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控制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时代悄悄来临。相关数据表明,当今中国的网民已经高达八亿多,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网络发展之迅速令世界惊奇,网络的发展加速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快了地方信息的流传,也衍生了一些新的行业,如电子商务、网络商城等,这给社会提供了一部分就业机会,但也使得一些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如群体性事件,借助网络的传导功能扩大其影响,使本来复杂的事件变得更加难以处理。为了合理处置群体性事件,避免不知情群众被利用,政府必须加强对网络利用的控制,从思想上重视网络上传播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监督制度,及时快速的应对群体性事件,并且联合
2、各大媒体,对群体性事件有效合理的进行解决。 关键词 网络 群体性事件 应对办法 作者简介:马如原,辽宁省中共阜新市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214-02 一、网络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概述 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在社会利益争夺中,某些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群体因为利益受到损害而临时聚合到一起,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无法定根据的大规模聚集,群体性散步,或者肢体上冲突等群体性行为,表达自己的主张,或者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以谋求自己诉求点的成功的群体性行为方式。但是由于在表达过程中,没有好的组织和纪律,群体性事件往往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
3、尤其近年来,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的高效传播,增大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范围,破坏社会秩序,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在应对此类事件时,要格外小心,要准确的掌握住群众的诉求点,了解事情的起因,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要对此类事件特别关注,用疏导的办法解决群众心中的不满和合理诉求,以免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二、群体性事件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1.网络的发展给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不满找到了发泄场所,上网稍微搜索一下,就能看到很多怨天尤人的话语。由于网络具有通信及时,信息交流快速,能够跨国界和地域,网络上传能够匿名隐身,任何个人或者组织都可以在有网络的地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网络上的观点由于没有任何限制,很多言
4、论都因为激进或者符合大众心理预期而被不停转载。尤其在像博客、微博、论坛以及 QQ 群里,一些博眼球的帖子经常被重复转载,也通过视频、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网络舆情。因为网络是信息交流较为快捷的平台,对于国家的一些重大决策,一些普通民众较为关心的政治型问题,某些别有用心的网民为了博取眼球或者因为追求一时的成就感,就大规模的发表刺激性的观点,传播单方面的信息,在网络上对受体民众进行洗脑,这种网络事件大都依靠网络对信息的放大作用,通过网络传播,互相联系,然后通过沟通、串联,进行有目的性、有策划、有组织的群体活动,这就演变成了特定群体为了某一诉求的群体性事件。 2.网络时代,虽然方便
5、信息的传播,但是由于信息的准确性没有一个相关的平台去审核,所以网络媒体上不真实,说法过当的信息的传播往往会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解,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事情都被故意放大或者发生扭曲。这就造成群体性事件的报道失实,加大群体性事件的影响。首先,网络传播对群体性事件的加速发展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不利于我国安定团结的大环境,是社会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其次,一些群体性事件透过网络的虚假宣传,被描绘的具有无比的正义性,这就容易鼓动其他网络受众加入群体性事件的行列,像 A 地发生群体性事件,通过网络的传播鼓动,很可能出现 B 地援助,C 地跟着一起联动的情况,群体性事件在
6、网络助推的作用下,向着规模更大,社会影响更严重,不安全因素更多的方向发展。再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往往暴露的是社会的阴暗面以及负面信息,我国虽然发展迅速,建设成就巨大,但是在某些方面比起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多不足,政府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诉求。而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网络媒体为了自己的点击率,不经过滤的进行传播,甚至有意放大渲染群体性事件,加深对社会阴暗面的刻画,过度宣传社会的负面信息,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对比刺激。这就容易对人民群众造成心理阴影,使人民产生失落、埋怨以及愤愤不平的反社会心理,加剧社会的不安全隐患,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构成阻碍。 3.网络时代对信息的传导,加剧了群体性事件处理的难度
7、。这主要指的是政府在网络信息管理控制方面。第一,网络信息的爆发传导。因为网络信息的时效性、跨地域性、以及引起关注的随机性,导致网络舆情信息的爆发难以控制,政府部门没办法在时间或者空间上对网络舆情有充分的把控,所以在事件发生后,只能临时随机应变,没有一套完整的应对策略。第二,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地域限制、时间限制,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和转发信息,大量的网络信息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实时发送,实时接收,把网络信息传递到互联网延伸的每一个角落,网络舆情一旦通过互联网,其传播速度快捷,影响范围广大,都是政府有关部门始料不及的,也没有有效的措施能对信息的传播进行筛选和把控。第三,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世界
