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七制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全.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5122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七制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级七制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级七制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级七制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级七制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制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注意其外文名词):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工程 拟核 细胞超微结构 细胞化学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 原代细胞 传代细胞 细胞融合 cell membrane, plasma membrane, biological membrane, 膜脂 membrane protein, 穿膜蛋白 膜周蛋白 流动镶嵌模型 被(主动)运输 易化扩散 胞吞(吐)作用 endomembrane system, endoplasmic reticulum, 糙面内质网 lysosome, 过氧化物酶体 细胞骨架 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 自(异)养生物 mitochondri

2、a, 细胞呼吸 核孔复合体 核纤层 染色质 chromosome, 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 动粒 端粒 核型 核小体 gene, “中心法则” 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 纺锤体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检测点 细胞分化 全能性细胞核 细胞决定 去(转)分化 差异表达 细胞衰老 Hayflick 界限 apoptosis, Caspase 家族 细胞连接 封闭连接 紧密连接 锚定连接 通迅连接 间隙连接 细胞黏附 细胞黏附分子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整联蛋白 细胞外基质 基膜 细胞信号转导 受体 配体 第一(二)信使 stem cell, 再生 不对称分裂 胚胎干细胞 组织干细胞 全能(多能

3、、单能)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巢 细胞工程 细胞核移植 转基因动 物 gene knock-out(in), 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 细胞治疗 思考题: 1、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2、 细胞生物学研究在医学中的意义。 3、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技术。 4、 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及分子结构模型。 5、 物质跨膜运输的种类和作用。 6、 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 7、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8、 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功能。(包括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等。) 9、 细胞核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10、 染色质的基本概念及折叠包装成染色体的过程

4、。 11、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及结构特 征。 12、 中心法则的含义。 13、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分类、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共同特点。 14、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及各期主要特征。 15、 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进程。 16、 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的概念及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17、 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 18、 细胞分化与再生。 19、 细胞衰老在细胞形态结构和代谢功能上的改变。 20、 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如何 ? 21、 简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坏死的主要区别。 22、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23、 什么是细胞黏附,细胞黏附分子的分类作用方式和主要功能。 24、 细胞外基质

5、有哪些主要功能? 25、 信号转导有何生物学意义和医学意义? 26、 简述信号转导途径的共同特点。 27、 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28、 组织干细胞分化的可塑性及其意义。 29、 细胞工程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30、 通过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你在医学科学研究方面有何感想? 31、如何通过细胞的分化及其调控来认识“肿瘤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可以改邪归正”? 32、如何通过细胞的分化及其调控来认识“肿瘤细胞可能起源于未分化或微分化的干细胞”? 在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中都应重视该部分内容与医学临床的联系,就低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需要联系得如何紧密严谨、十分正确,但应该时时有此意识。 1. 原核细胞(

6、 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仅由细胞膜包围在细胞质内含有 DNA区域,但无被膜包围,该区域一般称为拟核,胞质内除核糖体外无细胞器。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较小。在细胞膜之外,有一坚韧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和糖脂。常见的原核细胞有支原体、细菌、放线菌和蓝绿藻(蓝细菌)等,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 2. 真核细胞 (eukaryotic cell) 真核细胞进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出现了细胞核和由膜包围的各种细胞器。最主要特征是出现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人类及动、植物生物均为真核生物。 3. 细胞增殖( cell proliferation) 4. 细胞工程 (Cel

7、l engineering)是指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征,从而创造新物种,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产品的方法体系。 5. 拟核( nucleoid) 真核细胞中仅含有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裸露 DNA 链的区域。 6. 细胞超微结构( cell ultrastructure) 7. 细胞化学技术( cytochemistry) 是在保持细胞结构完整的条件下,借助细胞中的化学反应, 研究细胞乃至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一种技术,有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特殊染色技术等方

8、法。 8. 细胞培养技术 cell culture) 是从活体中取出小块组织分离出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使之能继续生存、生长、增殖的一种方法。 9. 原代细胞 ( primary culture) 是从生物供体分离取得组织或细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也是建立各种细胞系的第一步,培养时间一般是 14 周 10. 传代培养 ( subculture) 将培养的细胞从原培养瓶中加以分离,经培养基稀释后再接种于新的培养瓶中, 这一过程即为传代培养。 11. 细胞融合( cell fusion) 又称为细胞杂交,是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不同的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12. 细胞膜

