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5160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溶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岩溶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岩溶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岩溶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岩溶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岩溶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岩溶区高层商住楼的岩土工程勘察,对该地段地质情况进行复杂性综合分析,根据岩溶发育不均一的复杂地质情况,总结了在这类型基 础上建造高层建筑地基的一些心得,以供同行鉴赏。 关键词:岩溶、地基、复杂度、持力层 中图分类号:P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该工程拟建十一幢 16 层商住楼,面积约 17248m2,建设区两侧为剥蚀残丘,部分进行开挖,中部为剥蚀沟谷,主要为坡积物堆积,上部为较厚的人工填土整平,整体地势平坦。根据勘察,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地基,该场地完

2、成钻孔 56 个,进尺 2018.99m,取土样 36 件,取岩石样 49 组,水样 2 件,标贯试验 101 次。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资料,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附录 A,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为 0.35s。 2、工程地质条件 2.1 岩土工程特征 根据钻孔资料,场地内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的岩土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耕植层、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二叠系砂岩、石灰岩六大类: 2.1.1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 层序号 1)杂填土(层序号1

3、) 场地内局部地段有发育,岩性为杂填土,灰黄色、红黄色、灰色,填料主要为粉质粘土,含较多生物垃圾,松散。厚度 1.403.00m,平均2.15m。 2)素填土(层序号2) 场地内各孔均有揭露。岩性为素填土,紫红色、红黄色、浅黄色,填料主要为粉质粘土,大部分为残坡积产物,含较多碎石、砾石,土质稍压实,局部松散实。局部地段上部为路面砼块,厚度 1.5011.40m,平均 5.26m。 2.1.2 第四系耕植层耕土层序号 场地局部有发育,褐灰色,主要为粉质粘土,含有机质及植物根茎,部分含砾石,疏松。厚度 0.400.60m,平均 0.50m。 2.1.3 第四系坡积层粉质粘土 层序号 场区内大部分孔

4、有揭露,灰黄、土黄色、红黄色等,主要为粘粒及粉粒组成,可塑(局部为软可塑),含少量砂砾。顶板埋深1.5011.40m,平均 5.93m;厚度 1.407.80m,平均 3.55m。 2.1.4 第四系残积层 层序号 场地内极为发育,各孔均有揭露,按母岩的不同岩性可分为 2 个岩(土)性段,即粉质粘土(砂岩类风化残积土) 、粉质粘土(灰岩风化残积土) 。 1)粉质粘土 (砂岩、砂岩风化残积土) 层序号1 场区内各孔均有揭露,红黄色、红黄白色、紫红色、部分灰黄色、灰色,为系砂岩类(砂岩、砂页岩、细砂岩等)风化残积产物,大部分含较多砾石、碎石,可塑硬塑。顶板埋深 1.7018.30m,平均 8.11

5、m;厚度 5.5033.10m,平均 18.83m。 2) 粉质粘土(灰岩风化残积土)层序号2 场地内大部分地段有分布,灰色、灰褐色、褐黄色、浅灰黄色、灰黄色,系灰岩风化残积产物,残留较多灰岩碎屑、砾石,岩芯呈土柱状,可塑硬塑。下部局部地段呈软塑(软土,见下表 1)。顶板埋深8.0047.60m,平均 25.74m;厚度 2.5026.00m,平均 13.45m。 2.1.5 砂岩二叠系上统孤峰组(P)层序号 1)全风化砂岩层序号1 场区内较发育,灰黄色、灰色、灰黑色、部分灰黄白色、红黄色,风化强烈,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局部砂砾状,原岩结构尚可辨别,含较多中风化岩碎块、碎石。顶板埋深 15.50

6、35.70m,平均 27.35m;厚度1.0012.40m,平均 5.06m。 2)强风化砂岩层序号2 场区内较局部发育,灰色、灰黑色、紫红色、部分灰黄色、灰色,风化较强烈,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砂砾状。顶板埋深19.3039.50m,平均 32.54m;厚度 0.7021.40m,平均 3.13m。 3)中风化砂岩层序号3 场区内仅局部钻孔有揭露,灰色、灰黄色、灰黑色、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为主。顶板埋深 31.5035.50m,平均 33.77m;厚度 3.5015.08m,平均 7.43m。 2.1.6 灰岩二叠系上统栖霞组(P) 层序号 1)强风化灰岩层序号1 场区内较

