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496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分析【摘 要】礼物交换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中国被称为“人情消费”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使人情消费出现了异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情消费的主体范围扩大、名目和数额增多、周期频繁、趋于功利化。这种变化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农村社会风气,甚至引发村民之间的信任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这里主要以农村人情消费为研究对象,意图站在社会学角度,深层次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 【关键词】市场经济;农村;人情消费;原因 一、市场经济理念对农村传统人情消费习惯的冲击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

2、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一种力量,来源于民众,传承于民众,规范着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的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地域扩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和陈云在 1979 年首次提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的概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由此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开,市场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村民们在市场的导向下外出务工,农村的风俗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血缘群体的功能逐渐弱化,通过任人唯亲来扩大自己实力范2围,拓展自己安全空间的

3、做法因计划生育的推广而减少。从地缘上讲,“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深入人心。村民们随行就市,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农闲时节出外打工。打工时,家中老小无人照顾,这就需要与村中留守的居民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村民们把人情消费看得十分重要,增加了人情消费的数额。但这种以人情消费金额彰显邻里关系亲疏的做法,长期使用反而使村民们陷入无法自拔的怪圈。当他们发现人情消费占家庭年消费比例逐年增大时,很想不再参与村中的婚丧嫁娶仪式,但在种种压力下不得不维持现状,继续着金钱上的人际交往。 二、市场竞争机制带来交往需求增长 莫斯是第一个研究礼物交换的社会学家,他认为礼物不同于商品,馈赠某物给某人是某种自我呈现,接收了某人

4、的某物,即是接收了对方的某些精神本质,以及他的一部分灵魂,有义务进行回赠。莫斯的观点,能够说明在礼物交换之初,人们进行人情消费,更多的是情感的寄托,而非追究物质利益的回报。事实上,在物质经济并不发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人情往来,十分贴近莫斯的观点,村民的交往更多的是注重为同区域村民提供人力上、感情上的支持,并没有经济上的往来。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让人们疯狂追逐物质利益,情感交流的目的性日趋严重。竞争的市场,时间的宝贵,致使人们有利益就参加这个交往行为,如果从中得不到利益就会放弃交往。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了熟人社会的概念,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

5、、社会地位、社会支持,人们交友需求逐渐增大。农村人情消费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为了在村中好办事,村民开始频繁的3与村干部走动;为了获得更多的帮助,村民之间的交往范围从本村发展到邻村;为了有更多的玩耍伙伴,孩子们也会在朋友生日上送上礼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竞争的市场加速了农村人情消费的质变,成为了不正之风的催化剂。 三、无视收入情况从众消费 西方社会学史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他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是: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三条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独自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随后,西方社会学者的研究大多继承了韦伯的观点,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

6、资收入与身份、声望等方面的具体而细致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成很多个层次。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也出现了社会分化的现象,我国也不例外。计划经济时代停止,市场经济接踵而来,使市场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抓住市场就是抓住机遇,不少贫民百姓一夜之间换装成为了万元户。许多农民因为知识的匮乏、社会经验少,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认为自己也是有钱人,就跟风消费。盲目的消费心理,使村民们在村里有婚丧嫁娶的仪式时都会逢场必到,很多人为了有“面子” ,甚至不管自己经济条件如何,都会阔气的与其他人攀比消费。笔者调查的 S 省 Y 市几个村的村民,普遍反应他们所在村的人情消费由早

7、期的几元钱,发展到了现在的几百元,关系好的亲戚朋友互相随礼有的甚至达到了上千元、上万元。贫富差距拉大,村民的消费观念却未改变,使农村人情消费变得十分盲目。 4四、政府重视经济忽视村风管理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说法,指的是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后,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看得见的手” ,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认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保持供需平衡、维护经济稳定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责无旁贷,乡风不文明,政府难辞其咎。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政府将人情消费归为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对人

8、情消费的宏观调控,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比如,在知识培训上,只是单纯的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并没有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文化底蕴缺乏,功利化陈旧观念的现状。再如,政府没有发挥好村委会的作用,没有让村委会积极的引导村民进行合理的人情消费。村委会作为村民的自治组织,熟悉村中的各项事务,在百姓中有一定的威望。在村民办事时,政府没有引导村委会,组织大家讨论健康的人情消费金额和方式,没团结好村民,维护好村中的秩序,都导致了农村人情消费的异化。 参考文献 1 马塞尔莫斯,汲喆译.礼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83-100. 3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