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广价值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5054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拳推广价值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太极拳推广价值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太极拳推广价值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太极拳推广价值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太极拳推广价值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太极拳推广价值研究摘 要:太极拳集多家拳种的优点于一体,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深受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被誉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的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我国文化发展催生出太极拳的大众文化传播范式、传统文化输出范式和文化产业主导范式。建议把太极拳推广作为一种国家文化和体育战略的具体实施内容,在资源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140-02 太极拳是我国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条件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在融汇了中国古

2、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传统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美学等多种思想成就,它折射着民族智慧与性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太极拳是一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适合各个年龄阶段人的一个运动项目,它采择诸家拳法之精华,结合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术以古代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使太极拳成了一项集养身、健身、防身于一体全民喜爱的武术运动。坚持习练太极拳,能很好地调节身体各部位的机能,调节自身的阴阳失调。使气血畅通而起到医疗保健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颈肩椎炎,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能增强心肺功能,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等疾病,增强2自身的免疫力。研究太极拳的品牌意义和推广范式,有助于中华武术的传承与传播,有益于我国

3、文化发展战略的逐步实现,以及文化强国的整体建设和最终形成。 一、太极拳起源 太极拳,最早曾经被称为“长拳” , “绵拳” , “十三势” ,也有人称它为“哲拳” 。 “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古今拳家,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说“长拳者,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也” ,这里长拳实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动作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而称长拳,又根据其动作用力柔和,连绵不断而称绵拳,还因为太极拳所包含的八法(八种劲力方法) 、五步(五种步、身、眼法的变化) ,暗合五行八卦十三之数,叫十三势,更由于太极拳所蕴含的丰富哲理,被称为哲拳。太极一词,源出于易经?系辞

4、:“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就是太极,太极之理即阴阳的对立、统一、互化,太极拳以此解释拳术的刚柔、虚实、动静、开合、攻守的变化,故名太极拳。据记载,从清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开始,用太极、阴阳哲理解释拳意,从此,普遍采用太极拳的称谓。关于太极拳起源问题,近年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观点:一类认为太极拳是陈王庭所创,发源于陈家沟;一类认为在此之前早有太极拳,大约在南朝韩拱月、程灵洗开始,经唐朝时许宣平、李道子,宋时程秘、元时张三丰、明清为王宗岳,蒋发,清中叶陈长兴发展起来。目前,我们还很难断定究竟是何人何时创造的太极拳,但是可以肯定,太极拳绝3非一蹴而就,必然有一个萌生、发展、壮大、成

5、型的过程,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形成的,这也说明了太极拳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尽管太极拳的起源和创始人难以定论,但是从太极拳定名以来,陈长兴以后的太极拳演变线索是较清晰和公认的,构成了现代意义的太极拳主体。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太极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基本形成期,主要指从明末清初的陈王庭至陈长兴(17711853 年) ,经过五传,完成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演变, 这个时期,基本完成了陈式太极拳包括赵堡太极拳自身的改造,形成了现代意义上传统太极拳的雏形,由此将逐渐演变出不同的太极拳流派。第二阶段:流派定型期,这个时期时间跨度较大,其间确定了现今流传的孙式、杨式、吴式、武式等拳派的形成

6、与定型,以及陈式太极拳的最终定型,从而最终形成并定型为目前流传较广的陈、杨、武、吴、孙式五大流派以及赵堡等太极拳。第三阶段:普及推广期,这个时期,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这段时期,各式太极拳已无大的演变,处于普及和推广时期。各式太极拳在拳套编排上没有大的变动,国家新编各式太极拳,也多以传统太极拳为蓝本,只是 24 式、48 式、42 式太极拳在套路结构上,个别动作练法上有些变动,而传统太极拳从套路结构到动作形态以及风格特点并未有大的改动。第四阶段:多元化发展期,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一方面,许多先前不为人们所知的一些太极拳,或通过光盘,或办班授徒开始

