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优化配置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摘要: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即经常所说的“劳动优化组织” 。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其标准主要是看资源的使用是否带来了生产的高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必然导致一部分企业的破产倒闭。因此,从资源使用这个角度看,最终是看有没有实现生产的高效率、高效益。在工程建设,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运用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需要考虑跳仓、分缝、温控等各个的方面的要求。如果想要满足众多条件,达到省时、省力、省钱的目的,就需要将人力,运输车辆、浇筑设备等资源优先配置给最需要的部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资源优化配置是现代企业生存的法宝。 关键词:资源、优化、水利工程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设工程中,承包商首要战略目的是使项目满足业主的进度要求,并且获得经济效益。对承包商来说,每一个建设工程都是一场资源与时间的战争。一般地,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简单而言,优化资源配置就是为了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做的一些合理配置。但是在项目管理中难免会遇到资源冲突的问题,包括资金、技术及管理人员、设备、劳动力、原材料、分包商等。如何解决这些资源冲突问题,并使得项目能满足业主的进度要求,那
3、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项目的进度风险就在这场资源与时间的战争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项目管理资源优化配置 同上所述,为了赢得与时间赛跑的比赛,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点,那么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就成为项目管理层所必需具备的能力。如何做好资源优化配置,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1、资源需求识别 项目对资源的需求是和时间密切相关的,资源需求识别应该基于每个时点或时段上来确定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需要。 进行项目资源识别,首先应该制定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即 WBS)将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包。工作分解结构的基本定义是: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在民用建筑工程中即将整个项目按照施工先后顺序先分解
4、成分部工程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内外装饰、水电安装和收尾竣工等阶段。再将每个分部工程划分成分项工程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任务包。这些任务包就可看成分组可交付成果。将这些任务包的工作细化,首先确定实施的施工方案,算出具体的工程量,由此来确定该任务包所需要的人力,材料以及机械配置情况。工作分解结构是基础工作,这是确定项目进度计划的前提,也为确定资源需求种类和数量提供依据。 2、进度计划的编排 目前,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管理一般采用横道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法.横道计划法的优点是不仅比较容易编制,且简单、明了、直观、易懂.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需求状况.由于利用了时间坐标,各项工作的起讫、作业持续时
5、间、工作进度、总工期,以及流水作业都能一目了然.但它在表现内容上也存在许多缺点,如: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不便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不能反映出哪些工作是主要的、关键性的,也不能从图中看出计划的潜力所在;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电算. 网络计划法通过工作关系网络模型,把计划的编制、协调、优化和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横道计划相比,网络计划的优点是把施工过程中的各有关工作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而明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可以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能在工作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人员集中精力抓
6、施工中的主要矛盾,确保按期竣工,避免盲目抢工;通过对各项工作机动时间(时差)的计算,可以更好地利用和调配人力与设备,节约人力、物力,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当某一项工作因故提前或拖后时,能从网络计划中预见到它对其他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程度,便于采取措施,对进度计划进行有效调整,以确保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复杂的计划进行计算、调整和优化.由此可见,网络计划法比横道计划法更科学,更能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因此,许多施工企业在这几年的项目施工中,都采用了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有许多种类,主要有 CPM法,也称关键线路法;PERT 法,也称计划评审技术法和 CNY搭
7、接网络计划法等.目前,人们普遍采用关键线路法,步骤如下: 2.1按照 WBS中划分的任务包,按照施工技术规律和组织关系,以解决各施工阶段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和搭接问题,以达到保证质量、安全施工、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实现合理安排工期的目的确定施工顺序。2.3 计算工程量和劳动力需求以及机械配置 施工阶段划分后,根据工期要求及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计算出每个施工阶段中各个施工工序的工程量.计算出各项目的工程量后再根据施工定额(即按照预算劳动力日完成工程量的 2倍)计算出各阶段的劳动力需求计划及机械配置情况。 2.4确定各施工阶段的持续时间 根据可供使用的人员、机械数量和正常施工的班制安排,计算出在正
8、常情况和赶工情况下正常工作时间和极限工作时间,并计算出相应的直接费用. 2.5绘制主要施工阶段初始网络计划图 按照以上各步骤,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先后顺序,绘制主要施工阶段的初始网络计划图。 2.6 确定关键路线 确定关键线路的方法很多,此处采用线路时差法.网络图中虽然有许多条线路,但实际上只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线路.一种是线路持续的时间较关键线路短,在总工期范围内有机动时间的非关键线路;另一种是关键线路.通过计算各路线的时差可以了解到网络图中的各条线路在时间上的富裕程度,从而确定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总的持续时间就是工程的总工期。 3、分析资源约束、制定资源计划 在工作分解结构形成之后,项目管理层
9、可以根据每个项目的任务包估算所需资源的种类、数量并可根据各个项目的进度计划确定各种资源需求发生的时间段或时间结点。针对一次实施多个单位工程而言,资源在某一时间段内总是有限的,造成资源紧张的原因很多,包括资金匮乏、市场波动、气候变化、运输不畅、人事变化、计划缺陷等等,而影响了某一项工作就可能对后续工作造成一系列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多个单位工程活动中存在的资源约束进行分析。 资源的约束可以说非常常见,而资源缺乏的后果通常就是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严重时甚至造成项目的失败。对多个单位工程而言,各项目间争夺资源的现象并不鲜见,项目群的管理者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追加投资,就是不断在各项目之间协调,最后往往起不
