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737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关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摘 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础内容。理论角度上,研究异化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远意义;现实角度上,它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导向作用。我国学术界针对马克思的异化内涵、异化理论的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关键词:手稿 ;异化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35-02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础内容。理论角度上,研究异化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深远意义;现实角度上,它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导向作用

2、。我国学术界针对马克思的异化内涵、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针对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笔者从异化的内涵、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这两方面做如下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异化概念的理解 黄楠森在人的本质的异化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中提出,历史上异化概念有三个用法,即“(1)黑格尔的用法指矛盾的转化, 或矛盾。(2)费尔巴哈的用法, 指由于认识上的错误而产生出与主体对扰的结2果。 (3)马克思的用法, 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 即剥削剩余价值。 ”他认为,异化概念不能滥用,就如黄楠森提到的:“马克思讲的异化就是劳动异化,就是剥削剩余价值,他讲的异化劳动就是雇佣劳动。这一点是很明显的。

3、 ”1 孙英在异化概念新议中从两个角度论述异化概念,即作为一般科学术语的异化和作为人道主义基本概念的异化。他认为作为后者是前者在人的行为上的具体推演。他通过对国内国内学界异化的流行定义进行辨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 “异化也就相应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被自己活动及其结果所奴役的异化, 如工人的异化劳动, 另一类则是被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之外的力量所奴役的异化。 ”2 侯才在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中提到,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和对异化现象的研究大体经历了由自然的异化到政治的异化再到经济的异化的这一过程。 ”3文中从博士论文的“对自然的任何关系本身同时也就是自然的异化” ,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

4、政治国家的彼岸存在无非就是要确定它们这些特殊领域的异化” ,再到论犹太人问题的“金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进行了论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变化过程。 叶汝贤在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 一文中,反对“社会主义异化论”对马克思异化观的曲解,认为它“故意舍去了异化的条件性、暂时性, 把它变成了超社会、超历史的永恒的范畴。 ”4他认为,对待异化概念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去评价分析。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3(一)对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现象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异化现象的认识 沙光学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当代意义探析中提到:“新的异化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有继续深化的趋势

5、,这与统治阶级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他们更善于借助科学技术的中介 ,将异化当作一种统治人民、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劳动条件的改善,生活的富裕,而必须认清异化现象的危害及其深刻的根源,要寻找解放自己的途径。 ”5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异化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新的时代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正如沙光学所说的,工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从根源上认清异化现象本身及其危害,寻找到科学的途径“解放自己”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但是与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叶汝贤在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 中提出,社

6、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的本质,而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要废除了私有制。他提到:“这种本质区别的基本表现恰恰在于社会主义废除了私有制, 废除了剥削和消灭劳动的异化性质。 ”4 杨建华在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要消灭异化,社会主义本身也具有克服异化的力量,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消灭异化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4出现的异化现象和资本主义出现的异化现象是有本质差别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人的异化,而社会制度的本质就是消灭异化。 “有的是由于缺乏经验

7、,或由于不认识客观规律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失误;有的则是主观主义大发作,根本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所致。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虽然难以避免,但随着人们的经验的积累和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入,又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叶汝贤在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 中这样提道, “这些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产物,它的性质也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异化的对抗性质。用经济异化的观点来对这些问题加以概括,就会混淆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界限。 ”7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指导作用 1.社会发展方面 杨建华在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我们周遭的现实,我们惊异地发现, 这些在国际

8、社会已被批评、抛弃的发展异化问题仍在剧烈地困扰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 “所谓发展异化就是将发展的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将发展的目的与手段颠倒过来,割裂发展的本意并扭曲发展的本质,致使发展的重心错位,发展的价值失衡,最后将发展变成无发展的增长或恶性发展 。 ”6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地区贫富差距、权力滥用、道德滑坡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异化现象的某些特点。由于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外加国外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5影响,异化现象在我国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存在的。 “我们必须消除发展异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发展观” ,杨建华接

9、着提到。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完善正是解决异化问题的途径。刘柱海也坚持这一观点,他在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现实导向意义中提出:“我们既不能听任异化现象在我国各个地方蔓延,也不能过于保守,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作用来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同时,我们也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避免走资本主义老路。 ”8由此看来,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 2.人的发展方面 马克思在手稿中解决异化问

10、题的途径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9。这样看来,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摆脱异化。 杨建华在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他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或机会。而人的发展反过来能积极促进社会的自我完善和更新, 只有依靠人才能获得发展;人是发展的动力, 没有人的参与, 发展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发展与否, 完全取决于人的素质和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6标志。 ”6 从上述的总结梳理中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研究已

11、经取得了相当大的阶段性成果,涉及的面较广,有许多独特的思想观点。笔者认为, 手稿历久弥新,虽然经过百年的洗礼,但并没有失去其价值,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越加强大。尤其是其中深刻的人本学思想。衣俊卿教授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批判性实践哲学。对于手稿的研究,我们也更应该注重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分析,通过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全面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手稿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我们都应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发现异化、扬弃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学时,通过分析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

12、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认识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生产无法成为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由此结果导致了人的发展的歪曲和丧失,人的全面发展无从谈起。 提出问题后,需要解决问题。马克思解决异化问题的方式就是扬弃异化,恢复人的主体意识,使人得到真正的解放,实现人得到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扬弃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全面发展的过程。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人的发展也是存在异化现象的。 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尽管由于我们的商品经济7还不很发达,但仍然是存在异化现象的。商品经济中的人们容易产生商品意识,用物的价值去衡量人的价值,但是却失去了人

13、的主体意识以及其存在的意义。人的本质应该是从事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但是现在的很多人往往为了经济利益、金钱的诱惑,在物质方面不知足地追求。这样,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成了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是通追求。这样,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成了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是通过发扬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身的价值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个人应该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理想视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积极地以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入到社会主义实践中,在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同时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楠森.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1984, (1). 2孙英.异化概念新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2). 3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J.哲学研究,2001, (10). 4叶汝贤.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J.学术研究,1984, (1). 5沙光学.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当代意义探析J.传承,2009, (3). 6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 (1). 7叶汝贤.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 J.学术研究,1984, (1). 88刘柱海.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现实导向意义J.传承,2008, (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