7、发育,灰色、灰黑色、灰黄色,风化较强烈,岩芯呈砂砾状、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含较多中风化碎块、碎石。顶板埋深19.9049.80m,平均 33.33m;厚度 1.0017.10m,平均 7.10m。 2)微风化灰岩序号2 场地内发育,灰色、灰黑色,局部灰白色,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块状,岩质致密坚硬,溶蚀现象较发育,部分钻孔见溶洞、小溶沟、溶槽,溶洞部分全充填、部分半充填或无充填,充填物主要为粘土,局部含灰岩碎屑,软塑。钻孔在钻进灰岩顶板接触面时大部分有漏水现象。(详见下表表 1、表 2、表 3),顶板埋深 17.8051.70,平均 37.59m;揭露厚度 0.419.8m,平均 5.67m;

8、大部份钻孔未揭穿。据 25 组岩石(75块)样测试结果,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单值 fr60.35985.359MPa,平均值 farm 71.023 M Pa,属坚硬岩。 2.2 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基岩为二叠系砂岩、石灰岩,场地地貌简单,从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地层情况看,未发现有断裂构造形迹,场地总体稳定,但存在溶洞、软土不良地质现象。据钻孔揭露,场地溶洞、溶蚀现象等不良地质较发育,场地内分布不均匀。 3、地基的处理 3.1 各类地基的选择对比 3.1.1 浅基础 1)天然地基 根据建筑物特征(16 层商住楼)及建筑物的设计荷载(500kPa),场地内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残积粉质粘土1、残积砂质粘

9、性土2 或灰岩残积砾质粘性土3,且上部存在较松散的杂填土及素填土(厚度1.5011.40m),人工填土均匀性差,承载力低;以上各土层均不能满足工程荷载要求;采用天然地基的适宜性差。 2)夯扩桩复合地基 采用该基础时应进行试桩及压板载荷试验,以验证其适宜性。由于场地隐伏灰岩溶蚀、溶洞及土洞现象较发育,设计荷载较大,为确保地基稳定,避免可能出现的岩溶地面塌陷、基础下沉,采用夯扩桩复合地基时,应对第2、3 层土下部的土洞或软土部位进行灌注水泥浆加固处理。采用该基础操作性复杂,且土洞或软土层,较难控制工程质量。 3.2 桩基础 1)锤击沉管灌注桩、预制桩:因第四系冲洪积层粉质粘土1、 (含泥)中粗砂2

10、 间夹碎块石、卵砾石,第四系残积砂质粘性土2、灰岩残积砾质粘性土3 残留较多强中风化岩碎块、块石(孤石) ,锤击沉管灌注桩、预制桩不易施工,同时易造成断桩影响质量。 2)人工挖孔桩 由于场地隐伏灰岩溶蚀、溶洞及土洞现象较发育,同时第2、3层土下部的土洞或软土发育,且强、中风化岩埋深较大。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性较差。 3)钻(冲)孔桩 四系冲洪积层粉质粘土1、 (含泥)中粗砂2 间夹碎块石、卵砾石,第四系残积砂质粘性土2、灰岩残积砾质粘性土3 残留较多强中风化岩碎块、块石(孤石) ,施工遇块石、孤石时采用冲锤。以中风化较为完整灰岩为桩端持力层。采用该方案施工安全性较好,且工程质量较能保证。

11、4、结语 本文论述了岩溶区高层建筑复杂地层下,对各种地基类型的选择进行对比,提出了相对安全、保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岩溶地基处理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需因地制宜地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岩溶地基采用冲孔与挖孔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处理,既经济,又避免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抽取大量地下水,引起周围建筑物的下沉开裂,人工挖孔难以穿过多层溶洞等问题。冲孔桩处理复杂岩溶地基行之有效,有较大的可靠性。采用袋装粘土及水泥填堵溶洞及防渗堵漏,行之有效,且最为经济,同时保证成桩质量,避免大规模超灌砼。在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条件下,调整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抽取地下水量,只要施工程序合理,完全可以无需任何防渗措施,可以进行安全的人工挖孔桩施工。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行业 JGJ72-2004) ;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国标 GB50007-2002 和省标 DBJ15-31-2003) ;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行业 JGJ94-2008) ; 5.工程地质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年 5 月,版号:ISBN978-7-112-0882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