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如何加强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摘 要:实业总公司作为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担负着机关办公大楼及机关职工家属区域的后勤服务工作。安全生产、优质服务以及后勤保障三项主要职能是公司“管理提升年”活动的主攻方向。从公司派遣员工党员的现状入手,分析目前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就如何加强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提出新的途径。 关键词: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20-02 随着“深化管理提升”主题活动的不断推进、不断深化,对后勤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派遣员工党员在公司后勤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公司编制员工逐年退
2、休,呈现出派遣员工党员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的趋势。他们是公司员工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分布在公司服务、管理等岗位,其中很多都是本岗位的业务骨干和能手,其工作积极性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公司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加强对派遣员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使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能够有效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新课题。 一、析现状、把实况,加强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大刀阔斧的破旧迎新,必将经历或长或短的“阵痛”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作为省公司的后勤服2务部门,公司生产经营、优质服务等各项工作强度不断增大、工作标准不断提高、考核
3、力度不断加强。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涉及劳动组织方式变革、机构整合、岗位职责界定、人员高效配置和管理流程再造等一系列工作,必然会触及制约企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触及企业内外部劳动用工等问题,公司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能否从容应对各种考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进公司和谐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公司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更取决于党员素质的高低。 目前,截至 2013 年 8 月底,公司现有干部、员工近 500 人。其中全民职工 104 人,派遣员工 338 人,派遣员工占在岗职工总数的 76%。现有5 个党支部,党员 105 人,占员工总数的 24%。其中,在岗党员 70 人,占党员总数的 67
4、%,占在岗职工的 67%;退休党员 21 人,占党员总数的21%;派遣员工党员 14 人,占党员总数的 13%。 近年来,公司党委始终把党员的学习教育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教育提高了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了党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发挥了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为省公司后勤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但公司派遣员工党员的隶属组织关系分别归口于各自社区,如何加强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需要改进的最基本问题。 目前,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在措施和机制上还不完善,是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就现在来看,派遣员工党员总数虽然不是不多,但他们分布的面比较广,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到发挥派遣员工党员的作用,影响到整体
5、党员队伍素质和形象的提升,影响到派遣员工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进而影响到整体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应将派3遣员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作为一项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抓实并抓好。 二、析内涵、把实质,当前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派遣员工党员管理呈现“灰色地带” ,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难题是派遣员工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现在,派遣员工党员主要表现在流动性大,派遣员工党员的信息采集难以保存,劳资双方劳动关系脱节。目前,很多派遣(中介)公司不是实际的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与派遣员工又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和法律劳动关系。实践中不便协调和解决,很
6、容易产生诸多的、不必要的矛盾。国有企业这种“两不管”的“灰色地带”是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愿管 由于派遣员工党员的特殊性,致使大多国有企业对派遣员工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时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许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基本上存在“不愿管”的心理,他们认为派遣员工党员的关系复杂,对管好和管活他们的信心不足,有畏难的情绪。另外,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派遣员工党员的管理当作是一种“包袱” ,不愿担负管理派遣员工党员的责任,对他们采取“放任自流” 。 (二)怕管理 流动性大是派遣员工党员的主要特点,他们的活动性强,诱惑多,对自己容易放松要求,导致组织观念淡化、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
7、律性4差,外出时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愿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他们怕受制约,不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将自己置于党组织之外,成为“隐型”党员,像脱缰野马无法约束。 (三)管不了 现在派遣员工党员的流动比较频繁,哪个行业好他们就流向那个行业;哪里发展有利他们就流向那里。派遣员工党员这种工作地的不确定性,使党组织难以及时掌握他们的流动走向,给派遣员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四)管不好 由于派遣员工党员外出的时间长短不一、地点远近不同,从事的行业千差万别,客观上要求对派遣员工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有的放矢、灵活多样地进行。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对派遣员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缺乏教育的针对
8、性和层次性,因而也缺乏吸引力,教育管理效果不明显。许多派遣员工党员认为参加组织生活无非就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还要千里迢迢赶回去参加,对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三、析途径、把实效,加强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建议所在地的公司党组织针对派遣员工党员组织基础薄弱、人员流动性强的情况,适当行使自己的部分职能,使派遣员工党员党建管理工作规范发展。把他们纳入正常的工作范围,消除不平等的行为,对他们一视同仁,为他们过上组织生活提供基本的条件。 电力行业将日益壮大,公司的派遣员工党员人数将不断递增,如不5改变目前“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现状,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问题
9、将会越来越凸显。个人认为,派遣员工党员的组织关系应随着用工的劳动关系转移。但目前劳务派遣制用工管理机制,是按照企业用工人员的档案、党组织的关系不能随着用工关系而转移。因此,研究解决加强派遣员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成为当前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一)认识有误区 流动党员大多是务工经商的,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思想解放,有新思想,愿意学习并接受先进的技术和好的管理经验。各级党组织应从大局出发,摒弃对派遣员工党员的偏见,担负起加强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把他们的教育管理纳入重要日程,带动整个党员队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消除阻隔 如何实行“一盘棋” ,打破地域界限,将派遣员
10、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是我们的责任。个人认为,当前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方面认真抓好派遣员工党员活动证制度的试行工作。调动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管理者双方的积极性,在派遣员工党员活动证的使用上下功夫,认真抓好派遣员工党员活动证制度的试行工作。将派遣员工党员流入地管理和流出地管理结合起来,使流动期间的教育管理与流动前后的教育管理衔接起来。对试行派遣员工党员活动证制度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总结、推广试行工作中的好经验和研究解决派遣员工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另一方面,规范派遣员工党员教育管理的规则。在试行派遣员工党员活动证制度的基础上,颁发相应的工作细6则,对派遣员工党员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组织
11、关系转接、教育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便统一遵照执行。 (三)减少环节 按照“方便派遣员工党员”的原则,减少组织关系转移环节,精简派遣员工党员的组织转移关系。通过原党支部到基层党委、基层党委到流入地基层党委、最后到党支部;还可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组织转移关系,在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推行微机并网管理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快速、方便地为派遣员工党员办理转接组织关系。 (四)管理更新 规范并建立相应的分类管理,如针对外出外来务工和经商的党员,改变过去工作中存在的单调模式,通过网络管理这个平台,让上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纵横向相通和相连;使各级党组织和各地党组织的号令和步调统一并
12、一致,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次抓好派遣员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将“盲点”和“死角”彻底消除。 参考文献: 1安明刚,陶文亮.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陈贵辉.党员教育管理的有益尝试J.党的建设,2005(6). 3耿显榜.对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6(7). 4雷在玉,胡建德.对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的思考J.党的7建设,2006, (11). 5余彦隆,马海涛.汇报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J.军队党的生活,2009(9). 6陈凯,杨景明,龚少情.论市场经济环境下构筑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J
13、.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1). 7刘逶迤,陈荣明.在实践中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谈“练内功压担子比成绩”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8张剑仲,孙政国,於朝梅.用“四度四主法”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4). 9杨彤,邓杰.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机制C/.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2011. 10青海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构建城乡一体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调查C/.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 2008 年自选课题优秀调研成果选编,2010. 11鞠进增.党的组织体制创新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C/.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2009. 12李剑,张书林.强基固垒的 30 年辉煌路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析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 2008 年学术年会文集(4) ,2008.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