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开阳书院的建置与名称的由来现今属贵阳市所辖的开阳县,在清代县城里就建了一所在省内较为有名的书院开阳书院。书院之名“开阳” ,正好与今之县名“开阳”相同。从唐代就产生的这种集教学育才、学术研究、出版藏书为一体,类似于今天高等学府的“书院” ,其名称与所在地的政区名称相同者,实在是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笔者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参与主持中国书院辞典的编纂工作时,对川、滇、黔三省的书院进行过一次全面的梳理,三省共千所书院的建置和命名与政区县市同名者,四川(含今重庆市所属市县)仅有南溪县的“南溪书院” ,涪陵市的“涪陵书院” ,秀山县的“秀山书院” ,邻水县的“邻水书院” ,汶川县的“汶川书
2、院”等 5 所;云南仅有文山县的文山书院和云龙县的云龙书院两所。就我黔省而言,可以说一所都没有。那为何上文要将开阳县的书院之名与县名叙为“相同”呢?这正是笔者撰写这篇拙文的缘由。 开阳县之名,远古的名称暂且不说,在明清时期皆称开州。开阳为县名,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由国民政府内政部令改之县名,且一直延续至今。早在清初就建置的书院,决不可能以两百多年后所置县名来命名。书院之所以名之曰“开阳” ,还得从书院的建置沿革说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 ,江都人杨文锋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后选授开州知州。杨性廉洁喜文学,甫到任,见开州尚无书院,贫困学子又无力延师受教,于是悉心筹划,择得城东基
3、址,很快建成书院,取名曰“东皋2书院” 。书院建成后,旋即延名师以教授,人人争相就学,开阳的书院教育可谓至此始。 迨到乾隆初,书院在经历 60 余年的风雨侵蚀后,已多毁圮。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 ,重视地方文教的知州吕正音首先对文庙进行了大规模修理,并以修理文庙的剩余资金购买城东书院旁的民宅扩建义学(实际就是书院)讲堂 5 间,堂后建文昌阁一所,周围建以墙垣。同时买绝产田一亩六分,拨公田十一亩,以所收租谷供应师生束修膏火。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 年) ,知州赵由坤主动捐俸重建讲堂 5 间,书斋 5 间,左右厨房各一间。特别增修了一座很是壮观的大门,正式高悬“东皋书院”的匾额。于是书院的
4、规制日臻完备,影响日益扩大,士人争相入学者更为踊跃。 光阴荏苒,岁月电驰,及至嘉庆年间,书院的建筑设施已显陈旧,墙垣户壁也多斑剥朽毁。嘉庆十五年(1810 年)吕柱石蒞任开州。甫下车,即临书院观风。眼前的景观让他感到几分悲戚,顿生振兴之意。并察觉书院临市区较近,难僻尘市喧嚣,特别是东门地势较低,常受湫溢之殃,对人才的教育培养影响甚巨,于是决定另谋新址,迁建新院。通过多方考察,发现州城西南州署衙右后的鳌山之下早年建有文昌宫,今已毁废,仅存基址。该处地势高爽,便于开拓,便立马召集官绅商议书院迁建事宜。吕柱石首先慷慨解囊,捐己俸以倡,官绅亦踊跃捐输,很快共集银七百余两。公推举人林钟楫、副榜林上玥、孝
5、廉何俊、生员陶连登、张鹏芳等人分董其事。历时二年,工程全部告竣。 书院的建置,较前更为宏敞壮观,共分为前后两进。前面门宇讲堂、3斋舍、庖湢,应有尽有,规制完备。后面则新建一座文昌宫,复其旧观。同时又增购一批田土,收租以增加师生的束修膏火之资。吕柱石并将书院“东皋”之名改为“开阳” ,亲题“开阳书院”匾额悬挂于门头。在吕柱石看来,改名并非标新立异,而是昔日书院地处城东,故名“东皋” ,今已迁建城之西南,南方为“阳” ,且院前开朗,故名“开阳” 。吕柱石还将此次迁建、更名等事实原委,亲撰碑记并勒石刻碑一通立于院中,以垂永久。有关碑记的内容,在民国十九年(1930 年)所修的开阳县志中的“东皋书院”
6、一节,仅有片段摘录。至于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石碑,可能早就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只能给今人留下一番思古的遐想。 吕柱石在迁建书院并更名“开阳”不久,开州城里的一些士人根据舆地风水先生的意思,认为新建的书院所在地,面对风水宝地象三台,故应将开阳书院改名“三台书院” ,以应人文兴旺吉祥。就在书院改名“三台”后不久,书院人文兴旺吉祥不仅未得应验,却反而遭到一场灭顶之灾。咸、同时期,随着太平天国石达开部进入贵州,省内各地少数民族起义和农民运动也风起云涌,其势几乎遍及全省。咸丰九年(1859年) ,由黄号军首领何得胜带领的一支农民军攻破开州。破城之后,真可谓“玉石俱焚” ,书院也未能逃脱被焚毁的命运。书院的