10、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预先对约束资源进行分析,通过调整进度计划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就能使项目尽可能避免资源的制约。但即便如此,资源约束总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从成本角度考虑,项目管理者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约束资源的分析使我们能够认识到多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并可制定出更合理的进度方案。 首先,识别出跨项目影响系统目标受到最多约束的资源,即构成项目产出的瓶颈资源,也称为关键资源。其后,项目进度的安排基于关键资源的时间安排。此时关键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尤其重要,此时要重新审视关键资源是否在战略优先级项目上持续使用,避免出现闲置或将资源和时间花费在低优先级项目上。 在找到项目间共享资源以及关键资源后,通过资源
11、工作的先后顺序,建立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资源平衡化解资源冲突,找出项目最长任务链,确立为关键链,据此形成多个单位工程的资源计划。 4、优化进度计划 优化网络计划,应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按既定目标对网络计划进行不断的检查、评价、调整和完善,使其更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方法很多,我们主要采用了工期优化和费用优化两种. 4.1工期优化 工期优化就是压缩计算工期,以达到要求的工期目标,一般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目标.对于民用建筑工程,我们采取循环优化法,其步骤为:首先确定初始网络计划的正常计算工期及其关键线路.将计算工期与合同工期加以比较,求出需缩短的时间;采取适当的优化
12、措施压缩关键线路的长度,并求出网络计划中新的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也可能不发生变化).此时的计算工期如果满足了合同工期,优化结束,否则按同样的步骤,再次压缩关键线路的长度,直到满足合同工期. 在优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当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必须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压缩同一数值,否则不能有效地缩短工期;在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优先考虑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有充足备用资源的以及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工作. 4.2 费用优化 费用优化就是按合同要求的工期寻求最低成本计划的安排过程. 网络计划的总费用由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随工期的缩短
13、而增加的费用是直接费;随工期的缩短而减少的费用是间接费.由于直接费随工期缩短而增加,间接费随工期缩短而减少,故必有一个总费用最少的工期,这便是费用优化所要求寻求的目标. 费用优化的基本步骤如下.根据初始网络图,计算在正常工作时间下的计算工期和完成该计划的直接总费用.计算网络图中各施工项目在正常工作时间和极限工作时间下的正常费用和最高费用,以及每缩短单位时间所增加的费用额,即直接费率,直接费率的计算公式为直接费率=(最高费用-正常费用)/(正常时间-极限时间).根据费用最小原则,找出关工作中直接费率最小的先压缩,以使直接费用的增加最少.计算压缩关键工作后的总工期和直接费用,并重新确定关键线路,直
14、到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计划总工期等于合同要求的工期,并满足此时总费用为最优. 5、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网络计划动态调整 网络计划编制好后,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因为网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包括了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对网络计划进行定期的调整是监督计划执行,控制工程进度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证实现预期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对关键线路上各工序的检查和调整关键线路决定总工期,关键线路上任何一个工序(关键工序)时间的缩短或延长都会影响工程进度.因此检查与调整的重点首先应分析关键工序,研究这些工序是否有可能提前或拖延,并随时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
15、整.例如,当关键线路上某一工序持续时间缩短或延长,必将相应地改变关键线路上后续各工序的时间参数,因此,需对网络图的有关工序进行必要的调整,重新计算时间参数,使其符合工程总工期的要求. (2)对非关键线路上各工序的检查和调整非关键线路上的某一工序的施工时间延长了,但在工序的总时差范围内,虽然改变相应工序的时络计划进行调整.如非关键线路的工序延长的时间太长,超过了可以利用的时差,就有可能出现向关键线路的转移,产生了新的关键线路,这时,就需要检查调整非关键线路,以满足工程总工期的要求. (3)定时检查网络计划的执行,掌握施工动态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许多无法预见的情况,因此,在网络计划实施的过程中,
16、必需紧紧抓住关键工序的进度,掌握整个工程进度的动态,定时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对那些不能按原计划执行而产生的偏差采取适当的应变措施,对网络计划图进行调整,并作出网络图调整的情况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调整后是否改变了关键线路,是否会影响工程的总工期,实际施工进度与网络计划进度对比,施工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有哪些项目提前完成,又有哪些项目延迟了,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预测能否按期完成任务.调整后,及时做出新的网络计划,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调整后的网络计划组织施工. 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1、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
17、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即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价值。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价值较低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以高于个别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以此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价值较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可能按低于其个别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获得较少的收入以至蚀本。这样,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 企业作为市场调节信号的
18、接受者,主要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并据此安排和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品种、数量和规模,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意味着该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就会自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若某种商品价格下跌,表明该种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企业则会缩小生产规模,或调整经营方向,转而生产其他商品。市场是企业的“生命” ,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和企业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3、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进商品生产经营能力。 企业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以外部的强制力,迫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进度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岳(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