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现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795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现状【内容摘要】笔者通过十年(2003 年-2012 年)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研究论文(92 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英语课堂沉默研究基本呈现上升趋势;研究方法以实证性研究为主;研究视角多样,更多关注沉默的原因和对策,研究对象多样且侧重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沉默研究。 【关 键 词】英语课堂 沉默 现状分析 一、引言 Long 的“互动假设”认为在语言学习中, “双向交际”比“单向交际”更有利于语言习得。师生间的“双向交际”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习得目标语的重要渠道。因此,互动是课堂的关键1。当这样的“双向交际”在课堂中不能流畅的开展,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用沉默的方式拒绝参与课堂互

2、动时,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现状,本文对过去 10年(2002 年-2012 年)发表在各类期刊中和硕博论文集中的相关研究论文作了统计分析,希望能为英语教师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和教育文献法。内容分析法以预先设定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统计和归类。教育文献法则是是对教育文献进行查询、分析、整理。笔者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辅以文献研究,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加真实全面。 2CNKI 数据库是笔者所在院校电子图书馆资源中排名最高文献检索资源,该库收录了国内近 1000 多种期刊的电子稿。笔者在

3、 CNKI 数据库中,根据“沉默+课堂” 、 “沉寂+课堂”以及“互动+英语课堂”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第二次选择,最后确定 92 篇文章作为本研究内容的分析样本。样本的详细情况见表 1。 表 1 过去十年课堂沉默研究论文情况(N=92)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通过对所统计论文进行分析归纳,笔者期望解决如下问题:(1)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的基本情况;(2)研究者在研究沉默现象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特征;(3)沉默现象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基本情况 从 2002 年到 2011 九年间,英语课堂沉默研究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见图 1) ,从 2011 年至今,关注程度有所下降。前

4、五年(2003 年-2007年)课堂沉默的相关研究比例为 5.4%,后五年(2008 年-2012 年)占了94.5%,并且在 2011 年此类研究达到峰值。 十年间,课堂沉默研究的起伏是跟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紧密联系的。自 2002 年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之时,英语课堂已经形成“老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 “沉默”现象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因此,2003 年之后的五年内,鲜有讨论课堂沉默的文章出现。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英语教学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发展到后来的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教师开始意识到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才是英语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2008 年以来,沉默研究的大量涌现

5、说明大部分教师开始3转变观念,思考课堂沉默的本质和内涵。 (二)研究方法分布情况 目前,对外语教学研究的方法很多,笔者试图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7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定量的方法又分为统计方法和实验方法。具体情况见表 2。由统计数据可知,课堂沉默的研究中定量研究占大多数(71.7%) ,定性研究只占 28.3%。此外,研究者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48%) 、案例访谈(32%)和课堂观察(23%)等描述性方法,实验方法则很少被应用。 所谓基于课堂沉默的定性研究是指联系语言学领域的分支学科,通过分支学科的相关内容,内省得出课堂沉默的本质。研究者运用了Krashen 的“输入假设” 、Long 的“互

6、动假设” 、Swain 的“输出假设” 、Brown 和 Levinson 的“面子论” ,关联理论, “自尊”等,探讨了互动型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策略、提高学生自尊的重要策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表 2:研究方法分布情况 (三)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沉默本质和应对策略,笔者将就这两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总体上更加重视课堂沉默的原因和对策 笔者将 92 篇论文样本的关键词进行汇总和分类,发现排在第一是“沉默” 、 “课堂沉默” ,其次是“影响因素” 、 “成因”等,然后是“教学4建议” 、 “策略”等。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课堂

7、沉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引起课堂沉默的因素和改善课堂沉默的方法。 此外,笔者在通读了论文样本后发现,研究者还多角度多学科地探讨了沉默的定义和分类,例如, “总结了沉默的理论阐释和表现形式;结合面子模式和关联理论来解释汉语成人学习者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现象;提出沉默表现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 (2)研究视角多样 语言和沉默共存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研究者从多角度、跨学科地对“沉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体情况看表 3。在语言学领域中,沉默被视为言语之间的“界限标记” ;在跨文化领域中,沉默往往与弱势相联系;在二语习得中,沉默被视为学生故意忽视教学要求。基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视角几乎涵盖了英语

8、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英语教育理论(任务教学法、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心理学、话语策略等。同时,研究者还从课堂组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课堂沉默中的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堂组织因素。 表 3:研究视角分布情况 (3)研究对象多样,但侧重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沉默研究 表 4:研究对象分布情况 由表 4 可知,课堂沉默的研究对象包括了英语教育的各个阶段(初/高中、大学)和一些特殊团体(农村/成人学生) 。课堂沉默研究对象的多样从侧面反映了各级教师在外语教育理念中的改进。同时,数据表明普通大学比例是 65.1%;高职高专是 14.1%,独立学院为 2.1%,这三类都5属于高等教育阶段,

9、那么针对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就达到了 4/5。这是否说明高等教育阶段沉默现象更加严重?还是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沉默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现状?或者是因为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属于高等阶段,采用该阶段的样本更便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等教育阶段成为沉默研究的重点仍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四、建议 课堂沉默现象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其研究成果将对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组织具有重大意义,综合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由前面对研究内容的总结看出,课堂沉默的应对策略相应出现,如设计任务型口语教学活动、改善提问策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然而,这些应对措施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比如

10、,在教学中,还有哪些模式可以预防课堂沉默?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提问策略?如何让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特别是大学阶段?因此,将课堂沉默应对策略系统化和具体化、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其有效性和可推广性可能会成为未来课堂沉默研究的方向。 其次,在本文的论文样本中,没有任何研究将网络多媒体和课堂沉默相联系。网络多媒体环境向学习者提供多维化信息,虚拟自然环境,拥有双向或多项交流的互动功能,是外语学习的理想环境。将网络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沉默预防和激活策略中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消除课堂沉默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能会成为我们下一个应该关注的领域。五、结论 6通过资料检索、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并结合定性描述及定量数据,

11、本文对所统计论文的研究现状做以下总结:(1)沉默研究基本呈现上升趋势,2011 年至今,关注程度有所下降;(2)研究方法以实证性研究为主;(3)研究内容更多关注原因和对策,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多样,但侧重于高等教育阶段。此外,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1)将课堂沉默应对策略系统化和具体化;(2)将信息技术和网络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沉默预防和激活策略中。本文只述评了部分相关研究,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能在此方面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有效地预防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参考文献:1Tsui,A.B.M.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K.M

12、.Bailey and D.Nunan (eds.) , 1996. 2程东元,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8(03). 3李黎.基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焦虑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实证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2010. 4李侦,钟平.互动型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18). 5刘静,牟小梅.汉语成人学习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6刘骏,钟坚.留美中国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探析J.现代外语.2005. 7刘润清.谈谈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7出版社,1999. 8刘向前.论课堂沉默J.曲阜师范大学,2005. 9周瑾平,关注“沉默”有效设置英语专业课堂提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 10尹佳,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实证性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