7、一切建筑、设施成为秃垣断壁、残砖废瓦,文化教育、培养人才的活动也因此宣告终结。如是惨状,竟沿续达 26 年之久。 同治七年(1868 年)开州城池得以复兴,但接着的几任州官仅忙于城垣围墙、学宫孔庙、各类祠庙、官署衙门等的修复事宜,未能顾及书4院的重建复兴。直到光绪十一年(1885 年)夏,湖南零陵人、进士出身的胡璧莅任开州知州,及到任,见书院仍是一片废墟的惨状,竟感伤万分。于是决定,为官的首务,就是要重建书院。首先解囊捐廉百金为倡,集州内各界乡绅人士,晓以大义,希望各尽所能,多方捐赀支援复兴书院。同时清理遭受兵火焚毁的公产和地方原有绝产,报请省垣大宪批准变价。资金很快到位,一应工料设施亦迅速备
8、齐。翌年春,胡璧委属乡绅佘某董其事,工程进度非常顺利,仅 10 个月时间书院即告厥成功。是时,战乱后的开州公私穷困,士人更无书可读。于是胡璧又捐俸购置经、史、子、集官书数十种供书院师生披览。同时又建四乡义学七所,以惠士民。 书院建成,计有照墙一道,字库一座。内计堂室斋舍共 15 间。原书院后的文昌宫也一并恢复,计 3 大间。还新建六角草亭一座。其他如师生寝室、床铺,门头廊柱的匾额对联,堂室的教学设施,如桌椅,长、方各种凳子,各种几案,厨房食堂的各种膳食炊具,一切均皆完备,规制可谓宏敞,总耗资不过一千一百余金。为不忘吕柱石当初将“东皋”更名“开阳”的本旨,胡璧决定书院仍以“开阳”冠名,并亲题“开
9、阳书院”颜之于额。不仅如此,胡还对书院恢复“开阳” ,之名赋予更具有黔中文化特定的意义。他认为书院复名“开阳” ,是企望开州士人要更加景仰“开发阳明之学” 。同时还订出书院管理的制度章程,师生的束修膏火,肆业诸生的科场宾兴和考课的花红奖励之费用,书院原有资产的租谷、房租、斗息等款项,一律由当政财务委员会保管收支。上述的有关事项,全部记录在案,即成书二卷曰:开阳书院总录、续录 ,并分发5给各乡绅人士保管,以资查证。同时还勒石树碑,以垂久远。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 ,知州湖南长沙人张翰,在清政府下诏“废科举、兴学校”的新形势下,遂将开阳书院改为开阳高等小学堂,原有书院的资产膏火全部改作学堂
10、的办学经费,该学堂实为开州新教育之滥觞。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开州著名乡绅、贵州辛亥革命时期革命组织自治学社社长钟昌祚,自日本早稻田大学法政科留学回归桑梓,以发展新教育和传播革命思想为己任,在开州首先办起了劝学所,自任总董事长,同时兼任刚由开阳书院改办的开阳高等小学堂的堂长。他深入乡场农户广为宣传新学,号召农民子弟入学读书。从此,开阳的新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作者系贵州文史研究馆馆员) 资料链接:中国书院 中国书院是有别于官学的独立教育机构。 唐代书院分官私两类,较早的私人书院为贞观九年(635)的张九宗书院;官立书院有集贤殿书院(初曾叫乾元院、丽正修书院) 。官立书院初为
11、官方修、校书或为皇帝讲经的场所。至五代末期才成为培养参加科举考试的书院。 北宋初私人书院大增,出现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 、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著名书院。后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民办书院逐步变为半民半官的地方教育机构。南宋初期,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开始恢复书院,将其变成理学讲习场所。景定元年(1260)规定,书院山长必须是通过正式科考或毕业于6太学的官员。 元代书院兴盛,书院总数达到 408 所。专讲程朱之学。书院山长也定为学官,书院开始官学化。 明初书院式微,至王阳明起,书院再度兴盛。明书院总数曾达到2000 所左右。但几经起伏,明末乃大没落。明书院有两类:一类重授课、工考试,等同官学;另一类是讲会、论辩式教研结合的书院,后者多遭当政者禁毁。 清初书院皆官学化。自雍正十一年(1733)始,各省、府、州、县相继创建书院,绝大多数书院是科举预备学校。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书院为学堂,书院就此结束。 香港中文大学是目前唯一并行学院和书院制的大学。学院负责“学科为本”的教学,书院负责“学生为本”的教学,通识教育多由书院承担。 书院制度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也被移植到国外。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意大利、美国都有中国式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