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话英雄的塑像——再论孙悟空的形象.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569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神话英雄的塑像——再论孙悟空的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个神话英雄的塑像——再论孙悟空的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个神话英雄的塑像——再论孙悟空的形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个神话英雄的塑像——再论孙悟空的形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个神话英雄的塑像——再论孙悟空的形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一个神话英雄的塑像再论孙悟空的形象【摘 要】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作品,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对显示的深刻揭露一批判。单就其主人公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从无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从为自身喜好而行为到为造福万民而取经,孙悟空从懵懂的孩童最终成长为天下人都喜欢的英雄。人民喜欢的英雄才是真英雄,人民只会喜欢为他们除祸害谋幸福的英雄。 【关键词】成长历程;率性而为;造福人民 当然,这样的英雄并不是天生,它有一个必然的成长的过程,而孙悟空的成长在西游记中划分得极为清晰。 西游记全文从第一至第七回,为大闹天宫的描

2、写,亦即孙悟空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们看见的是一只可爱的猴子,一个孤儿,他天真烂漫勤奋聪慧率性而为,并为个人的自由奋斗着。本文拟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对主人公形象进行详细。 一、天性烂漫的孤儿 西游记第一回即点出孙悟空的生世,这是一个天生天养天赋异禀的孤儿,只看第一回的题为“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就可以看出端倪。文中更用详细的文字描写了孙悟空的出生和求学的过程。文中写到“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2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

3、光,射冲斗府。 ”由此可想见孙悟空乃是聚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自然无父无母,别说没有人教他起码的生活礼仪之道,甚至都没有人教它懂得生活的基本常识,一切都必须靠自己的摸索,自然保持了天性的淘气。这些先天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他以后的性格率性、反叛、乐观、崇尚自由的特点。很快的,在随后的文中,作者描绘了他出世后的生活概貌“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条约,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果树;与狼虫为伴,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出世后在山野间为生,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何等闲散何等不知世事,天真烂漫随性之极,也注定了与宗教礼法不合。小说在这里特别提

4、到“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来形容它与众猴的谈话,更证实了这一点。当然。此时它还是一个出身奇异的动物,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中、铁板桥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 ,服众猴称王于花果山。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在生活。建立了以水帘洞为中心的花果山猴界秩序,这应该说在社会关系上“绝对自由”了。之后有诸多事情的发生,就证明了这一点。如为了不被人控制生死,拒绝接受冥司约束,强令冥司阎君修改生死簿;轻视天国威严,不顾任何所谓天条法规,在天帝面前照样傲然而立,并自称“老孙” ;在发觉“弼马温”实为养马小官,上当受骗,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 ;后又接受招安,被分

5、派管理蟠桃园时,更经不住仙挑诱惑,3监守自盗。而以上种种,归于根本,无非是个讨厌约束不知礼仪的孤儿一些孩童脾气的行为罢了。 二、率性而为 求学的坚毅和勤勉,加上自身的聪慧悟性,让他成功地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一身近乎无敌于天下的本领。可是满师之后,孙悟空却很快被菩提祖师赶回了花果山,只因其在师兄弟面前炫耀自己所学的技法,只为博众人欢乐。可见这只猴子始终还是没能摆脱天性的特色,尽管学习了多年的礼教,始终难以做到谨言慎行。而回到花果山之后,本领超凡的石猴再没有了师门这仅有的包袱,恢复了赤子之心,再不受任何礼教的约束。凭着自己的性子喜好行事,将个天界上下闹得人仰马翻,真是满天神佛制不住一只人性的猴子。

6、 在大闹天宫中,这位“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的自然之子,自始至终都带有“率性而为”的特征。他教小猴“逐日操演武艺” ,决不是为大闹天宫做准备,只是一种“作耍”的游戏;大闹龙宫,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件称心如意的武器,大闹地府,只是向阎王讨回自己被剥夺的自由,都不是有意识地对神界的权威发难。太白金星招安他时,他临走前对四健将说:“谨慎教演儿孙,待我去天上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住。 ”可见,他对神权世界那一套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和当时社会最基本的秩序原则,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和了解。在天宫任弼马温期间,他也算是尽职尽责, “昼夜不是睡,滋养马匹” 、 “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把天马养得“肉满膘肥”

