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药文化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380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中医药文化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弘扬中医药文化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弘扬中医药文化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弘扬中医药文化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弘扬中医药文化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弘扬中医药文化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摘要】 文章概述了中医药文化的含义和特色,论述了中医院校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探索以中医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新途径:开展以校风、学风建设为内容的文化活动,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品牌;开展以志愿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医者风范;开展以传承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关键词】 文化育人;中医药文化;途径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明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传承、弘扬、保护、发展中医药文化,焕发其时代光彩和现实价值,具有繁

2、荣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意义。在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渗透中医药文化,对于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作用。中医药院校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文化育人的实践中去,2推动文化育人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一、中医药文化的含义及特色 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在全国

3、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广义的说,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是指中医药行业独有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文习惯。从本质上讲,中医药文化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民族文化体系;从功能上讲,中医药文化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承载了中医药学的灿烂历史,更是世界人民的医学财富。 1、中医药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为思想基础,以崇尚

4、和谐、追求平衡为思维方式,以以人为本、大医精诚为道德准则,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等一批人文学科和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的,人文的思辨是中医药学的核心,临床实践则是根本。中医药学的学术成果涉及哲学、天文、地理、环境、气象、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等诸多领域。 2、中医药文化体现着中国现代文化的软实力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3变,中医药受到了国际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人民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已遍布全球 160 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已形成全方位、多层

5、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作为中国特有的具有中华智慧的医药卫生、科技和文化资源,中医药正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对文化育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文化育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思想。中医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特色和文化氛围,因此,更应当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过程中自觉以文化为载体,以广大学生为主体,切实做到文化育人。 2、文化育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大学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校园文化是学生

6、心灵塑造、情感培养、人格提升的重要动力。文化育人形于外化,重在内化,其效果更持久更深入。中医药文化包含的神奇、丰富、有趣的知识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蕴藏的德育、励志的内容,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等等,对于形成中医学子高尚的医德,端正其学医信念具有促进作用;另有许多修身养性的观念,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等,能够引导中医学子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自觉培养以德为上的价值取向。 43、文化育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精神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7、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信仰,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有助于锻造良好的人格修养。以塑造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大学文化的浸润。 三、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中医药院校依托中医药特色资源,有着很强的专业优势。如何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将传统特色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营造中医药文化的育人氛围,培养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学生在特定的专业特色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

8、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中医药院校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广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与中医药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进一步坚定投身中医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毫不动摇地捍卫中医,坚持不懈地传承中医,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中医药院校围绕中医药文化,以形式多样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有利于在学生中树立中医药文化理念,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营造利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中医药文化软环境。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在高中阶段为理5科学生,人文科学知识薄弱,缺乏文化素质教育的熏陶。进入大学后,由于中医院校专业特色突出,专业课程繁重,导致学生只重视

9、课业学习,往往忽视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无形中使学生不得不更多的考虑现实问题,重临床轻文化现象严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均衡学生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着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的活动,将全面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帮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提升综合能力。 四、以中医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新途径 1、开展以校风、学风建设为内容的文化活动,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品牌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气氛和成长环境,体现着学校的管理方式和培养模式。中医药院校应依托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等文化元

10、素,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充分发挥文化特色,例如,开展“诵中医经典,品中医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诵典籍、评人物、说经典、传故事”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掘校史资源,将参观校史陈列馆、医药博物馆列为新生教育内容。丰富校园景观内涵,进一步拓展文化育人范围,打造多元校园文化。开展“走近名师名医”系列活动。国医名师是中医药大学精神的生动体现,可以定期开展国医名师讲座,通过与国医大师、国学大师的零距离接触,鼓励学生以大师为范,树立成才信念。 2、开展以志愿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医者风范 6中医药院校由于专业特点,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11、、学用相长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上,应注重发挥学生特长,围绕“传播中医文化” 、 “医疗卫生知识宣传” 、 “扶贫义诊” 、 “志愿支教”等开展主题活动,以“青春、理想、责任、奉献”为主导思想,引导学生参与此类社会公益活动,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锻造志愿精神,打造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志愿文化,充分发挥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医者广施仁德的风范,内化道德品质。 3、开展以传承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传统文化的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近代名医秦伯末说:“专一的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而整个文学素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 ,中医药

12、文化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成为了共识。因此,处于培养中医药人才最前线的中医药院校更应该发挥其阵地作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校园学术氛围,使中医院校的学子能在这种文化“软环境”下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对中医药事业的无限热忱。可以通过文化沙龙、学术论坛、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不断浓厚校园学术氛围,开阔学术眼界,营造校园学术讨论的生动局面,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式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应牢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7积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推动社会主

13、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育人为章,构建一个与时俱进,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软环境,使其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上起到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保国,年亚贤. 精诚与博学(上、下)C.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 2雷莹,张季菁.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探索与研究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徐超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中医药导报,2006(12). 4胡旺阳.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J.东北大学报,2008(12). 【作者简介】 郝明,男,陕西省咸阳市人,陕西中医学院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