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测试资料对 L 井组的治理摘要:A 油田建立“四个精细”水驱挖潜示范区,测试资料广泛应用于精细挖潜的各类措施与环节之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改善了井组开发效果,使测试资料在发现矛盾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为示范区“产量不降,含水不升”的开发目标提供重要分析依据,全面提升了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测试资料;L 井组;治理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L 井组位于 A 油田四个精细示范区内,井组内各井均录取了较为完整的各项测试资料。测试资料暴露出了该井组存在低效、无效循环,注采关系不合理,产能较低,压力分布不均等问题。为此,我们全面介入地质,站在地质应用的角度,对这一井组
2、进行了全面的跟踪,依据地质分析,结合我们测试资料反映出的信息,揭示了该井组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治理建议。 井组概况及沉积特征 1.1 井组内各注采井基本信息 L 井组位于示范区西南边缘,井组范围包括油井 L 井、L1 井两口,水井包括 L2 井、L3 井、L4 井、L21 井以及 L31 井五口,共计 7 口井。其中 L 井、L2 井、L3 井、L4 井为基础井网,L1 井、L21 井、L31 井为二次加密井。井组中两口油井 L 井开发层系为为 A1、A2、A3 层系的全部油层,因某实验区的投产,已将 A2、A3 层系以下全部封堵,L1 井射开 A3 层系的 A316-20、A3
3、21-34、A33 层。该井组内的中心井油井 L,在成立示范区前夕的 2009 年 7 月 9 日,该井的产液量、含水突增,而它的主要注水井均没有进行过措施,甚至注入压力、水量都没有发生改变。该井组内的另一口井 L1 井在 2009 年 7 月 4 日的开采曲线显示日产液量突降,含水并没有发生改变,它的主要注水井也未见异常。 1.2 井组初期生产情况 L 井组位于 A 油田精细挖潜示范区中南部,采用 300m300m 的行列注水井网。包括 3 口二次加密油井 L1 井、L21、L31;其中,L 井全井射开砂岩厚度 77.3m,有效厚度 44.7m,示范区建立初期日产液209.72t/d,产油
4、5.6 t/d,含水 97.2%。周围主要注水井为 L2 井、L3 井、L4 井,日实注水量为 609m3/d,平均砂岩注水强度为 3.85 m3/d.m;L1井全井射开砂岩厚度 21.2m,有效厚度 10.7m,示范区建立初期该井生产状态由 83.83t/d 下降至 55.97t/d,而含水仍保持 97.3%。其周围主要注水井为 L21 井、L31 井,日实注水量为 270m3/d,平均砂岩注水强度为5.16 m3/d.m。两口油井,综合含水 97.22%,产能均较低。各注水井压力差较大,压力分布不均,日注量大但平均砂岩注水强度低。针对以上状况,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油层动用状况”为目的,以“精
5、细调整、精细挖潜”为原则,以“油水井配套调整”为手段,努力改善 L 井组的开发效果。 1.3 井组内油层的沉积特征 L 井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沉积微相,见表 1。 表 1 沉积微相表 沉积类型 划分出的亚相 沉积单元名称 砂质辫状河沉积砂体 心滩,废弃河道 A223 曲流河沉积砂体 心滩,废弃河道,决口河道, 主体席状砂 A221,2 低弯曲分流沉积砂体 心滩,废弃河道,主体席状砂 A11+2,4,5+6,7+8,9,10+11,12,13+14,15+16,A25+6,A11+2,3,8,9,A25+6,7,8+9 A3 弯曲及过渡分流沉积砂体 分流河道,决口河道,堤岸, A12+31,2
6、A132,4+5,6+7,A21+2,3 内前缘相枝状三角洲沉积砂体 水下河道,薄层砂 A2101,2,A24,A12,A27,A31 内前缘相过渡状三角洲沉积砂体 水下河道,薄层砂,表外砂体 A13,4,5 内前缘相坨状三角洲沉积砂体 薄层砂,坨状砂体,表外砂体 A111,2,A24 1.4 分析原因 (1)从油井本井找原因。L 井在 2007 年 4 月进行了机械堵水作业,已将该区块的大孔道层位 B3 4-7、B3 9+10 层位进行了封堵。因此,此次含水突升现象可能是由于封堵失效 B3 4-7 层无效循环孔道影响含水的上升,或是形成了其他无效循环层。而 L1 井仅在 2003 年进行过过
7、环空找水测试,因相距较远,资料无法说明当前状况。 (2)在注水井上找原因。在统计了井组内全部五口注水井的连续吸水剖面资料。 (a)低效无效循环层位的识别:我们发现,尽管井组内已将大孔道层 B3 4-7 层封堵,留予聚驱进行后续开发,但从历年吸水剖面资料变化显示,吸水逐渐向 B2 2-4 层位集中,有产生新的孔道层位的趋势。由于缺少试井与过环空测试资料,仅能利用我大队形成的“简化”识别大孔道,通过该井组周围新开发井的静态数据对比,发现了 B2 2+4层的自然电位相对升高,微电极曲线幅度下降,呈现大孔道特征。 图 1 L4 井 B22+4 层自然电位与 L832 井、L822 井对比图 通过吸水剖
8、面资料的连续资料与地质静态数据的分析,确定了 B2 2+4 层位产生了低调无效循环层位。 (b)注采不合理。L1 井的主要注水井 L31 井与 L21 井,常年处于高压注水情况,压力上升速度也较快,需采取更合理注采关系,并改善油层条件的措施。 调整措施 (1)孔道层位的治理。L 井属于典型的含水上升快、高含水及高产液井,连年的吸水剖面资料的清晰的表明了吸水比例高的层位为 B2 2-4层。2010 年 6 月开始至 7 月对该井的主要注水井 L2 井、L3 井、L4 井完成了堵水作业,通过同位素剖面在措施前后的对比,可见堵水效果良好。三口井全部完成堵水于七月底,通过油井开采曲线可见,此次堵水见到
9、一定效果。 (2)注采系统调整。由于井组内 L1 井、L21 井、L31 井为二次加密井网所属,其开采的 A3 油层油层条件较差,薄差层多,因此对于 L1 井两口主要注水井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油层条件的措施。由测试资料可见,压裂层位吸水良好,可明显见到压裂的效果。与此同时 L 井由于开采时间过久,井身出现了诸如套漏、卡泵等需大修作业的严重情况,再根据L1 井所处位置和数值模拟的各层剩余油饱和度图,2011 年 4 月将 L1 井进行了补孔作业。使 L1 井接替部分 L 井产量。补孔后,L1 井产量大幅提升,但由于开采层系增加,增加了层间矛盾,又将原 L31 井、L21 井进行了酸化作业,作业后,吸水剖面得到更好的改善。补孔后,L3 井、L2 井、L4 井也成为 L1 井的注水井,因此又对这三口井进行了调剖, 图 2L2 井 B2-4 层浅调剖前后效果对比 三、结论 (1)通过测试资料的介入,油水井组的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与评价。 (2)井组的治理需要大量的、细致的测、试井资料的辅助分析,仅靠静态资料或仅是依靠测试资料单一的进行分析是不准确不全面的。 (3)在全程介入 L 井组治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完善并实践了原有的大孔道识别方法、厚层细分方法、高低压井组治理等研究,使其全面应用于生产。 参考文献: 1 李道品.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