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与监管对策摘 要:影子银行是个新颖概念,影子银行体系对一些国家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金融结构、市场结构和制度规范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影子银行的杠杆操作、业务界限突破、过度金融创新、信息披露不完整以及规避金融监管等特性给金融体系带了新的风险。在阐述中国影子银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风险;金融稳定;银行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096-02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及特征 影子银行是太平洋投资管理
2、公司执行董事 Mc-Culley 于 2007 年首次提出的,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的金融机构。随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债券大王”Gross(2007)再次提及, “影子银行”从此倍受关注。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影子银行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仍旧没有找到一个明晰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影子银行是指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应的,影子银行体系就是由影子银行组成的非银行金融体系。“影子银行”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交易模式采用批发形式,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第二,由于其
3、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进行的多是不透明的场外交易;第三,杠杆率非常高。由于没有商业银行那样丰厚的资本金,影子银行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 二、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一)影子银行的构成 在当今中国市场中,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商业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出售的类信贷类产品,如信托公司出售的信托产品。另一部分是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我国融资体制的特征致使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渠道不畅,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私募基金等来解决资金问题,大规模的资金供求推动了民间资本类的影子银行的发展。 (二)影子银行的规模 由于定义不明确、统计口径不一
4、,当前对影子银行的规模并无权威统计。在不同的定义下, “影子银行”有着不同的估算规模。根据瑞银证券估算(截至 2012 年第三季度): (1)在央行社会融资规模口径之下的商业票据、信托及委托贷款余额为 13.7 万亿元,占 2012 年 GDP(预测值)的 26%。 (2)在(1)的基础上,加上社会融资规模中未包括的信托资产和民间借贷(估计为 4 万亿元) ,估算出“影子银行”总规模为 20.9 亿元左右,占 GDP 的 40%。 (3)在(2)的基础上,再加上非银行所持有的企业债券,这个数字将达到 24.4 万亿元,占 GDP 的 46.5%。 由于(1)忽略了“影子银行”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
5、被称为“影子银行”规模区间的下限,而(2)和(3)可能存在重复计算,因为部分信托资金可能被用于购买商业票据或债券,从而有可能被计算了两次。然而,在更广义的定义下, “影子银行”还应包括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约3.2 万亿元)以及最近的创新业务。据 IMF 估算,中国的理财产品规模约为 8 万亿9 万亿元,但这里我们没有把它统计在内,因为其主要的投资对象是商业票据、信托产品、货币市场或混合型产品。 截至 2012 年 6 月和 9 月,在过去 12 个月中,信托资产和企业债券融资(包括短期和中期债券)分别增长了 47%和 46%。2010 年底以来,委托贷款(委托银行进行的企业间借贷)规模扩大了
6、63%,并在截至 2012年 9 月份的 12 个月中增长了 24%;未贴现商业票据在过去 12 个月也增长了将近 20%。 三、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影子银行业务具有灵活性、创新性等优点,客观上弥补了金融机构某些职能的缺漏。但是,影子银行性质上的缺陷使其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一)影子银行抬高资金成本,使企业不堪重负 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微型企业融资更为窘迫。他们在无奈之下只能转向民间借贷,但民间借贷成本巨大。据了解,浙江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已高达 100%,而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还不到 10%,从而出现入不敷出。为了还上高利贷,只好通过借钱
7、拆东墙补西墙,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非常紧张,一些公司从社会上拿个几千万,每月利息要上百万。许多担保公司和典当行也因收不回钱而倒闭。 (二)削弱宏观调控效果 影子银行体系虽然处在监管体制之外,但同样行使着货币银行的职能。随着金融格局的新变化,央行所能调控的对象和掌握的信息资源日趋受限,从而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减弱。2011 年 2 月,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曾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因此,只有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非银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和直接融资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完整、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 (三)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潮,金融
8、危机难以预测 影子银行不但扰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而且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潮,游离在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引发一场前景难测的金融危机。据悉,江苏省启东市在年中出现信用社员工当高利贷掮客,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出现离职、逃跑甚至跳楼等情况。厦门市今年连续爆出民间高利贷崩盘大案,涉嫌介入高利贷的既有担保公司负责人,也有银行高管。若这样的案例在全国大面积爆发,问题将极其严重。 (四)风险将传导至正规的金融机构 由于银行很难正确评估企业是否滥用资金,也难以把握贷款中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一旦银行无法监控资金的使用方向,就无法预测信贷资金回流的时间和金额,从而无法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收回。若“影子银行”的体
9、系遭到重创,风险将通过链条传导至正规的金融机构。 四、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要对我国的影子银行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改革,规范金融秩序,维护金融稳定。 (一)总体思路设计 1.理清对影子银行的两种错误认识 目前,社会各界对影子银行有两种错误认识。第一,部分学者认为,影子银行扰乱金融秩序,应该严加打击。这些学者没有看到影子银行在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及调节市场流动性等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子银行能补充正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不能满足的金融需求,反映了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第二,部分学者将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风险归结于宏观调控,主张实施较为
10、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部分地区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实体经济部门难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而不能归于宏观调控。在理清这两种错误认识的基础上,要改善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必须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未来国内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动向通盘考虑。 2.设计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 作为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评估的组成部分的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监测体系,首先要对不同层次的信用风险监测指标和合成概率模型开展不同层构非系统风险概率评估,研究不同衍生产品之间、不同信用层构之间的风险传递机制、系统风险评估、影子银行体系内部道德风险发生的条件和概率,建立起监测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预
11、警体系,并用危机期前、中、后不同国家的截面数据验证预警系统的功效,最后将该体系嵌入金融部门评估框架体系中。以新框架为基础,全面评估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状况,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二)具体对策建议 1.快速推进银信合作产品由表外转向表内,完善相关统计制度。针对目前我国银信合作产品主要面向房地产的特点,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将其转表内监管。另外,对于部分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中具有融资类特征的投资标的,例如信贷资产、信托贷款、票据资产和部分股权等项的资产也需要转入表内。 2.完善典当行的管理规范。当前,个别寄卖行以寄卖、委托保管等为幌子,变相开展典当业务或者从事其他违法活动的现象不断
12、增多。我们应该严厉打击变相典当业务,维护典当业正常的经营秩序,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与典当行之间的行政监管关系。同时,加强各行各部门对典当机构的设立、变更、关闭的市批规范以及对典当机构的监督管理。 3.以加强资金监管来推动理财产品市场规范化发展。目前,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组合类理财产品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而且表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完善相关政策,推动理财产品市场规范化发展,重点是要防范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对于理则产品可能涉及的高息揽储和监管套利等问题,应予以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 4.加快立法进程。针对新型影子银行的金融监管,需要加快立法进程。推动建立全国性的小额贷款行业发展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行
13、业发展趋势和监管动向,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对于相关公司的违规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对于网络信贷等新型影子银行,鉴于其对网络的技术性要求较高等特征,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实施注册地属地管理,明确其信息披露要求。 参考文献: 1 The 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ReportR.The 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ty,2011. 2 Tobias Adrian,Hyun Song Shin.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Regulation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York Staff Reports,2009. 3 巴曙松.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走向及展望J.西南金融,2009, (10):15-17. 4 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货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 (3):12-14. 5 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 (11):21-23. 6 李建军,田光宁.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 (8):11-13.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