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感悟亚圣“反求诸己”摘 要:自孔子始,先秦儒家都有着“反求诸己”的情愫,他们恪守着君子的道德准则和修身方法,着意于探讨孟子“反求诸己”的意涵。以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名家注孟、解孟文本为出发点,通过“反求诸己”与“薄责于人”的比较,而后落归于孟子的“心性论”的理论架构。最后探讨了“反求诸己”在孟子思想体系中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反求诸己;薄责于人;心性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29-02 一、 “反求诸己”的意涵 许慎说文解字注:“反,覆也。 ”段玉裁注:“从又必有覆之者。”注师古曰:“反,谓之回还也。 ”广韵:“己,身也。 ”
2、韵会:“己,对物而言曰彼己。 ”书?大禹谟:“舍己从人。 ”论语:“克己复礼。 ”说文解字:“己,中宫也,像万物象辟藏诎形也。 ”鄙者认为这里的反有返回的意思,己就是说自身,在孟子这里则更多地强调的是“自心” 、 “本心” ,因此“反求诸己”可以解释为:返回本心,寻找原因。 在孟子一书中明确提出“反求诸己”一词的见于以下两章节中。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仁者如射:射者正2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上 ) 孔子认为君子的行为体现在礼、乐、射、御、书、数的方方面面,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说有,那么就是射箭了, “君子无所争,
3、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射喻人为仁,不得其报,当反责己之仁恩有所未至也,不怨胜己者。 孟子注疏解释此章说:“以其射者,必待先正其身,己然后而发射之也。盖君子以仁存心,其爱人则人当爱之,犹之正己而后发也。有人于此待我以横逆,犹之发而不中也。自反而不以则诸人,犹之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196王阳明全集?卷七?文录四?观德亭记也有记载说:“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 ”因此,根据射箭时的仪态和比赛结束后人们的
4、不同反应,孔孟给予君子和小人的划分。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离娄上 ) 汉代赵岐注:“反其仁,己仁独未至邪?反其智,己智犹未足邪?反其敬,己敬独未恭邪?反求诸身,身正则天下归就之,服其德也。 ”孙曰:“此章指言行有不得于人,一求诸身,责己之道也,改行饬躬,福则至矣。 ”孟子言爱人不亲而人不亲之,必吾仁有所未至也,故当反己3责之。治其人而人不治者,必吾之智有所未尽也,故当反己而责之也。礼接于人而人以礼报答之,必吾之敬有所未至也,故当自反而责之。盖以身正先自治而正之,则天下之人皆归
5、之而服其德也。如颜渊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焉是也1192。儒家主张“亲亲” 、 “仁民” 、 “爱物” ,但是当别人对你得施予没有回应时,那么我们不要责怪别人,先从自身寻找原因,确定是否自己做得足够好了。儒家讲究“克己复礼” ,说的亦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行为达到礼乐的要求,进而“天下归仁” (论语?颜渊 ) 。 二、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反求诸己”与“薄责于人” 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不然看出与君子相对的小人则是贵己而贱人,君子先思己过,小人则责怪别人,为自己开脱。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朱子论语集注说:“责己厚,故身益修
6、;责己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怨之。 ”2214 常人之所以怨,是因为只看到别人对不起我的地方,而不去反省自己的不是处。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向弟子提及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原则就是是否反身内求,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孔子教导弟子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谢氏曰:“君子无不反求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与小人所以分也。 ”杨氏曰:“君子虽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虽疾没世而名不称,然所以求者,亦反诸己而已。小人求诸人,故违道干誉,无所不至。 ”2215 孔子把谨言慎行作为君子的准则。这足以看出,虽然孔子未言“
7、反求诸己” ,4但其及其弟子都在以实际行动做着内修外达的功夫。为孟子反求诸己提供了思想源泉。 反求诸己与孔子的“内自省” 、 “内自讼”相一致,都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反求诸己是儒家内圣之学的紧要处,道德愈深的人,愈具有反躬内省的工夫。这就体现了“反求诸己”的修身工夫。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孟子?公孙丑上 ) ,仁是天地万物的心,人不可片刻离开它。 三、 “反求诸己”的心性论旨归 孟子如此强调道德修养的个人责任,同他的“心性”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四德”既已成
