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莫理循:绝望的顾问对游览者而言,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具有独特的魅力,只是那些迷恋橱窗的人并不知道,90 多年前,这条著名的街道曾以一位外国人的名字命名他不仅能写出洋洋洒洒的中国报道,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还试图亲手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直到今天,其生平仍在令学者们痴狂。他就是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乔治莫理循。 1912 年是莫理循来到中国第 18 年,他从报社退出的消息,着实令很多人倍感震惊。高瞻远瞩和兢兢业业的报导,让莫氏成了记者中的无冕之王,甚至紫禁城内的官员都乐意拜会他,为他提供眼花缭乱的政坛内幕,但此时,莫理循已决定为中国政府奉献他的后半生,而在当时,给了他如此影响的人物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就
2、是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中华民国的“第一公民” 。 徒劳的影响者 莫理循和袁世凯的交往可以追溯到 1902 年,在初次拜会之后,他很快开始不遗余力地报导这位特殊人物。在袁世凯的邀请下,1912 年 8 月,莫理循与民国政府签订合约,并很快开始以每月至少一篇的速度提交报告。按照他的想法,如果中国政府采用英国的管理模式,现代化可以在几年内实现。然而,对袁世凯来说,这些建议根本是无足轻重的,他并不需要向西方学习,他本人的统治已经足够,相比之下,他更看重莫理循背后的人际网络他试图用这位记者作为传声筒,向外界说明中国2的变化,并掩盖那些不为人知的动机。 对新职务踌躇满志的莫理循很快感到了失望,他意识到,中国的
3、问题不只在于向西方学习,其中涉及到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他的建议大部分被搁置了起来,声望则因深陷政坛而急速衰退英国人对他的选择深感不解,将他看成专制政权的傀儡;中国人则对这个“洋人”怀有戒备之心。甚至在舆论界,他客观公正的名声也一去不返了。 纽约先驱报驻中国记者端纳写道:“忠告是容易提供的可是他们仍然自行其是,莫理循时常感到为难任何人只要一受雇于中国政府,他的影响就消失了莫理循的经历就是一个痛苦的见证。 ” 中国近代史上,1914 年有着激动与失望并存的特点,人们竞相为未来绘制蓝图,但处在事业低谷期的莫理循预感到,这种希望恰如他的理想,正无可救药地走向幻灭。新年之后,他给朋友亨利戈颁写信:“有时
4、我认为自己对总统有点儿影响,但我很失望。我看不出中华民国的国民和 15 年前有任何不同。 ”他在日记中更是大发牢骚说,政府向他隐瞒了许多重要决策,而更关心该怎样在公共场合戴帽子这样琐碎的事情。 失落的莫理循只能继续工作,希望能影响中国走上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哪怕它只有微弱的可能。他白天将全部精力用于撰写备忘录和报告,晚上则向记者撰述他的见闻,宣传这个国家的变化并哀叹它的不幸。但这些积极的努力,只是让莫理循更加疲惫和寡言,不少人注意到,他脸上常带着恍惚的表情。现实中的失意,正让他无处可去、也无路可退,他只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虽然徒劳的忙碌只是加剧了他的沮丧和3失落。 希望仍在? 1914 年
5、4 月,莫理循在袁世凯的授意下访问了南方,期待能发现一点欣欣向荣的迹象。但在汉口,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那些“倒在污秽中无人照看的死尸”还是令他深感不安。随着脚步踏入贫民区,他变得更加焦虑,因为那里的茅舍“比云南土人居住的棚子还要简陋” ,而这颓丧的一切,又仿佛在对他的目标进行讽刺。 “中国的现状如此可怕,”他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难怪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比不上最低程度的西方文明,当这些现象还存在时,高唱废除治外法权和平等相待只能是空话即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中国这片肮脏的国土依旧面临被占领的危险。任何时候外国列强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侵略的借口。 ” 5 月,在整理好那份忧心忡忡的备忘录之后,莫
