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院科技竞赛平台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意义与途径摘要科技竞赛,如我国每年举办的机器人足球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创建基于科技竞赛平台的创新精神培养模式,能提高高职教育在创新能力教育的关注度,为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创新 科技竞赛 一、创新:职业教育与科技竞赛的契合点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技能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其基本特点是沿着职业性这条主轴不断延伸,不断变化,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初期在其教育方式上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结合,职业教育内容为主,学历教育并重的
2、方针,在学制上设置了两种学习方式,分别为长学制学习与短学制学习,并适当加入了“入厂锻炼” ,技能性“实践操作”等实践环节。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其必须体现技能的继承与创新。科技竞赛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场所,借助这一实践场所,将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产品或精神观念产品,一旦这些产品能够适应社会其它组织(企业)的发展需求,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服务于社会生产与发展,而这一结果恰恰是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与意义。科技竞赛平台是锻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平台,是集合智力、体力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走向创新实践的重要媒介。 二、科技竞赛平台在
3、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效用 1、有利于诱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科技竞赛能够诱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为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提供条件。一是通过科技竞赛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和能力延伸,即对一件事能够预见其开始,也能推测其结果;二是科技竞赛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和实践迁移,即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产生由此及彼的连动效应,这种连动性是实现思维扩散(拓展想象空间)的必要途径;科技竞赛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虚构,即不拘泥于已知事物,能够提出新的设想和构思。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科技创新意识包括五个层面的内涵,分别是求新、求异、求变、求奇、求巧。所谓求新即是指通过科技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求异
4、是指在科技竞赛活动中有意识的标新立异,即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异”的思维,想别人之不想,求异的最好途径便是通过逆向思维方式,拓展走向成功的道路。求变就是指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要有追求变化的意识,求变不仅是量变和状态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实现质变和方向性的改变,求变是创新意识活动中最为显性的思维方式,也是科技竞赛活动中最为常用和常见的手段。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竞赛中考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要看该学生在科技竞赛活动时是否能够提出新的问题,二是要观察学生能否打破习惯势力束缚,在科学基础上突破常规。三是要具备创新人格,即在创新活动中是否能够有
5、毅力。四是要观察学生能否领悟除到科技竞赛之外的知识。 三、科技竞赛平台培养模式的创建的具体途径 1、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线,为科技竞赛平台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以实践教学环节为平台就是指将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设计,整合全校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科技竞赛提供素质拓展的平台和创新训练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锤炼。教学实验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和仪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改善实验室硬件设施,组建开放实验室,安排设计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方便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已动手,自己分析。如可以在学校建立
6、教学训练中心,让学生利用中心的各种教学资源,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完成各种创意设计。 2、开展校企联合科技竞赛,拓宽高职院校科技竞赛平台的领域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间的相互渗透,为提升高职教育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摸索出一条新路。完善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和培养创业能力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探讨“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参赛人员分别为学校学生与企业的员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的良性互动,还可让学生提前认知社会,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实践能力,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且也能
7、够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 。 3、建立健全服务科技竞赛平台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在科技竞赛平台设置中尤为重要,通过改善指导教师和获奖学生的物质待遇和精神鼓励,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参与科技竞赛选手的积极性,并能够在全校学生中发挥激励的导向功能,有利于良好的科技竞赛氛围的形成。保障机制的构成分为物质保障机制,即包括奖金奖励、科技竞赛开展所需要的活动场地(实验室) 、实验设备等;精神保障与物质保障则相对更为丰富,如可以进行大会表彰,将颁发奖状、教师职称晋级、教师的评先、评优等与学生科技竞赛挂钩,以激发教师的参与和工作热情。对于获奖的学生可以给予保研奖
8、励和物质奖励等,以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保障机制的建立必须依托一定的规章制度,在高职院校科技竞赛平台建设中可以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可建立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奖励制度,从而确保保障机制运转的制度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王汝言,毛期俭.论科技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127. 2袁小亚.狠抓科技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 (19):93. 3安明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2003, (01):56. 4杨雁.浅析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内江科技,2012, (01):84. 7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M.气象出版社,2001.90. 8朱维璐,相晨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 (26):91. 9陈小琼.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保障机制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8, (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