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5157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甸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寻甸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寻甸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寻甸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寻甸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寻甸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摘要:应用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 2012 年 7 月 31 日寻甸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单体的频繁生消及形态的变换是强对流天气长时间维持和发展的“预兆”及表现形式。逆风区的存在及生消更替会促使整个对流系统不断维持发展,特别是数个逆风区同时并存,将会出现多个较强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它们发展、合并,形成更强、更具破坏力的对流天气。回波顶高长时间维持在 10km 及以上是强对流天气维持和发展的重要信号。 关键词: 强对流 组合反射率 基本速度 回波顶高 中图分类号: P42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强对流天气,特别是局地强对流天气,

2、经常伴随着中小尺度系统的衍生和消亡,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对烟草等经济作物极具破坏力。由于其空间尺度狭小及生命史较短暂,常规预报方法无法确定其发生区域和时间,但是雷达回波可以在短时内探测到中小尺度云团和局地强回波,有助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测预警,便于人影指挥等其他业务工作。本文选取 2012 年 7 月 31 日下午寻甸全县范围内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针对寻甸特有的地理和天气环境,使用雷达回波组合反射率、基本速度、回波顶高分析次此过程,为今后人影科学指挥、高效作业提供些许有用的参考。 2.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2.1 组合反射率分析作者简介:邓祥,男,1972 年生,助理工

3、程师,主要从事气象服务工作,Email: 2012 年 7 月 31 日 16:44(图 1a) ,寻甸境内对流降水回波由两条带状回波组成,一条为东北西南向斜穿寻甸,长度约 56km,强度在3546dBZ 之间;一条为县城北至七星镇,长度约 20km,较强对流云在七星镇东,面积约 20m2,强中心最大值为 60dBZ。两条带状回波在县城北交汇,似“人”字形回波。16:50(图 1b) ,斜穿寻甸带状回波下传中北部变化不大,南部在金所与羊街一带出现局地强对流云团,强度在50dBZ 左右。县城北至七星的带状回波较强对流部分加强变窄,西北向延伸,长度约 12km,面积超过 36km2。塘子镇北部有新

4、的对流单体生成。16:56(图 1c) ,金所、羊街新生成的对流单体合并,县城北至七星与塘子的对流云团合并西移,50dBZ 以上的回波面积超过 60m2。合并后的“两强”带状特征明显,组成类倒“V”形回波。17:02(图 1d) , “两强”带状特征消减,以团状为主,盘踞在县城以东以南,羊街东北部及塘子北部。17:08(图 1f) ,羊街东北部及县城以东以南的云团减弱,塘子北部云团西移加强,三个团状回波有连接,类倒“V”形回波消失。17:14(图 1g) ,三个团状回波合并,强中心在塘子西北,超过 50dBZ 的回波面积在 25km2 以上。17:20,合并后的团状回波分裂成 34 个对流单体

5、,分布于县城南、塘子西及嵩明小新街一线。17:26(图 1h) ,新生成的对流单体合并,形成县城南至嵩明小新街一线的带状回波。之后回波逐渐减弱,强对流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a)16:44(b)16:50(c)16:56(d)17:02 (e)17:08(f)17:14(g)17:20(h)17:26 图 12012 年 7 月 31 日 16:4417:26 时 0仰角的反射率因子演变图 2.2 基本速度分析 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到的是多普勒速度及风速在雷达波束上的投影。因此在多普勒速度图上分为正速度区(远离雷达方向)和负速度区(朝向雷达方向) 。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逆风区的存在。逆风

6、区是速度图上的一块特殊区域,它的出现反映了大气流场中的不均匀性,会促使整个对流系统不断维持发展。结合着组合反射率图,从图 2 中ah 可以明显地看出,对流旺盛的地方均有逆风区的存在,它也伴随着对流单体的生消。以 17:20 为例,县城南、塘子西及嵩明小新街一线均存有数个小逆风区,与强对流单体的数目和位置大体对应。 (a)16:44(b)16:50(c)16:56(d)17:02 (e)17:08(f)17:14(g)17:20(h)17:26 图 22012 年 7 月 31 日 16:4417:26 时 0仰角的基本速度演变图 2.3 回波顶高分析 整个过程中,强对流单体的回波顶高均在 10

7、km 以上,部分达到了14km,持续时间超过了 40min,寻甸部分地区降雹,与回波顶高大值区覆盖区域和维持时间对应较好。 (a)16:44(b)16:50(c)16:56(d)17:02 (e)17:08(f)17:14(g)17:20(h)17:26 图 32012 年 7 月 31 日 16:4417:26 时 0仰角的回波顶高演变图 3.小结 总结分析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3.1 强对流单体的频繁生消及形态的变换是强对流天气长时间维持和发展的“预兆”及表现形式。 3.2 逆风区的存在及生消更替会促使整个对流系统不断维持发展,特别是数个逆风区同时并存,将会出现多个较强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它们发展、合并,形成更强、更具破坏力的对流天气。 3.3 回波顶高长时间维持在 10km 及以上是强对流天气维持和发展的重要信号。 参考文献 1 俞小鼎.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 李忻,周曙光.楚雄州若干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J.云南气象,2012,32(2):2631 3 魏勇,王存亮,杨建武等.准葛尔盆地南缘春季一次强冰雹天气的综合分析J.干旱气象,2011,29(1):5561 4 寿绍文等.天气学分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