7、崭露头角,有关太极拳的书和盘大量出版,出现了专职的太极拳指导员,反映了人们对4太极拳的需要,预示着太极拳市场的广大,在太极拳普及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如今太极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每年都举办各种太极拳类活动,包括太极拳培训班、太极拳比赛、太极拳论文报告会等活动。武术申奥,太极拳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国内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中华武术 、 武林 、 少林与太极 、 武魂 、 武当等武术专业杂志多年来为宣传、普及、发展太极拳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多年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太极拳名人备出。无论是太极拳历史传奇人物陈王廷、陈鑫、杨露婵,还是现代太

8、极拳传人陈小旺、陈正雷等大师都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普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和贡献。也正是由于这些名人大师们的明星效应,使越来越多的追星族投入到太极拳运动中来。在日本,太极拳的发展尤其突出,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太极拳联盟。仅美国和英国就有 30 多种太极拳书籍出售,许多国家也有非常庞大的太极拳协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大约有一亿左右。太极拳已经不属于中国人,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三、我国文化底蕴 文化发展战略是人们在对以往文化发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的稳定的、长远的、全局性的设计和谋划。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文化处于主体消失的边缘或处于暂时性消失状态。随

9、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强大,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正在逐步恢复,同时伴随着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但同中国 GDP 世界第二的地位相比,5文化影响力仍不足。毋庸置疑,语言习惯、文化习性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造成了障碍,限制了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有一种文化现象例外,那就是身为中华国粹的太极拳。整体来讲,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精神文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科学发展的文化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这些理论的相继提出,绝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历史地继承,在不同历史时期指导和推动着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坚定步伐。

10、四、太极拳的文化底蕴及品牌推广 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其内涵和作用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从文化蕴含来看,太极拳理论凝结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太极拳产生于明清时期,太极拳的思想理论完整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成果,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哲理,故被称为哲拳;从传播基础和传播效果来看,太极拳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基础和独特的传播效果;从传播形式来看,太极拳在世界的推广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影响;从传播内容来看,太极拳能够充分地表达与传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国家文化传播中把太极拳作为推广项目更易于形成品牌。 “大众文化”的概念首见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大众文化是指在当代

11、大众社会中,以文化工业为赢利目的批量生产的,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文化商品” 。大众文化传播是一个或多个组织,通过现代媒介向未组织起来的大量群体与个人传播信息的过程。大众文化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传播者和受众构成这6个系统的核心变量。在传播系统中,受众不仅是与文化互动的行为体,其自身也构成一个传播系统。太极拳同时具有文化属性和体育属性,是国家文化输出的优秀产品。太极理论不是强调阴阳对立,而是推崇“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和“舍己从人” ,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强调各个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容忍与交融。世界各国的武搏类项目都是强调战胜对手的技击技术,而太极

12、推手的练习真正做到了在不伤害对手的前提下进行技击技术的交流,从而达到技术和思想的共同提升。因此,从太极拳自身的文化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选择,符合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未来的太极拳推广应继续加强传统文化输出范式。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太极拳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等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目前在国内外已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太极拳传承、传播体系,如太极拳研究会、太极拳馆校和文化发展公司等多种产业组织和实体,太极拳已经具备作为文化产业输出产品的条件,当务之急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渠道的建立。太极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博大精深既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是一种沉重的负

13、担,因此应当依据现代科学成果,研究开发出一套既能反映和代表太极拳核心特征又适应社会需求的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将其产品化,这是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坚持抓经济效益的同时以社会效益为重,建立以政府主导为核心、以社团推动为纽带、以企业运作为重点、以大众参与为基础的市场推广模式。必须指出的是,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但这些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化软实力本身,必须更加自7觉地推动文化的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化,推动文化的物化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绝不能仅仅用太极文化产业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太极拳的发展,

14、这样不利于太极拳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应积极主动推动太极文化的物化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化,才能真正逐步实现太极拳推广以及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文化部门与体育部门应达成共识并携手合作,把太极拳推广作为一种国家文化和体育战略的具体实施项目,并在资源上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使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通过有效传播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培.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33. 2郭华帅.“文化立国”战略指导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17-21. 3高山北.美国人为何迷上太极拳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04-2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