6、理循决定暂时离开,但在临行前,他还是告诉好友蔡廷干,希望能在此行中为这个国家继续发挥作用。对年过半百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行程:首先,这是他第一次以官方身份前往海外(1912 年他曾去往英国,但当时未获得正式任命) ,不仅如此,这还是他为改变心态所做的又一次尝试。和 1912年一样,抵达伦敦的莫理循立刻陷入了媒体的包围,然而很多人注意到,英国民众对他的兴趣已经衰减。 莫理循同样感受到了变化,在临行前,他曾向袁世凯保证,只会向外界披露事实,但他很快发现,如果不粉饰中国的现状,游说可能根本无法吸引听众和读者。在给泰晤士报的通讯中,他小心翼翼地掩饰着雇主对共和的玷污,并说他在武力镇压前始终保持
7、着克制。相较之下,4该负责的是那些国民党议员们,他们不仅不了解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方设法干预政府,甚至阴谋破坏它,将它带入分裂和万劫不复: 北京有一个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大部分议员是毫无经验的学生麻烦也就随之产生了。国会推举一个由 40 人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来制定正式宪法,代替先前在南京起草的临时约法 。所有这些人满怀热情,决心把一个过时的专制政体急速转变为最先进、现代的议会政体。他们无视中国的国情,更没有意识到,他们代表的不是现在中国人的思想,而是他们所希冀的未来中国人的思想。他们设想的宪法剥夺了政府所有的职能,赋予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力。尽管为起草宪法聘请了两位法学家日本的有贺长雄教授和哥
8、伦比亚大学的古德诺教授,但委员会并没有向这些学者请教。他们是总统聘请的,因此受到怀疑,被搁置在一边。当宪法行将完成时,矛盾发展到了顶峰,他们甚至拒绝总统的代表参加听证会最后,由这些政敌组织的叛乱终于爆发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实现南北割据。 如此巧言令色的辩解注定收效甚微,更何况在 1914 年,莫理循的报导早已不是外界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另一位著名记者约翰濮兰德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份报告完全掩盖了中国的现状:莫理循一方面宣称中国局势稳定;可是几乎是同时,他又选择性地无视了此起彼伏的战乱和兵变。不仅如此,莫理循说那些参政代表是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全国各方人士” ,但纽约先驱报记者端纳却毫不隐晦
9、地揭穿了真相:“他们仅仅是总统的工具旧势力的一次常规动员” 。 莫理循没有时间理会批评者,他在给好友的信中写到:“我没有假日,从早工作5到晚。 ”这些工作包括讨论贷款问题,接受采访,回复信件以及接待大批的求职者。他们中有工程师、投机商、前军人和政府雇员,也有传教士、发明家以及异想天开的怪异人物。所有人几乎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那就是游说中国政府并获得好处。莫理循游刃有余地应对着一切,对他而言,英国的工作虽然忙乱,但至少卓有成效,纵使辩护未获认可,也提高了袁世凯在西方的影响力。确定目标已实现之后,1914 年 8 月,莫理循结束了英国之行,但他回到中国时发现,旧的问题不仅没有革除,反而因欧洲局势的
10、动荡变得更加棘手。 加深的惆怅 1914 年 6 月 28 日上午 9 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刺杀。8 月,德、俄、法、英等列强先后卷入战争。在分析了局势后,莫理循极力劝说袁世凯参战:“当国民知道他们的国家与世界强国结盟为文明而战时,新生的爱国热情将得到鼓舞。在战后涉及中国命运的谈判中,中国会在和会上拥有发言权。 ”但他显然不知道,对这场远在欧洲的战争,袁世凯既无精力也无兴趣,他宁可将同样的精力用于加强专制,而坐视德国的在华势力被其它国家瓜分。这种迟钝很快带来了不幸,英国对德宣战后第四天,日本以“履行盟约”为借口加入了协约国,并允诺将在胜利后,把包括德国攫取的领土和权益全部归
