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与综合语文能力摘 要:近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关键词:学生 写作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34-01 作文教学作为一种综合能力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思维,
2、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学生听、读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说写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说写能力的形成比听读能力的形成更困难,更复杂一些,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平时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听” 、“读”等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还有的教师重“写”轻“说”造成学生写作时无米可炊,妨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创2新精神的培养。如何借提高写作能力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呢,笔者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了以下四点: 一、激发学生的表
3、达欲望 生活中许多事情看似平凡,却能触及到孩子的心灵,激起孩子内心强烈的情感、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孩子的天性是很愿意跟同学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感受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情趣。假如在过节时让孩子亲自参与节日的准备、庆祝活动、并承担一些适当的角色,如“跑腿” ,孩子不但“不亦乐乎”而且感受极深,甚至会触及到他的灵魂,一篇好文章也许就在此时“应运而生” 。即使过一段时间再回想,那一幕幕也会像刚刚发生的一样,说起来自然就井井有条,更不会语无伦次。不但为孩子的写作积累了素材,而且为孩子的“会说”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倾听和表达 鼓励学生在上课前五分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
4、所感向全班同学表达出来。还要鼓励同桌或小组间的讨论。在锻炼学生听说的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不断引导孩子表达观察到的细节,同时渗透观察的次序的知识,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多思考,多感悟,用心体会生活的美好。 三、读写结合开拓作文思路 学生的表达欲望如果在下笔时找不到合适的书面词汇去表达,灵感很快就会消失。日常生活、学习中,说话常是无意识的,而作文则是有意识。它用“笔”说话。这种“口语”和“书面语言”规范程度的不同3与“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的差距,往往是孩子会说不会写的主要原因。因而让孩子大量阅读,为写作积累规范语言,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阅读不但为孩子积累大量的词汇、语言、优美片段,
5、还在无形中增强了孩子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为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阅读中学习作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文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 (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也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四、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快乐
6、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就越强。因此,要培养小学生自信的品质,就要努力增加他们成功的体验。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设计作文练习。每次的作文要求不要过多和过高,学生的文章一旦“出炉” ,就要承认这是了不起的“劳动成果” ,让他们体会到辛勤耕耘的收获之乐。同时要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这样最能树立小学生写作的自信。 总之,写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项目。教学中我们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注重口语交际与习作练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着重4应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听、读”活动获取说、写的知识、方法,训练学生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材,编定写作提纲的方法,布局谋篇能力的训练方法等。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听、读”所积累的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想象,经过思维加工形成文章,再生动、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写作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加平.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03:120. 2吴瑞雪. 以读攻写: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齐文辉.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