9、( cell membrane) 又称质膜 ( plasma membrane) 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 细胞膜不仅形成细胞结构上的边界,把细胞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及信号转导等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生物膜 (biological membrane) 细胞内还有许多膜结构,它们形成了细胞内 各种膜性细胞器,称内膜系统,细胞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 14. 膜脂 (membrane lipid) 即细胞膜上的脂类,约占膜成分的 50%,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糖脂组成,其中以磷脂为最多。所有膜脂都是两

10、亲性分子 , 具有一个亲水(极性)的末端和一个疏水(非极性)的末端。膜脂分子排列成双分子层 (bilayer), 具有屏障作用,使大多数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只允许亲脂性物质通过。 15. 膜蛋白( membrane protein) 决定了细胞膜的不同特性和功能,是细胞膜上附着(镶嵌)的蛋白质。不同细胞中膜蛋白的含量和 类型有很大差异,细胞外表面的膜蛋白也可连接寡糖链形成糖蛋白。 膜蛋白承担着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构成运输蛋白、酶类、骨架、胞外基质、膜受体等等。 16. 穿膜蛋白 (transmembrane protein) 两亲性分子,其主体部分穿过细胞膜,分为单次穿膜,多次穿膜和多亚基

11、穿膜, 大多数跨膜蛋白的跨膜区呈 -螺旋结构,也有 -片层的筒状结构。 17. 膜周蛋白 (peripheral protein)又称外在蛋白位于膜脂质双层的内、外表面,一般通过非共价键附着在脂类分子头部极性区或跨膜蛋白亲水区的一侧,间接与膜结合。 18. 流动镶 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它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层分子层结合,有的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有的则附着在脂双层的表面。它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的结构,其组分可以运动,还能聚集以便参与各种瞬时的或非永久性的相互

12、作用。 19. 被动运输( passive transport) :又称为易化扩散, 这是使物质顺着浓度或电化学梯度不耗能的运输方式。 20. 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 主动运输是载 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穿膜转运方式,需耗能,能量来源包括 ATP 水解,光吸收,电子传递,顺浓度梯度的离子运动等。 21. 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22. 胞吞作用 (endocytosis): 又称内吞作用 是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入细胞内的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吞噬作用,吞饮作用 ,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13、23. 胞吐作用 (exocytosis): 细胞内某些物质由内膜包围形成小泡,从细胞内部逐步移到膜下方,小泡膜与质膜融合,然后把物质排出胞外。与内吞作用相反,根 据方式不同,分为连续性分泌和受调分泌。 24. 内膜系统 ( endomembrane system) 相对于细胞质膜而言,细胞内部那些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所有膜性结构的细胞器被通称为细胞的内膜系统 ,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 , 25. 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 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细胞核附近、细胞质区域内的一些由小管和小泡连接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

14、其主要化学组成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和多种酶类。 26. 糙面内质网 (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 :多呈扁平囊状,排列较为整齐,其网膜胞质面附有许多核糖体颗粒,两者共同形成一种功能性结构复合体,主要与外输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有关。 27. 溶酶体( lysosome) 是一种内含多种水解酶的膜性细胞器,多呈圆形或球形,呈高度异质性。共同特征是含有丰富的酸性水解酶类。 28. 过氧化物酶体 ( peroxisome) 是有别于溶酶体的另一类含酶的球状膜性细胞器,其所含酶类主要为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 29. 细胞骨架( cytoskeleton) 3

15、0. 微管( microtubule, MT) 31. 微丝( microfilament, MF) 32. 中间纤维( intermediate filament, IF) 33. 自养生物( autotroph) 34. 异养生物( heterotroph) 35. 线粒体(单数 mitochondrion 复数 mitochondria) 36. 细胞呼吸( cellular respiration) 37. 核孔复合体( nuclear pore complex, NPC) 38. 核纤层( nuclear lamina) 39. 染色质( chromatin) 40. 染色体( ch

16、romosome) 41. 姐妹染色单体( sister chromatid) 42. 同源染色体 (homologous chromosome) 43. 着丝点 (centromere) 44. 动粒( kinetochore) 45. 端粒( telomere) 46. 核型( karyotype) 47. 核小体 (nucleosome) 48. 基因,遗传因子( gene) 49. 中心法则 (central dogma) 50. 细胞分裂 (cell division) 51. 细胞周期( cell cycle) 52. 纺锤体( spindle) 53. 有丝分裂( mitosis

