不同行为特点的动态活动区(门球、慢跑、舞剑、打拳等)和静态活动区(聊天、观景、晒阳、休息等),包括户外活动中心、小群体活动场所、座息空间、步行空间、种植园等大小、形状、私密性各自不同的空间。活动设施的尺度应与人体工程学诸尺度相适应,从材料的色彩、质地和化学性质上都要考虑人与其相接触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 (3)无障碍设计从座椅、
9、花坛、标志、照明等方面考虑。在规划设计中,对地面之间的各种高差及台阶进行无障碍设计,设置残疾人坡道,在庭院设计中考虑增设道路,铺设盲人导引块、盲人指路牌等设施。 3.4.做好社区养老服务的组织工作 政府需要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尽可能的设施和资金支持,放手让社区组织去开展社区养老工作,同时应注重积极利用社区自身的人力资源条件,发展社区老龄支持服务。发展社区服务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员来工作,而离退了工作岗位以后返回杜区的老年人正是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重要的人力资源。社区服务应进一步把健康老人或中低龄老人组织起来。积极为老人提供在社区的般务机会和场所,使他们发挥余热,为高龄、病弱老及儿童、残疾人等提供低收费
10、的有偿服务。 4.结语 城市规划部门必须从现在起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切实提高对老年社会养老福利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在居住区规划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在居住区各级各种老年专用设施的规划上做到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交通便捷、使用安全、方便,为老人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熟悉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以体现全社会对老人的关怀。总之,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及早制订相应对策,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 求,使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 作者简介:抚顺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沈阳建筑大学 2007 级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