8、为本心本性的内在禀赋,则道德修养自然需要“反求诸己” 。 孟子对孔门儒学的贡献无疑在“内圣”方面。他本孔子之仁教向内转,推其极,致其本,曰“仁,天之尊爵也” , (孟子?公孙丑上 ) “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 ) ,将“仁”归本于“天” ,收摄于心,于是乎,天人合一,心、性、天一贯,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 (孟子?尽心上 )由四体类比四心,然后演化成仁、义、礼、智四德,最后通过反求诸己的思路“尽心” “知性” “存心” “养性”最后“知天” 。这一途径也是一个“反身而诚”的过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9、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5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 ) 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仁义礼智之四端,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既然人天生具有此四端,那么如果不能为善,就是自己自暴自弃。这就从心性论上论证了孟子向内反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孟子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和认知器官,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人的感觉器官容易被外物蒙蔽,但心则不同,它能够做理性的思考,可以辨真伪,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孟子强调“反” ,就是返回到自己的道德本心,按照这个道德本心的标准行事,就可以了解自己
10、的本性是善的,进而做到“尽心、知性、知天” 。在孟子看来,性、天都收摄于心中,因而他的思想中贯穿着“反求诸己” 、 “反身而诚” 、 “自反”和“反”3。孟子的“反求诸己”也就是“自反” ,就是要反省自己的良心本心,要察觉它,唯一的方法就是切己反思,逆觉体证。所以,他严厉批评那些不讲仁义的人是“弗思耳矣” , “弗思甚也” 。如果人不切己自反,原来具有的良心本心也会流失4。 四、 “反求诸己”在孟子思想中的意义 首先,孟子通过“反求诸己”告诫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 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
11、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求之者。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太甲曰:“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公孙丑?章句上 ) 6孟子正义曰:“此章指言国必修政,君必行仁;祸福由己,不专在天。言当防患于未乱也。 ”以其能治其国家,则谁敢侮之矣。且孟子伤今之君,于国家闲暇以及于此时乃大作乐,怠惰敖游,而不修明刑政,是自求其祸也189。孟子告诫统治者国家的治乱在于自己的作为,并且警惕国君祸福无不是自己求之。因此统治者应该行仁政,推行王道,他希冀在位的君主拥有圣人之德行。 其次, “反求诸己”为君子提供了一个通向“仁”的路径。 孟子积极践行着“反求诸己”的功夫,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
12、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那就找到了通向“仁”的最切近的道路。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合共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就是通过“反求诸己”的方法,以仁义为准绳,把散失的“良心”重新找回来。孟子权衡着鱼和熊掌,最终确定了舍生取义的人生目标。孟子通过“反求诸己”的修身之道努力追求着其“浩然之气”的理想人格。 最后,孟子反求诸己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起了很大的作用。牟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一书中,说到中国哲学的重点在“主体性”和“道德性” ,那么孟子的“反求诸己”也无不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凸显,凡事先
13、思己过又体现了君子的道德性的生发。孟子反求诸己的功夫融入到华夏民族的精神品格中,塑造了我们华夏儿女“静时常思己过,闲事莫论人非”的美好品质,对今天仍然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7五、结语 通过对“反求诸己”的文字意义以及对有代表性的几位名家注孟、解孟的探讨,我们对孟子的“反求诸己”及其思想体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反求诸己”离不开孟子的心性论体系,而这又恰恰体现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把其内转,之后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孟思想,把儒家哲学由内而外开启了儒家由内圣走向外王的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牟宗三.圆善论附录M.台北: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2003. 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三黎涤玄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刘锦贤.修身孟子的生命哲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9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