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506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摘 要: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关键词:品德教育 生活化 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10-01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

2、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首先,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其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2“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

3、系起来。 比如在平安回家这课中,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事。比如篮球女孩 ,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女孩为什么会失去双腿?失去双腿又意味着什么,她此后的生活将面临着什么等等,进一步认识到车祸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懂得道路交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和幸福。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还有一段学生放学回家的录像,录像中行走过程中几人并排走、看书聊天、不按规定路线行走等等,是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课堂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快找到了错误所在。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概括、提炼,并播放正确回家行走的方式,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

4、上有一个再认知的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经验。 我想,这几个镜头,将会在这个班级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也会极力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其次,教学方式力求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如:课本剧的角色扮演即引导3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

5、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 ,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还可以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

6、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 ,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4另外,如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

7、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最后,必须将课堂延伸至生活中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教学保护环境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河流污染特别严重:河两岸村子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

8、河水中不时可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到这一段河面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河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各种方案:有在村里设置宣传窗的;有一起合作写了倡议书的;有建议两岸村民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的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