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高职院校功能型学生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摘 要:研究功能型学生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系统分析高职院校、功能型组织以及学生干部队伍的特征,基于文献资料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Z 学院学生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82-02 高职院校对学生一贯采用深入的全方位、半封闭式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功能型学生组织是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高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参
2、与者和实现者,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质量的好坏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建设高素质的功能型学生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功能型学生组织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根据高职院校功能型学生干部队伍的特征,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探索解决路径。 一、高职院校功能型学生干部队伍的特征分析 如今,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也备受人们青睐,学生的规模剧增,对于教育实用化、服务细致化、管理全面化的2高职院校来说,直接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担负的任务更加繁重、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因此,进一步拓展与开发学生人力资源,加强功能型
3、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高效、优质地做好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这一举措也是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创建优良校风、学风,铸造优秀品牌的良策。 本文研究的是功能型学生组织,这一组织类型的学生干部队伍最典型的特征是在组织成员之间建立起严格的上下隶属关系和正式的职位规范,设立目的是能够长期稳定地满足组织自身及外部环境必不可少的常规性工作需要1。目前,根据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模式,高职院校的功能型学生组织主要包括分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党支部、团支部、以专业为单位的班集体等。其中的学生干部队伍具有如下特征: (
4、一)流动性较强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实施的是 23 年制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要求视专业设置为期 1/2 年至 1 年的顶岗实习或实训,而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往往是基于一年一度的选举,同时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培训。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高流动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对他们的长期培养和系统教育,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干部职能的长效发挥。 (二)培养难度较大 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也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精英,他们往往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比普通学生表现得更加优秀。但是,3就高校所处的层次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基础较薄弱、知识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的学生还存在一定差距。相对来说,对
5、他们的培养难度较大。 (三)进取心较急迫 这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在性格方面的特点,在中小学时代的积累虽未能够让他们进入本科院校,但是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他们迫切希望在大学时代能够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富有进取心。 (四)合群性较突出 与普通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性格上更加开朗大方,正义感和友谊感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正是这种丰富的情感,使他们自觉地结交朋友,而处于大学时期的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也促使他们的交际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干部乐于交友,喜欢交际,乐于组织并参与群体性活动,且合群性较突出。 (五)主动与创新性缺失 功能型
6、学生组织拥有健全的工作体系并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大力支持,该类型组织中的骨干也多以组织协调能力突出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生干部” ,但这类学生干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习惯遵守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有时甚至会发生为了迎合上级的意图而放弃新颖创意的现象。长此以往,功能型学生组织的骨干会缺乏主动性以及开拓创新能力2。 二、学生干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工作的现状,提高研究的4信度与效度,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 Z 学院学生工作管理者、功能型学生干部队伍、普通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样本进行深入访谈,以利于丰富并准确掌握研究信息。 (一)基本情况 Z 学院是一个发展了二十余年,拥有
7、700 多名教职工、万余名在校学生的高职院校,其中近 1/3 的学生肩负学生干部职务,全校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学生干部组织系统,构建了校院(系)团委和班团支部、校院(系)学生会和班委会、校院(系)学生社团联合会和各学生社团组织的三线一体、交叉着力的网络体系,并建成完善的“党委统一领导、团委归口管理、相关部门协作”学生干部管理体制。 (二)基于普通学生的调查 调查发现,该校学生对功能型学生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是认同的,但总体评价并不高,一是学生干部对广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不够;二是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三是对学生干部满意度评分半数以上仅处于基本满意状态。 (三)基于学生干部的调查 1.自
8、身认识不足,心态浮躁。Z 学院功能型学生组织的干部队伍价值观主体上是积极、健康、上进的,但部分学生干部反映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学生争当干部的动机非常复杂,工作表现急于求成、缺乏实干和献身精神等。 2.时间管理失控,难以应对。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在校时间短,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安排均较为集中,学生干部一方面要面对紧张的课业,另5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烦琐而细致,学生干部除了分揽具体工作外,常常要应付大量的临时性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处理个人事务,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造成时间的管理失控。 3.工作主动性不强,缺乏总结思考。高职院校功能型组织中的学生干部大多是被动工作型,缺乏主动
9、性和创新性;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重具体工作,轻思考与分析。正如谷裕、吴翠珍3所说:“有的学生干部干起事情来很有章法,而让他去介绍经验、交流心得时却讲不出所以然来,这样的学生干部,充其量也仅是一台工作机器。 ” 4.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缺乏全局意识。现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处于独生子女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个人主义思潮增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的思想倾向。除此之外,小团队观念仍占主导,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全局意识不强。 (四)基于学生工作管理者的调查 1.在指导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时全局观念淡化。Z 学院功能型学生组织干部的管理条例虽已成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系统规范的学生干部教育和队伍建设
10、的总体战略仍有待进一步规划与完善。 2.系统培养功能型学生干部的整体方案有待开发。学生工作管理者对学生干部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使用、轻培养问题,缺乏思想和方法上的紧密引导,或者是理论和业务培训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缺乏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培养方案。 3.全面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健全。对功能型组织中学生干部的评价通常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忽视对干部的日常考核,同时,单一甚至是6不健全的评价制度将不利于学生干部的全面提高。评价信息常常不能及时、准确地予以反馈,有待通过制度的形式建立正式的沟通与反馈渠道。4.校级学生组织与院(系)脱钩。院(系)是管理学生的基层单位,但是由于上下脱钩,尽管学生干部特别优秀
11、,学校无法把信息反馈到院(系) ,得不到院(系)的承认或认可。于是, “回到系里去,为本系效力”往往成为学生干部的现实选择。 三、思考与建议 鉴于以上调查与分析,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统一系统的高职院校功能型学生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体系,真正做到用好的制度选拔人、培养人、使用人、教育人。 (一)建立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高效的培养与开发机制 明确高职院校各级功能型学生组织、部门及个人的职能定位,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以量化和可操作的手段,实现学生干部的梯队式培养;做到培养方式的多元化,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及新老学生干部传帮带等渠道,把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引导深化到
12、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于功能型学生干部的培养,要做到培养内容的丰富化和系统化,注重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干部培养的高效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二)积极引导,鼓励创新 对于高职院校的功能型学生组织来说,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干部的培7养目标和工作任务,定期要求和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公开述职,并以答辩的方式汇报工作,接受监督和考评。这一制度的创建在鞭策学生干部工作的同时,促使他们的思想得以碰撞和交流,主动寻找差距、树立典型、学习先进。另一方面应鼓励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陈旧的工作方法,鼓励学生干部独立开展创新活动,使其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工
13、作规律,组织活动有序开展,树立其创新工作的信心。与此同时,注重全局观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骨干关注民生、关注校情、关注院系发展和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让高职院校的功能型学生干部们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来,营造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完善全方位的评价与反馈系统 一是建立起包括学生工作管理者、普通学生、学生干部自身及其组织成员在内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分别以日常工作和学生活动为载体,接受考评者的监督与提议。二是要建立及时、准确的学生工作信息反馈系统,运用恰当的方式将考评结果反馈给本人,让学生干部知晓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在广大学生
14、中也要注意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让学生广泛了解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的真实情况,理解并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为功能型学生组织开展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娜,王平.高校学生组织类型与学生骨干能力塑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218):75-77. 82孙鹏燕.新时期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 (16):33-34. 3谷裕,吴翠珍.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1):18-19. 4刘瑛.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3, (3):61-62. 5何玉洁.高校学生干部轮换制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0, (4):49-50. 6罗惠玉.调动大学生干部积极性的组织行为学思考J.经济师,2004, (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