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所有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5267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极所有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终极所有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终极所有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终极所有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终极所有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终极所有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摘要】本文从基本的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关系出发,借鉴转型经济学中关于企业与政府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不同方向盈余管理的特征,深入研究了终极所有权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的影响力越强,注册会计师对该企业的盈余管理容忍度就越高;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会随着盈余管理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与向上盈余管理相比,终极控制人对向下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的关系影响较小。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终极所有权的影响及提高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终极所有权;盈余管理;审计意见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

2、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164-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管过度自信投资扭曲的治理机制研究” (批准号:71062009)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高管过度自信投资扭曲的会计信息治理研究” (批准号:kyqdl212) ;天津大学一海南创新合作基金项目“终极产权、会计稳健性与投资决策” (批准号:1107012)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资助项目“海南资本市场培育与发展问题研究” (批准号:jg2012013) 【作者简介】吴顺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张长海,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

3、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 (海南海口 570228) 一、引言 大量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的转型经济环境下,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面临着诸多制度性歧视,这些歧视包括:政策性贷款歧视、上市资格歧视、财政补贴歧视、行业垄断歧视等。但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诸如银行、财政等资源直接控制方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差异上,而很少研究诸如客户、供应商、审计师等非资源直接控制方对企业的差别性歧视和不同层次国有产权之间的差异性。如果非资源直接控制方也对民营企业采取了歧视性差别待遇,则意味着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比已经显现出来的歧视性待遇更为严峻。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表明,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差别待遇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

4、率。因此,研究非资源直接控制方是否也对民营企业采取了歧视性差别待遇,对于认识我国民营企业的真实经营环境,以及如何治理差别性歧视性待遇的不利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的非资源直接控制利益相关方中,对财务报告进行鉴证的独立审计师是比较重要的一方。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需要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鉴证,是因为依赖财务报告进行决策的投资者担心自利的管理层(或者控股股东)可以利用会计准则中的职业判断和会计方法选择等剩余会计准则的制定权来进行盈余管理,扭曲企业的真实盈余水平。由于大规模的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必然希望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根据其程度提请投资者和利益相

5、关者予以关注。审计意见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结果的最为集中、凝练的表达,就成为注册会计师提示投资者的主要方式。因此,盈余管理的大小就成为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因素。前期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与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因此,可以考察注册会计师在签发审计意见时是否采用同样的盈余管理标准来判断非资源直接控制利益相关方对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企业是否采取了差别性歧视待遇。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为非资源控制的利益相关方对不同终极控制人背景的企业采取歧视性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过去众多的研究都发现民营企业遭受了歧视性待遇,但这些研究都仅仅关注那些直接拨付资源的利益相关方采取的歧视性待遇,比如银行贷款和上市资格等;另外

6、,这些研究都只关注了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差别待遇。本研究将这种歧视性政策扩展到非资源控制的利益相关方和不同的终极所有人层次上,有助于我们认识隐藏在产权表面下的真正原因,深化我们对利益相关方理性行为的认识。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从理论上来看,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以后被市场发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所以注册会计师也就越可能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以降低自身的风险。除了李东平等(2000) 、夏立军(2001)等早期的研究外,国内外研究基本上都证实了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采用与本文一致样本进行的研究也支持了这种观点。 盈余管理的程度

7、越高,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和监管风险就越大,审计师对其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越高。但审计师在面临同样的盈余管理程度时,可能会对不同的企业出具不同的审计意见。首先,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目前主流的风险导向审计认为:审计人只要经过测试认为其风险可以接受,即使审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一些不符合会计准则的现象,他们也可以签发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当审计师在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之后,其审计意见就取决于对其他相关风险的评估,比如该企业被处罚的可能性、被股东提取诉讼的可能性等。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审计师和上市公司的诉讼较难,所以审计师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来自于行政监管部门的处罚风险。而在我国目前