17、) 54. 减数分裂 (meiosis) 55. 细胞周期检测点 (cell cycle checkpoint) 56. 细胞分化 (cell differentiation) 57. 全能性细胞核( totipotent nucleus) 58. 细胞决定 (cell determination) 59. 去(转)分化 (dedifferentiation/transdifferentiation) 60. 差异表达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61. 细胞衰老 (cell aging 或 cell senescence) 62. Hayflick 界限 (Hayfl

18、ick limitation) 63. 细胞凋亡( apoptosis) 64. Caspase 家族 65. 细胞连接 (cell junction) 66. 封闭连接 (occluding junction) 67. 紧密连接 (tight junction) 68. 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 69. 通讯连接 (communicating junction) 70. 间隙连接 (gap junction) 71. 细胞黏附 (cell adhesion) 72. 细胞黏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 73.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

19、noglobulin superfamily) 74. 整联蛋白 (integrin) 75. 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ECM) 76. 基膜 (basal lamina,basement membrane) 77. 细胞信号传导 (signal transduction) 78. 受体 (receptor) 79. 配体 (ligand) 80. 第一(二)信使 (first/second messenger) 81. 干细胞( stem cell) 82. 再生 regeneration) 83. 不对称分裂 (asymmetric division) 84

20、. 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 85. 组织干细胞 (tissue-specific stem cell) 86. 全能(多能,单能)干细胞 (totipotent/pluripotent/ unipotent stem cell) 87. 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 88. 干细胞巢 (stem cell niche) 89. 细胞工程( cell engineering) 90. 细胞核移植 (nuclear transplantation) 91. 转基因动物 (transgenic animal) 92. 基因剔除( gen

21、e knock-out) 93. 基因重组( gene knock-in) 94. 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 (transgenic animal bioreactor) 95. 细胞治疗( cell therapy) 思考题: 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发现细胞 建立细胞学说 建立细胞学 多学科渗透与细胞生物学 细胞超微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1604 年 第一台显微镜的诞生 1665 年 英国 Robert Hooke 观测到植物的 Cell 19 世纪中叶 德国 Shleiden and Schwannn 创立细胞学说: 1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所有生活细胞的结构都是类似的; 3 所有

22、细胞都是来源已有的细胞的分裂。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能量守恒定律 3.细 胞学说 20 世纪 30 年代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超微结构的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 英国 Watson and Crick 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和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central dogma” 。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 2.细胞生物学研究在医学中的意义: 3.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技术: 显微镜成像技术: 1.光学显微镜技术:光镜成像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相差显微镜技术;微分干涉差显微镜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2.电子显微镜技术。 细胞化学和细胞内分子示踪技术技术

23、: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 细胞纯化技术:流式分离技术 细胞纯化技术: 差速离心 ; 密度梯度离心 细胞培养技术 胚胎干细胞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 单克隆抗体技术 细胞功能基因组学技术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反义技术 基因转移技术 基因剔除 基因敲进 4.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膜功能的关系 :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脂类排列成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对水溶性分子相对不通透的屏障;蛋白质以不同方式与脂类结合,构成膜的功能主体;糖类多分布于膜外表面,通过共价键与膜的某些脂类或蛋白质分 子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此外,还含有少量水

24、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 5.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和作用: 对小分子和离子: 1.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脂溶性物质如醇以及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和水等)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产物等)离子通道(钠、钾、钙离子等极性很强的离子)】 2. 主动运输【 ATP 驱动泵、协同运输】 3. 水通道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囊泡运输: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由吞噬细胞完成,在免疫防御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胞饮作用(非特异性地吞入胞外溶液和一些大分子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通过受体的介导高效特异性地摄取胞外低浓度物质)】 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和非连续性分泌

25、】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不仅参与物质运输而且对膜成分的更新和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6.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 内膜系统( endomembrane system),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 1. 糙面内质网: 结构 :多呈扁平囊状,排列较为整齐,其网膜胞质面附有许多核糖体颗粒,两者共同形成一种功能性结构复合体。 功能 : 与外输 性蛋白质的分泌合成、加工修饰及转运过程密切相关 核糖体附着的支架;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蛋白质的糖基化;蛋白质的胞内运输 2. 光面内质网: 结构:电镜下管、泡样网状结构,网膜