11、还中国。然而当战斗如火如荼之时,他们却疯狂地攫取在华利益,其先头部队沿胶济铁路南下,准备趁机控制整个山东。惊讶的莫理循前去拜访袁世凯,但后者顾左右而言他。对这位总统来说,真正的焦点是加强在国内的统治,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去卷入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莫理循的建议书最6后陷入了公文旅行如此的麻木不仁,无疑不是一个好兆头。 莫理循感到的只有沮丧,而主权危机又只是众多挑战之一。财政亏空继续如幽灵般徘徊,填补赤字的所有努力依旧杯水车薪,甚至莫理循本人的薪金都被拖欠。最初,他报以理解的态度,因为袁世凯开诚布公地对他表示,财政收入每月是 200 万美元, “但花费却是它的三倍” 。可让他根本无法接受的是,袁
12、世凯本人继续用铺张打造他的威严:10 月 10日,民国政府耗巨资庆祝他当选总统的纪念,并在冬至大张旗鼓进行祭天仪式,坊间则流传着他“最近又娶了十个妾”的消息,虽然传闻不实,但支撑谣言的总是经过筛选的事实。 他一无所成的处境同样没有改善,总有一种看不见、但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在阻止他的提案被政府接受,而这种力量已经集聚了数千年。政府内部的大小官僚依旧心怀猜忌,并不断用亲友乡党代替他看好的人物,这让莫理循不断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前,他之所以在底线上退让,是认为袁世凯的手腕背后,或许蕴含着某种合理的内容,而这种内容对稳定局面、迈向现代化将是有所帮助的,或者至少说,两者不是完全矛盾和对立的,但现在,察觉
13、到政坛风波的他发现,民国或许与满清并无区别无论他提出怎样的忠告,为它塑造良好的形象,都会被置若罔闻。因为绝大多数官僚对国家的未来漠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有何收获。不仅如此,他们的胆怯、懒散、自私和麻木,都最终将给莫理循和这片土地增加耻辱。 长久的容忍终于在年末迎来了临界点。尽管一切没有公开爆发,但对这位寡言的记者来说,这已是相当极端的反应,他给曼彻斯特卫报7的朋友写道:“现在袁世凯要我准备中国战后参加联盟的办法中国自己能提出什么理由呢?中国能使自己得到什么赔偿?中国很好地履行了条约的义务了吗?中国政府实施了改革吗?”而他自己的日记中,这种情绪表达现得更加直言不讳:“它的统治阶层如此无知和腐败,国
14、家如何能强大?中国没有海陆军,没有战略铁路,疆土被强邻军事控制的铁路分割得七零八落;没有工业,没有货币,没有警察机构,没有公共事业;地方政府和课税形式非常落后,政府除了横征暴敛别无途径;没有教育制度,没有矿业法;教育总长对教育管理和西方教育一窍不通,财政总长连基本的算术知识也没有,交通总长因过多地吸食鸦片而无精打釆,让中国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吧,看看朝鲜是怎么做的:人们指责朝鲜当局屠杀了 16000 名暴动者,但和中国死于饥荒和起义的数十万、上百万人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 ”他显然已意识到,民国看上去正在经历变革中的阵痛,但根本没有改变灵魂深处的衰朽,这个国家未来十年的走向,也因此注定是可想而知
15、的。 黯然退场 他的所有预测最终都成了现实:袁世凯继续在国计民生上应付了事;另一方面则大张旗鼓准备着“君主立宪” 。1916 年 3 月 22 日,他对外宣布中华民国灭亡,洪宪帝制时代开始。莫理循在日记中写道:“1912 年我满怀希望开始为这个政府服务,现在我的失望和当时的希望一样大袁世凯更适合当总统。 ”1916 年 6 月 6 日,在称帝 83 天后,袁世凯在紫禁城的卧榻上死去。 但莫理循的在华使命没有完结,在黎元洪、徐世昌等政府中,有人8看到他继续奔走效力,甚至巴黎和会时,他还极力为中国争取利益并因此得罪日本。但这一切不是出于雄心勃勃,也不是出于沽名钓誉,事实上,仅效力于袁世凯这一尴尬的事实,就令他承受了难以想象的非议,他之所以继续工作,只是为了避免更可怕的一幕。 中国在黑暗中积聚力量,在黑暗中等待爆发。当确定一切付出皆无济于事之后,莫理循于 1918 年悄然回国,昔日的雄心、沮丧和压抑则被他藏回日记本里过度卷入政治,让他失去为自己辩护的能力,而疲惫和失望也让他无心为自己辩驳,而这一切又何尝不与 1914 年有关?毕竟,他在这一年收获的,不只是对中国局势的失望,还有深不见底的哀伤和冷漠。 参考资料: 北京的莫理循 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 乔厄莫理循书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