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我国当前招工难就业难现象【摘要】 当前我国存在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农民工等普通劳动力供不应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高校扩招增大了大学生的供给,减少了普通劳动力的供给。大学生劳动力需求增长不足,需求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失调导致了供需结构的脱节,也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失衡。因此,要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模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提升大学生能力水平,提高劳动力的知识含量,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调整需求结构,保证产业转型,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调节,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现象。 【关键词】 招工难 就业难 劳动力市场 结构性失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
2、一批批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增大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人数,成为中国建筑业、制造业的主力军,中国也逐渐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近几年来,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建筑业、制造业招工难现象日益严重,而且工人缺口数量巨大。各企业只能提高工资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而加薪终究解决不了用工荒的问题。而与农民工就业情况不同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增大。一项对 2012 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到毕业离校前,2012 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不足百分之五十,近七成的大学毕业生起薪竟然不到两千元,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当前,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并存,部分应届大学生工资低于农民工工资的怪现象。这一
3、现象的背后也体现了当前我国存在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农民工等普通劳动力供不应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我国农民工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提高农民工收入,可以提升农民工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和谐。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招工难的现状下,农民工的收入有所提高,但是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对社会具有不利影响,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农民工供不应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一是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学业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毕业后就业难,工资低的状况,将更加加重这些家庭的经济压力。二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长期处于待业状态,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三是长期的民工荒将使我国建筑业、
4、制造业产出水平降低,影响相关产品的供给,降低社会福利。四是考大学不如当民工的怪现象使读书无用论不断滋长,很多同学、家长开始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期望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些家长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五是普通劳动力的收入增加过于突然,企业用工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大部分普通劳动力的工作量大增,工作压力过大。六是大量农民工收入突然增加,收入增加使他们的生活条件提升过快,收入效用的作用使得大量农民沉迷赌博,败坏农村风气。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产生原因 第一,高校扩招增大了大学生的供给,减少了普通劳动力的供给。上世纪末,国企改革后出现的大量下岗工人将进入就业市场,需要扩大
5、高校招生规模以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世界上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高校扩招,可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另外,教育也是一种需求,高校扩招可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1999 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大学录取人数不断上升,1998 年录取人数为 108 万人,至 2012 年,录取人数增加至 685 万人。高校扩招,加上长期的唯读书论,使大量即将成为普通劳动力的青年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生。大学生的供给不断增加,普通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减少。这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供方原因。 第二,大学生劳动力需求增长不足。当前我国产业尚处于劳动密集型粗放生产阶段,在 GDP 总量
6、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建筑业、制造业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消化了大部分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中国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较少,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较大。 一般情况下,企业使用劳动力的数量,会保持在劳动力边际产出等于劳动力成本时的规模下,由于劳动力边际成本递减,在工资水平下跌时,企业会使用更多的劳动力,使边际产出等于成本。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普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大学生工资的降低和普通劳动力工资的增加,将改变劳动力供给中高知识高技能的劳动力的比重,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供给曲线右移,社会资源从普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或者将寻求劳动力替代,增加机器投入,改造生产线,提高劳动生产率。
7、这一过程将促使企业更多地招用大学生,减少使用劳动力。 然而,高校的扩招伴随着放低要求和标准的降分录取,扩招入校的学生平均素质降低。人类的智力发展呈正态分布,智商特别高和特别低的人比较少,大部分人处于中间层次,当高智商的人被招入大学以后,进一步扩招,就只能降低质量录取一般智力水平的人。大学扩招使大学教育从精英式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质量良莠不齐,不想学习而只想混张文凭等各种不良现象逐渐增多。教育管理难度加大,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突出,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学风日下,相对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水平有限,缺乏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于适应就业市场,这部分大学毕业生进入知识技术密集产业的就业市场时,会增大大学生
8、劳动投入所增加的边际产出,甚至使边际产出低于工资成本,因此知识密集型产业不会因为大学生供给的增加而扩大产业规模,大学生劳动力需求增长不足。 第三,需求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失调导致了供需结构的脱节,也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失衡。2009 年,中国出口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出口占 GDP 比重快速上升。外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外需比重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加工贸易出口的大幅上升,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附加值较低的普通劳动力密集的产业转移来中国的结果。中国的出口,是对中国普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是对中国普通劳动力生产因素的出口,中国知识和技术型劳动力生产
9、因素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竞争力。同时,由于我国人均收入较低,国内购买力不足,对高附加价值的产品的需求长期被抑制,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也主要是普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因此,我国当前的需求结构中,对低附加价值的普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服务的需求占大部分。如果低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企业转变生产模式,增加高附加价值产品的产量,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会由于需求结构不合理而不利于产业的成功转型,产业结构的失调导致了供需结构的脱节,也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失衡。 二、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几点中长期对策 第一,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相适应。高校扩招开始于 1999 年
10、,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开始于 2002 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就是扩招的结果。不得不指出的是,扩招虽然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但扩招却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其主要原因是需求增长不足。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数量还没有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扩招规模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但不能随意超越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需要。 第二,提升大学生能力水平,提高劳动力的知识含量,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国内高校应该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及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学
11、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加强师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建设,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结构,培养多元化人才。加快培养一批结构合理、数量适中、高知识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增大劳动力供给结构中知识含量,推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比重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应该改变偏重重工业的发展观念,转变投资方向,提高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重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改善当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的状况,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消除产业结构不协调带来的
12、隐患,引导国内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在一些大量使用普通劳动力的企业中,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配置,增大机器等资本投入,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减少普通劳动力的用工数量,逐步从普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过渡为资本密集或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增大对高知识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促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第三,调整需求结构,保证产业转型,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调节。我国内需的比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违背了大国以内需为主的一般规律。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完善居民的市场化收入形成机制,推进收入分配从“资本偏向型”向“劳动偏向型”转变,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另外,提高财政资金用于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具
13、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支出,完善保障体制,提升国民消费信心,有效调整需求结构。 此外,我们要鼓励与扶持高附加值产业以扩大其产品出口,实现内外需求均衡的大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国际贸易和出口产品竞争力,放弃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口规模,但通过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将会有效调整需求结构,保证产业转型,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调节。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着力解决当前的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问题,才能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楚元、李俊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内因探析及责任构建J.等教育研究,2008(2). 2 王智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态势及促进就业的政策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08(34). 3 于平:产业结构要与需求结构相适应J.新长征,1999(10). 4 杨云广:优化需求结构N.德州日报,2010-08-24. 5 卫华:关于我国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 (责任编辑:刘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