7、 ,直到知道了弼马温是个“未入流”的小官,这才反下天宫。做了齐天大圣之后,他仍然是“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计4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 。玉帝让他代管蟠桃园,他“等不得穷忙,即入蟠桃园内查勘” , “从此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心一意,尽职尽责。他偷吃蟠桃也只是因为看见“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尝个新” ,猴子的天性就是看见成熟的桃子就吃。后来王母召开蟠桃大会,竟然没有请他,他当然不能容忍,因此才假传圣旨欺骗赤脚大仙,且偷果品,盗御酒,偷吃老君金丹。无非也不过出气闹性子,带着很强的随意的性质。他吃饱仙丹酒醒之后,自己也感到不妙,心中揣度道:“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

8、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 ”可见,直到这时他也并没有取玉帝而代之的思想。之后被抓回天庭,从八卦炉中逃出之后,公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其实这算不上是一个口号,只是出于被天庭的种种规矩限制了他的自由,从而生出的一股怒气。既然皇帝可以定规矩,那么做了皇帝也就不必遵循那么多规矩了。这并不是什么政治要求,也不是什么起义的口号,甚至都算不上是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英雄气概,只是个性格倍受压抑之后的怒言怒语。所以,大闹天宫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抗天宫统治者的行动,孙悟空的率性而为的自由个性和神权世界的规则秩序势难并立,因而不能不斗。整个斗争过程,都表现了他的率性而为的特征。 三

9、、取经是造福人群的事业 如果将取经看作是孙悟空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孙悟空再不可能是闹天宫时的孙悟空,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毅然与唐僧并肩踏上了取经的路途。因为孙悟空终于领悟,真正的英雄不是5为自己奋斗,而是为人民奋斗的英雄,去西天取经,就是这样一种奋斗。首先,去西天取经,这本来就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业,佛祖传三藏经于世,正是为了渡化众生。如此的事业自然需要英雄般的人物护航,孙悟空无疑是最优的人选。他经过自己的苦练,从底层一步步干出来,当过山大王,喂过马,看过蟠桃园,并且曾对天庭的权威产生置疑与反抗。他有能力,了解基层人民内心的需要,深入一线,目光敏锐,思虑深远,而且难得的是不惧

10、怕权威。关键处还有他可以发现与矛盾,迅速地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应该看得到,西天取经的路途与造福人群的道路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同样的困难重重,同样的存在各种险恶势力的阻碍,同样的包含着某种权威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原因很简单,因为吴承恩所写的天宫其实就是将人间的统治制度和政治形势照搬上去的,是吴承恩整理出了一个释道儒三家摆平、尊卑分明、大小有序的神仙体系,描摹出一个威势森严、包罗万象的天宫世界。自西游记问世之后,大家都跟着说:西天是佛的世界,如来最大;东天也就是我们头上的这块天,玉帝最大,三清中的老道士太上老君是顾问,太白金星是总管家。吴承恩据何而定?模型其实就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朝廷。

11、你看那个玉帝,浑浑噩噩,除了关心老道士为他炼的金丹,其余毫无所谋,臣下一有奏本,就只会说依卿所奏,完全是嘉靖帝的样子;还有那个无事不管、处处当家的太白金星,象煞了权倾朝野的嘉、万朝的首辅。从表面现象看,实在有些近于荒唐,但是,如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实质,那就不难发现,它们除了外形与生活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现实社会中各个阶6层的人以外,而其思想性格却与我们常见的现实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简直没有什么两样。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宫里,象人间一样有着极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公正”的阴司和“极乐”的西天,也象人间一样有着徇私舞弊的情况。 现在,再回过头去认真看待西游记中的这只可爱猴子。起初,他的可爱像不懂事的孩子,

12、看似缺乏教养,其实天性热爱自由习惯率性而为。尽管他将天宫搅得天翻地覆,我们还是觉得他可爱,因为这就是他与生俱来的天性,这就是他孙悟空的特色;五百年后得以重回人间的孙悟空,在经过了多年的沉寂之后,变作了另一种成熟的可爱。他再不会那么骄狂,他的心中拥有了一个更宏伟的目标,不再为个人的自由奋斗,而是为全体人民的幸福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清除祸害,完成伟大的事业,造福人群。最终我们欣喜地看见他完成了这样的使命,他的可爱之处也由此而生。 参考文献 1 胡胜.正说西游记神与魔的世界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 2 刘荫柏.刘荫柏说西游(图文本)M.中华书局,2005 年 9 月版. 3 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 月版. 4 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十月出版社,2004 年版. 5 谭邦和.明清小说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12 月版. 76 王齐州.四大奇书纵横谈M.济南出版社,2004 年 5 月版. 7 傅承洲著.明代文人与文学M.中华书局,2007 年 4 月版. 8 陈大康著.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M.中华书局,2007 年 12 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