8、,它有开放性,但同时也保护了信息发布者的个人信息这就是所谓的网络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造成了各类虚假信息的盛行,社会过激言论也在网络匿名的保护下充斥着互联网。现在我们所掌握的的技术,只能将部分特定的信息过滤掉,没办法把控整个网络的所有不利信息,这就造成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没法控制,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传播的内容也千差万别。人们对群体性事件的了解会受到误导,引起群众对事件的猜测,甚至导致整个社会的恐慌,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三、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控制措施 1.对于党政机关,在思想上要充分重视网络舆情事件,要与时俱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探究和学习。在最近几年的群体性事件中
9、,我国的基层政府反应就不太妥当。一遇到群体性事件,基层政府沿用老的思想套路,对公众进行消息封锁,想要内部解决群体性事件,以免事件的扩大。但是在信息传播多元化的网络时代,想要封锁信息基本等同于登天,是非常困难的。政府部门对主要信息的封锁,对相关事件的回避,只会让小道消息,社会上的谣言成为社会对事件的主要定论,严重损害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也不会收到一个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党政机关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重大影响,转换陈旧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视角找到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办法,更好的控制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的传播,争取把群体性事件转化成一个政府向民众表现的机会,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另外网
10、络舆情的处理,需要领导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对网络时代环境下的群体性事件有足够的处理办法。 2.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因为它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会给社会以及人们带来重大损失。网络因为其匿名的特性,造成互联网上信息可信度过低,流言蜚语盛行,过激言论充斥网络,政府需要对网络加强管理和治理,建立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另外对于网络媒体,要加强对媒体准入许可证的监管,保证有良心的从业媒体进入网络。 3.建立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网络对群体事件的放大效应,会
11、使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变大,造成难以估计的社会动荡。因此,有关部门要及时把控网络舆情的走向,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预防或者及时处理此类事件做好先决准备。 4.联合大众传媒,建立良好的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五六个小时就能被各大大众传媒网站报道,而政府反应往往迟缓,一般都是在事件爆发并且在网络形成一定影响力后才有所行动,这就失去了制造网络舆论的先机,在网络舆情中处于被动。对于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政府要开诚布公的发布,只有信息的透明化,才能减少民众的猜忌,事件信息的及时发布,有利于减少社会的恐慌情绪,充分控制舆情的走向。 5.加强网民的道德素质教育,网民要自律,作
12、为网络信息的发起和传播者,网民要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要本着服务民众,服务于社会的心态,转载传播网络信息。 四、网络时代下政府对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改进措施 1.网络时代其实就是一个传媒时代,任何一个人或者组织都能成为一个传播平台,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没有人能独立于网络媒体之外,地方政府在遇到群体性事件或者敏感事件后,缺乏与媒体的沟通交流,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想要控制网络,禁止他人喧哗,这既不能缓解群体性事件,也不会化解社会矛盾,也不符合宪法中规定的保证公民的知情权的要求。 2.在平常时期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群体性事件应急制度,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政府首先要抢在第一时间,公布新闻
13、,充分掌握媒体话语权,对于事件进展,政府要做到事件信息的透明性,这样才能消除大众猜忌,赢得人民的赞赏。 3.针对某些地方政府的负面新闻报道,一旦查清属实,建议地方政府采用必要的割断办法,避免政府为无良官员担责,导致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的降低。对于突发性的群体事件,领导者应该将政治诉求的问题转化成行业问题或者地域性问题,把问题在一个断裂点上解决,避免事件的扩大化。 4.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在之前一直遵循三个要素,即对事情真相的公布,对民众暴力引导者的惩罚,对社会秩序的有效恢复。对照三个要素的处理,要掌握一定的顺序性,我国对干部的要求中,就有领导干部对群体性事件处理不当,导致事件恶化,必须问责
14、的规定。地方干部要在实现对事件的调查取证后,对群体性事件的真相进行公布,在取得社会的认同后,在行处理暴力引导者。 5.地方政府的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政府网络平台的建立,像论坛,BBS,博客微博等新闻载体。对于公民中的领袖,要允许他批评指出政府工作的不足,要积极的对话,要调整自己的建设步伐,在民众的帮助下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要倾听社会群众的声音,建立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缓解释放民众间的不满情绪。还要积极宣传政府的措施,加强人们网络道德意识教育。 网络时代下,政府部门要把控好对舆论的控制,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要以新的观念和视角看待问题,要对我国的网络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健全网络行为的相关法律,保证社会的稳定繁荣。 参考文献: 1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津社会出版社.2003(32). 3姜胜洪.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广西社会科学.2009(1). 4李左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5鲁摇,张万鹏.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职业教育管理.职教通讯.2007. 6徐静.我国义务教育供给模式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