26、表面核糖体故光滑,常与粗面内质网相通 功能:作为细胞内脂类物质合成主要场所的多功能细胞器。 脂质合成与转运;糖原代谢解毒作用;参与钙离子的储存和浓度调节;与胃酸、胆汁的合成、分泌密切相关。 3.高尔基复合体 : 结构:由三种不同大小类型的囊泡组成膜性结构复合体 ,扁平囊泡;小囊泡,又称为小泡;大囊泡,又称为 液泡。 功能:细胞内蛋白质运输分泌的中转站;细胞内物质加工合成的重要场所; 糖蛋白的合成和修饰、蛋白质(或酶原蛋白)的水解等;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和膜泡的定向运输;参与溶酶体的形成。 4.溶酶体: 多呈圆形或球形,呈高度异质性。 能够分解胞内的外来物质及清除衰老、残损的细胞器;具有细胞营养功

27、能;是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组成部分;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参与个体发生、发育过程。 5.过氧化物酶体:形态上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解毒作用是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生理功能。能够有效清除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 化氢及其他毒性物质;有效进行细胞氧张力的调节;参与对细胞内脂肪酸等高能物质分子的分解和转化。 7.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线 粒 体 是 由 双 层 单 位 膜 套 叠 而 成 的 封 闭 性 膜 囊 结 构 。 线粒体外膜 线粒体外膜是线粒体最外层所包绕的一层单位膜,外膜含有脂质和蛋白约各占一半,多为转运蛋白。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内膜向基质折叠形成特定的内部空间,内膜将线粒体的

28、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其中由内膜直接包围的空间称内腔,含有基质,也称基质腔;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间称为外腔 ,或 膜间腔 ,内膜上有大量向内突起的折叠 ,形成嵴。嵴与嵴之间的内腔部分称为嵴间腔而由于嵴向内突起造成的外腔向内深入的部分称为嵴内空间,内膜的通透性很小。内膜有高度的选择通透性。内膜(包括嵴)的内表面附着许多突出于内腔的颗粒,每个线粒体大约有 104-105 个,称为基粒 , 基粒头部具有催化 ADP 生成 ATP的酶。 内外膜转为接触点 线粒体内外膜转位接触点形成编码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通道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腔充满了电子密度较低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 功能 1.线粒体介导了某些类型

29、的细胞死亡(凋 亡) ( 1)许多证据显示线粒体是控制细胞死亡的重要环节之一。( 2)线粒体的改变构成了细胞死亡的原因或表现。当细胞受到内部或外部凋亡信号刺激时,线粒体外膜通透性改变,线粒体内的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 C、凋亡诱导因子 (AIF)等释放到细胞质中,与胞质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 Apaf-1 结合,活化 caspase9 进而激活 caspase3,导致细胞凋亡。许多凋亡相关蛋白如 Bcl-2、 Bax 等定位于线粒体膜上。( 3)线粒体控制着某些细胞死亡过程的中心环节。 2.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细胞呼吸本质上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一系列由酶系 所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 , 是细胞内生物能源生

30、成的主要途径。 8.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功能。(包括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等。) 细胞骨架 (cytoskeleton) 是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 1.微管 微管 (microtubule, MT)是中空的圆柱状结构,由微管蛋白 (tubulin)组成。 1) 微管因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抗压、抗弯曲,构成细胞内的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 2)微管以中心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为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提供了轨道,细胞内 合成的一些运输小泡、分泌颗粒等物质沿着微管提供的轨道进行定向运输。(借助马达蛋白) 3)微管及其相关的马达蛋白在细胞内的膜性细

31、胞器的空间定位上起着重要作用。 4)微管与细胞运动关系密切。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纤毛、鞭毛,其外表面覆盖质膜,内部有由微管组成的轴丝。 5)在细胞分裂期,胞质微管网络发生全面解聚,重新组装形成“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运动和调节细胞分裂。 6)微管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信号分子可 直接与微管作用或通过马达蛋白及一些支架蛋白与微管作用实现信号的传递。 2.微丝 微丝 (microfilament, MF)是普遍存在于细胞中由肌动蛋白 (actin)组成的直径 57nm 的骨架纤丝,可呈束状、网状或散在分布于细胞质中。其基本成分是肌动蛋白,具有收缩功能。 1) 微丝构成细胞的支架并维持细胞的形态,如细胞

