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农村养老保障新格局【摘要】从古至今,养老就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关乎社会和谐,乃至经济发展全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约有 70%的农村人口,分析当前农村养老方式,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人口老龄化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基本方式,新格局 一、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分析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最传统的养老方式。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从单一的家庭养老,发展为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 1.家庭养老 几千
2、年来我国的社会制度历经变化,但“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传统观念始终未变。尤其在农村,家庭养老仍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 16.8%,城镇占 21.0%,县(农村地区)占 38.1%,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农村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庭养老虽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市场化改革以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 1)人口老龄化加速,子女赡养压力增大。我国“未富先老” ,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当严峻。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严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约有 1.2亿,
3、占全国老年人口的 6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政策及教养费用的增加,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农村主要家庭构成模式,随着 80 年代独生子女相继结婚生子,他们大多面临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到两个子女的义务。 2)农村劳动力外流, “空巢老人”问题加剧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发展使农村大批青壮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了农村老年人口空巢比例,使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去依托,给家庭赡养带来负面影响。 3)相对贫困使农村养老困难。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人口仍相对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但生活、教育等费用却不断
4、增大,养老储蓄积攒困难。 2.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基层,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来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对老人进行赡养的社会保障方式。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养老院制度和社区养老制度。集体养老模式具有一定发展前景,但其存在的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但我国大部分农村不存在或存在很少量的集体经济,加之农民意识落后,使得集体养老难以普及化和规模化,只能作为农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存在。 3.社会保险养老 针对农村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我国自上世纪 80年代开始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收效甚微。2009 年,国务院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5、险试点。新农保由政府组织实施,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筹资模式为个人、集体、政府相结合,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确定,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配套措施。当前, “新农保”已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但在制度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目前,各地区对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构成认识不一,不清楚各养老方式间的关系,导致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各要素无法有效衔接。 2)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低。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由财政全额补贴,中央确定的给付标准是每人每月 55 元。显然这一标准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口每月的基本养老问题。 3)基金增值难。按现行规定,养老保险金主要是存银行、购国债,随着金融机构的
6、清理整顿和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农村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计息标准不断下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实际已处于亏损状态。基金难以保值增值,加上通货膨胀影响,政府负担加重,参保人逐渐对农村社会保险养老丧失信心。 4)配套措施不完善。财政预算平衡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管理协调与整合机制,土地、户籍、劳动力市场等配套制度不完善,阻碍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养老。土地养老是指农民依靠自己土地经营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年老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养老方式。土地养老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大,如果老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连温饱都勉强达到,那么实现自我养老根本是不现实的,加之农村“未富先老”情况的普遍存在,所以土地养
7、老模式基本无法实现。 二、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新格局 通过上述分析,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农村养老保障进行一些探索。 1.全方位布局,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模式。针对家庭养老逐渐弱化,集体养老覆盖面不大,养老保险刚刚起步、资金缺乏、社会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充分协调好贫困救助、养老保险、社会福利各方比例,并与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等一同推进。 2.多元化融资,充实农村养老保障资金。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通过相关政策扶持,推进、整合行政、市场、社会、家庭等各种资源,不断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养老保障基础。首先,加大财政投入用于养老设施建设;其次,进行资源整合,统筹闲置资源用于养老保障建
8、设;最后,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如对参加新农保的人口给予税收减免,对养老福利机构免征营业税等。 3.养老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管理和服务质量是判断养老保障工作的重要标准,为避免农村养老保障工作流于形式,提高实际养老工作水平。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机构应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管理标准、服务规范、评价体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建全养老保障信息库,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服务需求等信息库,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资料汇编 ,1994。 2姚远传统型家庭养老面临危机 。 3牟放西方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地方财政研究,2005,48-5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