8、的转轨经济现实情况下,不同终极所有权企业面临的被处罚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 赫尔曼、琼斯和考夫曼认为不仅政府影响企业,企业也会对政府产生影响。显然,企业对政府的影响力越大,在面临同样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时,其被处罚的可能性就越低。具体到盈余管理来说,企业的影响力越大,监管部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容忍度就越高,进行处罚的可能性就越低;相应地,审计师被处罚的可能性也就越低,即审计师对影响力较大企业的盈余管理容忍度也越高。 赫尔曼、琼斯和考夫曼(2009)认为企业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受规模、出身、市场力量、可求助的官僚以及财政和契约权力的保证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规模越大,控制的资源越多,与政府的议价能力就越强,

9、影响力就越大。企业的所有权和出身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与政府的正式关系,也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官员之间往来互动程度。一般来说,国有企业与政府官员之间可能保持经常的接触和联系,从而加强了他们对政府的影响。市场力量越大,企业的影响能力就越大。企业可求助的官僚越多、等级越高,企业的影响力就越大。财产权没有保障的企业,尤其是官僚随意干预企业事务而导致财产权得不到保证的企业,企业的影响力就低。从我国的现实来看,不同终极所有权的公司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规模上来看,中央控制的国有企业最大,地方控股的企业次之,而民营企业一般相对较小。从市场力量来看,国有大中型、重大基础性行业市场力量较大,而民

10、营企业多处于竞争性行业,市场力量较小。从可求助的官员来看,中央国有企业的负责人都有较高的行政级别,其接触官员的机会较多,所接触官员的级别也较高,地方国有企业虽然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政府官员,但所接触官员的级别相对较低,而民营企业可求助的官员更少,并常常是通过贿赂建立的关系,稳定性较低。从财产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虽然对民营产权的保护有一定进展,但侵犯民营产权的事情仍时有发生,而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的产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因此,从终极所有权来看,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力最大,地方国有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最低。不同所有权下企业影响力总结见表 1。 另外,审计责任也会受社会对审计意见依赖程度的影响。社

11、会公众越依赖审计师的报告进行决策,审计师的责任就越大,审计师就越谨慎,对盈余管理的容忍度就越低;与之相反,社会公众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越低,对盈余管理的容忍度就越高。过去的研究表明,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融资需求模式,而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预算软约束现象,国有企业的这种预算软约束降低了融资契约对审计的需求所以社会公众对不同终极所有权企业的审计报告依赖程度是不同的。由此提出假设 1。 H1:终极控制人的影响力越大,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容忍程度越高,即终极控制人性质会削弱标准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负向关系。 一般来说,人们更关注向上的盈余管理,依赖审计财务报告的投资人在对高估企业

12、利润的审计师的诉讼中更容易成功。一方面,投资者常常会因为投资失败而声讨或者起诉企业或者注册会计师,却没有投资者因为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错失投资机会而起诉注册会计师。同时,管理当局对向下盈余管理更容易从会计稳健性原则上找到合适的借口,使得注册会计师很难有力地证明其向下盈余管理的不适当性。因此,审计师对不同终极产权企业向下一般程度的盈余管理都不敏感,从而终极控制人性质对向下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意见之间关系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前期文献发现向下进行较大盈余管理的企业常常存在较为严重的财务危机。由于比较严重的财务危机会给审计师带来较大的诉讼、行政处罚等审计风险;对于存在向下较大的盈余管理企业来说,审计师

13、都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控制审计风险,从而终极控制人性质对向下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意见之间关系的影响也较小。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一般的向下盈余管理企业来说,审计师都倾向于出具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向下盈余管理企业来说,审计师都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使得终极控制人性质对于向下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关系的影响较小。由此提出假说 2。 H2:与向上的盈余管理相比,终极控制人性质对向下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较小。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 1.因变量(auditop) 本文以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因变量,当审计意见为非无保留审计意见时

14、取 0;为无保留审计意见时取 1。 2.自变量 (1)盈余管理程度(absda) 与张长海等(2010)的研究相一致,我们采用控制了前期业绩的分行业修正 Jones 模型计算的操纵性应计为盈余管理的度量。盈余管理程度为操纵性应计的绝对值。 (2)盈余管理方向(dirda) 当操纵性应计为正时,表示向上盈余管理,dirda 去 l;当操纵性应计为负时,表示向下盈余管理,dirda 取 0。 (3)终极所有人性质(contr)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我们按照下列规则进行赋值:当终极控制人为省级以上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时,eontr=3;当终极控制人为省级以下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时,contr=2;当终极控制人