32、皮层、应力纤维及微绒毛等; 2) 微丝参与细胞的运动,如伪足等细胞的变形运动; 3) 微丝在肌球蛋白参与下作为运输轨道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点类似于微管的轨道作用; 4) 微丝参与细胞质的分裂,形成收缩环; 5) 微丝参与受精作用,在溶酶体酶作用后参与精子和卵子的膜融合; 6) 微丝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质膜下肌动蛋白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启动 细胞内激酶变化引起级联反应; 7) 微丝参与肌肉收缩 3.中间丝 中间丝是直径 10nm 纤维状蛋白,由中间丝蛋白组成,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也是三类细胞骨架纤维中化学成分最为复杂的一种。 1) 构成细胞完整的支撑网架系统; 2) 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

33、3) 参与细胞的分化; 4) 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 。 9.细胞核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基本概念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组成 1.核膜( 外核膜、内核膜、核周隙、核孔复合体以及核纤层 ) 2.染色质和染 色体 都是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储存形式,主要组成成分均为核酸和蛋白质。 3.核仁 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光学显微镜下显示为均匀、海绵状的球体 4.核基质 (nuclear matrix)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除核被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一个精密的网架系统,因其与胞质骨架相似,又被称为核骨架,由非组蛋白构成。 功能 细

34、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 DNA 存在的主要部位,其功能主要涉及与遗传物质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是 DNA 储存、复制、传递及核糖体大小亚基组装、 DNA 损伤修复的场所,在维持细胞遗传稳定性及细胞的 代谢、生长、分化、增殖等生命活动中起着控制中心的作用。 10.染色质的基本概念及折叠包装成染色体的过程。 基本概念 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内由 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 RNA 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能被碱性染料染色,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染色质的化学组成是 DNA 和以组蛋白为主的相关蛋白质。 过程 1.染色质的一级结构 核小体。 2.核小体紧密连接,螺旋缠绕,形成一个外径 30nm、内径 10

35、nm 的螺线管,为染色质的二级结构。 3.螺线管进一步盘绕,形成超螺线管,为染色质的三级 结构。 4.染色质的四级结构染色单体,由超螺线管经再次折叠而形成。 11.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及结构特征。 形态特征: 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凝集,非随机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构成赤道板。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均位于同一平面,染色体两侧的动粒均面朝纺锤体两极,每个动粒上结合的微管可达数十根,纺锤体赤道面直径变小,两极距离增长。 结构特征: 着丝粒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连;动粒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存在于着丝粒两侧的特化圆盘状结构;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或棒状结构;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 12.中心法则

36、的含义。 遗传信息通过 DNA、 RNA 和蛋白质单方向流动。 13.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分类、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共同特点。 概念 通过化学信号分子而实现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现象。 分类 胞外信号分子 ,即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一信使, 分为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局部化学介导因子和气体分子等四类。 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内部能接受这些化学信号分子的受体 , 可分为膜受体与胞内受体,胞内受体又可分为胞质受体和核受体。 受体将信号分子所携带的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分子 ,也称为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二 信使 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蛋白质变化及其所引发的细胞行为的改变 。 细胞生物学效应 细胞信号转导调节控制着许多生

37、命过程,包括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神经传导、激素和内分泌作用、学习与记忆、疾病、衰老与死亡等;也包括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迁移、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分化与维持、免疫、应激、细胞恶变与细胞凋亡等。 共同特点 (见下 26 题)。 14.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及各期主要特征。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三种。 无丝分裂 又称 直接分裂 , 分裂过程首先是胞核拉长后从中间断裂,胞质随后被一 分为二,两个子细胞由此形成。核膜不消失,无纺锤丝形成及染色体组装,子细胞核来自于亲代细胞胞核的断裂(遗传物质可能不均等)。 有丝分裂 前期 染色质凝集、分裂极被确定、核仁缩小并解体。 前中期

38、 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向赤道面运动。 中期 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凝集,非随机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构成赤道板。 后期 染色体两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子代染色体形成并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 子细胞核出现及胞质分裂(在收缩环作用下)。 减数分裂 又称 成熟分裂 ,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1. 第 一次减数分裂 前期 I 持续时间长,细胞变化复杂,胞核显著增大,发生染色体配对、交换。 中期 I 四分体向细胞中部汇集,排列于细胞的赤道面上,通过动粒微管分别与细胞不同极相连。 后期 I 受纺锤体微管作用,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并开始移向细胞的两极。同源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是随机的。 末期 I 染色体去凝集,逐渐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纤维,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胞质分裂后,各含比亲代细胞少一半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着丝粒上连接有两条染色单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