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着力解决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问题摘要:目前,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严重,尤其在石油、燃料油、大豆等商品的国际贸易中缺少定价话语权,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期货市场规模较小,不利于参与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企业行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对外议价的合力。我国应不断完善期货市场,逐步形成大宗商品的权威国际基准价格;发展企业联盟,争取国际价格谈判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参与国际定价。 关键词: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期货市场;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032-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大宗商品最
2、主要的消费国之一。但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重要买家,我国却没有掌握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这也导致国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价格,增加了经营成本,产品逐渐失去价格竞争优势,利润空间逐渐萎缩。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对国际大宗商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如果我国不能掌握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必然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加快建设和完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和完善相关规范和制度,增强大宗商品的国际话语权、定价权,是当前我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情况 据商务部统计,2004 年以来,我国铁矿石、氧化铝、未锻造的铜及
3、铜合金、大豆、棉花等大宗进口商品量,除个别年份下跌外,其余均呈上涨态势。但同时与我国初级原材料、重要农产品及能源大量进口相伴随的是进口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原油、成品油、铁矿石、钢材、铜矿石、未锻造的铜及铜合金、天然橡胶价格涨幅均在 100%以上。由于缺少大宗商品定价权,随着我国大宗商品进口的逐年增加,不仅进口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国内下游的消费价格也随之提升,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总体看,我国在以下大宗商品中的定价权缺失现象比较突出。 (一)石油 从石油消费数量看,2012 年石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 33.1%,新兴经济体对石油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我国和印度占石油消费总增长量的近90%。目前,我
4、国石油消费增速超过 GDP 增速,2012 年净进口量达 2.84亿吨,对外依存度上升至 58%。有机构预测,到 2020 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 60%。虽然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但在石油的国际贸易中并没有掌握主动权,在原油交易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石油价格,不能有效参与到原油价格的制定中。当市场中的投机行为较为严重时,油价就被刻意提高,我国只能被动接受油价的波动,从而使国内相关产业受到巨大冲击。 (二)燃料油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燃料油需求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燃料油进口国,燃料油对外依存度较高。2012 年我国燃料油消费量达 4600 万吨,其中进口 2680 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 58
5、%。我国虽然是燃料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但却没有形成强大的燃料油贸易中心,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议价能力不强,与燃料油消费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我国油商与外国油商之间的交易通常以新加坡燃料油现货市场公布的平均价格为计价基础,并没有因为进口量大而在议价中有话语权。这就形成新加坡的燃料油价格和国内燃料油价格的倒挂,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三)大豆 当前,我国国内大多种植非转基因大豆,与其他国家的转基因大豆相比价格偏高,国外低价大豆对国内大豆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国内大豆产量多年连续下降。2012 年,我国进口大豆 5838 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60%以上,对外依存度达 85%。同样,我国也缺乏对全球大豆价格的影
6、响力。相比而言,美国大豆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对国际大豆价格有绝对的话语权,大豆的国际价格多以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价格为基准。我国对非转基因大豆的政策短时间内不会出台,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大豆消费将长期存在,如何利用进口数量稳定市场价格的问题迫在眉睫。二、我国缺少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原因 多方面因素导致我国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从国际上看,国际寡头垄断大宗商品贸易的格局已经形成,而我国广泛参与国际贸易相对较晚,在国际定价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在期货市场交易中,几大信息供应公司左右市场预期,削弱了我国企业的议价砝码。当然,我国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缺少话语权。 (一
7、)期货市场规模小,不利于参与国际定价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作用,而且大宗商品的基准价格大多是在期货市场上形成,因此成熟、完善的期货市场对获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期货市场存在期货品种少、交易规模小、缺乏大型基金参与、市场开发程度有限等问题,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市场。目前,国内可交易的商品期货有 19 个品种,而国际市场期货品种多达 300 种,印度也有 100 种以上。 (二)行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对外的议价合力 目前,我国很多行业仍存在企业小、散、乱的问题,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无序。多头对外、恶性竞争已成为我国大宗商品对外议价的掣肘。从事进口的贸易企业与国外出口商谈判多是“单兵作
8、战”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议价联盟,很难发挥购买的数量优势,议价效果不理想。出口企业为了更顺利地向国外销售自己的产品,彼此间相互竞争,没有形成出口合力,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国际定价能力。 (三)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对外部原材料的较强依赖 我国在工业生产中过多依靠资源消耗及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耗能大、污染严重的重工业投资依然过热,重要原材料的国内需求大幅增长,并成为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强力支撑。同时,国内生产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量,因而对外形成了很强的依赖,因而在国外原材料输出垄断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大宗商品的议价砝码。 三、缺少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不利影响 总体看,我国缺少国际大宗
9、商品定价权的不利影响如下: (一)增加企业成本,易形成输入型通胀压力 当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商品价格上涨时,将导致下游行业成本上升。如果这种价格上涨趋势持续一段时间,企业便只能提高产品价格,把增加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而这极易引致输入型通货膨胀。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美元贬值。为规避风险,热钱大量涌入期货市场,资金流动对期货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在此情况下,我国进口的石油、铁矿石、棉花、食用糖等商品价格上涨,加大了进口企业的成本。受此影响,下游产品的价格也进一步提高,加大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20112012 年,世界粮食大幅度
10、减产,期货市场各农产品价格大幅提高,传导到国内后,提高了国内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并成为当期 CPI 大幅上涨的主要推手。 (二)不利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大宗商品关系到国计民生,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由初级产品生产向高新技术和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变,生产资料依赖进口的程度日趋严重。缺少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将直接影响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只有控制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稳定,才能为下游深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并保证生产成本在较低的水平上。当然,下游产业利润的影响因素很多,但相对较低的原料成本能保证在对等的条件下,主要利润流向下游产业,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
11、结构向高技术、高科技产业转型。 (三)冲击国内弱势产业,不利于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总体看,我国依赖进口政策保护国内初级产业的可能性逐渐降低,大量初级产品的进口给国内相同产品的生产造成较大冲击,压低了国内企业的利润,使国内相关产业萎缩并逐渐处于全球经济链条的弱势地位。近几年大豆大量进口和稻米边境贸易的增加,使国内粮食加工企业受到巨大损失,一些企业被迫停产甚至倒闭,还有企业不断被一些国外巨型粮食企业兼并。国内粮食企业的外资化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已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四、增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国内期货市场,争取形成权威的国际基准价格 在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市场
12、中,通过期货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趋势。首先,应增加国内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和数量,尤其要继续扩充农产品和战略性资源商品等期货品种,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避险工具和手段,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大宗贸易的竞争力。其次,要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构成,并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我国期货市场处于半成熟阶段,市场化水平与国际成熟期货市场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要不断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构成,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期货市场效率;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增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建立企业联盟,争取国际价格谈判优势 我国进口贸易数量逐年增加,如何利用购买数量优势争取价格主动权,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应充分利用企业联合会等组织,形成企业进口联盟,实施大宗商品集中采购,并进行联合议价。打破企业在国际市场各自为战的格局,避免由于相互竞争反而推高进口商品价格,有效规避国际大宗产品的市场价格风险,争取更多的议价主动权。 (三)多措并举,积极参与国际定价 建立国家层面的价格干预基金,实行进口产品补贴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弥补我国在大宗商品中定价中的缺失。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加快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有步骤引进境外投资者,完善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提高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责任编辑:张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