15、为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个人时,contr=1;。 3.控制变量 根据前期文献,我们还控制了以下因素。 (1)财务状况(1ev) 。当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程度增加时,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或规避其自身的审计风险,其更有可能对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2)企业规模(size) 。 (3)事务所规模(big4) 。 (4)审计费用(auditfee) 。 (5)净资产收益率(roe) 。 另外,我们还控制了年度(year)和行业(ind)因素的影响。 (二)检验模型 根据前述研究假设和变量定义,我们构建了如下两个 logistic 模型分别对假设 1 和假设 2 进行检验。 四、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16、 (一)样本选择 以 csmar 财务数据中 2003-2006 年间所有 A 股上市公司 5373 观测值为初选样本。对初选样本执行如下筛选程序:(1)删除金融保险行业公司的观测值,因为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保险行业公司的应计利润具有特殊性;(2)删除当年新上市的公司观测值,因为公司规模和股本结构在 ipo 当年常常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操纵性应计计算误差;(3)删除数据异常而无法计算操纵性应计的公司观测值;(4)删除无法获得终极控制人信息的观测值;(5)删除审计费用缺失或者明显不合理的观测值司,最终得到 4527 个样本观测值,其中 2003-2006 年的观测值分别为1105、1145、1

17、180 和 1097 个。 (二)数据来源 样本公司的终极控制人信息、财务数据和 ipo 信息来自 csmar 数据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等数据来自 ccer 数据库;手工查询补充了部分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数据,并对部分数据进行了交叉核对。数据处理采用 spssl7 和 excel 软件。 五、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 2 是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一致,可以参见该文。 表 3 是不同终极控制人性质与审计意见、事务所规模与终极控制人性质的分布描述及其检验。表 3 的第一部分是终极控制人性质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有 1109

18、个样本观测值的终极控制人是非国有性质,其中非标准审计意见的观测值为 199 个,占非国有样本的17.94%;有 3157 个样本的终极控制人性质为省级以下国有,非标准意见为 246 个,占省级以下非国有样本的 7.79%;有 261 个样本的终极控制人性质为省级以上国有,非标准意见为 16 个,占省级以上国有样本的 6.13%。检验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性质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联在 l%水平上显著,说明终极控制人性质会显著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尽管我们发现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但多数研究都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意见没有产生影响,由此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国际四大所和非四大

19、所的审计客户之间可能存在系统性差异,因此,在表 3 的第二部分考察了四大和非四大所审计客户的终极控制人性质情况。在终极控制人为非国有的审计客户中,四大所占的比重为 4.51%;在终极控制人为省级以下国有的审计客户中,四大所占的比重为 7.35%;在终极控制人为省级以上国有的审计客户中,四大所占的比重为 14.56%,卡方检验也表明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在 1%水平上显著。因此,四大所出具非标准意见的比例较低,并不意味着其盈余管理程度较低,而可能是与审计客户的特征有关。这一发现与于鹏(2007)从公司具体特征来考察四大和非四大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发现相一致。 表 3 报告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上市公司

20、收到的审计意见与企业的终极控制人性质、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管理方向密切相关:终极控制人的影响力越大,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向上盈余管理的企业更容易收到标准审计意见,初步验证了前面提出的研究假设。审计意见与其他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前期文献也比较一致,并且与前述的描述性统计相一致。比如企业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与公司的业绩、规模、审计事务所是否四大正相关,而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负相关。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与前述的描述性统计相一致,比如终极控制人性质与企业规模、是否四大审计以及审计费用正相关,而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等。 (二)回归分析 1.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 表 4 列示了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关系影响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程度的系数显著为负,而终极控制人和盈余管理程度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随着终极控制人影响力的增加,在同等盈余管理程度下,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增加,从而验证了 H1。其他有关控制变量的符号和显著程度与前期研究结论也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