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846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成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造成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造成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造成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造成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造成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摘要:我国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造成的,而实施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也应当从现行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改进着手。因此,我们对于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主要着眼于对改革开放前后实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及其后果的考察,从东北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差,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财政税收对农业的收支差,农村金融存贷差,土地征用与出让价格差,城乡居民就业差,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原因分析 我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不仅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表现,由于历史上我国长

2、期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偏重于城市及重工业的经济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转轨经济的一些重要制度特征,造成了我国当前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错综复杂的城乡关系。也可以说,我国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造成的,而实施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也应当从现行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改进着手。因此,我们对于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主要着眼于对改革开放前后实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及其后果的考察,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的制度和政策分析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差 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当时落后的经济基础和复

3、杂的国际环境,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工业城市的战略。相对于轻工业和服务业而言,重工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为了稳定城市社会和经济,我国相应地在农村建立起了人民公社制度和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样的制度安排使我国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现象。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在“三线”建设以及“上山下乡”运动时期还出现了倒退。可以说,偏向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严格的户籍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过程中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最大特点。 在东北地区,与工业化迅速发展形成对照的是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这主要是因为偏向于重工

4、业的工业结构无法为服务业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和需求市场。2005 年,我国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仅占总就业人员的 31.4%,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有很大差距。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美国 75.9%,英国 75.0%,日本 65.6%,德国 65.5%,韩国 63.5%。相对于工业而言,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趋势,而我国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落后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有很大关系。 城市化是缓解和消除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而我国历史上特殊的工业化政策对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很大的阻碍,这种阻碍作用到今天仍然在东北地区城乡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影响

5、,这些影响是造成我国东北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克服这些影响也成为3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最为棘手和紧迫的任务。 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计划经济时代优先发展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而在当时国内积累不足,又无从获得国际援助和外国投资的情况下,我国只好从农业中获取资本积累,以换取重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一个是农业税收,一个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实际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本质也是一种农业税收,这种税收是通过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来实现的。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仅直接减少了农村的资本积累,而且也沉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乡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都是一

6、种损害,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促成我国东北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原因。在现实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农业增产但不增收。因此,我国东北地区目前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仅存在,而且呈扩大态势。这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及东北城乡经济的协调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而又弱质的产业,农业在绝大多数国家中都得到了各种措施的保护,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依靠工农业剪刀差来发展工业和城市,特别是东北地区,对于农业和农民的保护措施在很长时期内都是空白,真正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在近几年才实施的,而这些措施还很不完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以及东北城乡协调的预期目标还远未达到。 三、财政税收对农业的收支差 除了工农业

7、产品价格剪刀差这个隐藏的税收以外,我国也通过正式的税收从农业中转移了大量剩余。改革开放后这种形式虽然有所好转,4但农民的税务负担仍然沉重。我国的农业税直到 2006 年才被全面取消,而在此之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之一,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业采取保护政策,但是我国对于农业的税收过重,对农业的投入则过低。这种被长期实施的农业政策实际上仍是对农村多取少予的政策模式,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背道而驰,必然造成农民的经济困难和农村的相对落后,进而拉大了城乡差距。 财政税收政策对于东北农业的忽视除了表现在数量上的多取少予外,还表现为对于东北农业扶持政策的结构问题。一方面,财政对于东北农

8、业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我国财政对于东北农业的补贴政策结构与 WTO 规则不相适应。这些结构问题造成了财政支农的政策效率低下。在支农政策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于东北农业和农民的扶持效率又过于低下,必然造成东北地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四、农村金融存贷差 在国家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的同时,我国正规的金融服务系统在东北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距。从 1994 年开始,农村金融出现了存贷差,并且差额呈逐年扩大趋势,大量农村资金被金融系统转移到了城市。东北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严重损害了乡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资本积累,使资本更为迅速的像城市集中。与此同时,东北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面临着较为普遍的“贷款难”问题

9、,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这也是造成乡镇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巨大的金融缺口限制了东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 农村金融存贷差是东北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宏观表现,具体考察我国目前的东北农村5金融体系,可以发现东北农村金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首现,东北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过于单一,阻碍了东北农村资本的形成。其次,东北农村金融机构的构成不合理。最后,东北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结构不容乐观。造成我国东北农村金融巨额存贷差以及其严重结果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仅从制度上考虑,主要的原因有:金融机构产权改革滞后,城乡金融改革进程分隔,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 五、土地征用与出

10、让价格差 城乡土地市场的土地二元性导致土地“农转非”的过程中,土地征用价格与出让价格存在巨大差额,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土地征用价格与出让价格的差异体现了城市对于农民土地所有权收益的剥夺。此外,在土地产权制度模糊的同时,还缺乏与征地过程相适应的程序规定,补偿标准规定,转移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制度,申诉制度等相关制度措施,导致因征地而起得矛盾冲突日渐频繁。据一项对东北失地农民的调查,30 岁以下的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比例达到了 70%,30-50 岁的比例达到了 82.5%,50 岁以上者更是有 87%的农民对土地被征用怀有抵触情绪,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原因中,最为普遍的是土地被征后缺乏生活保障,以及

11、补偿标准偏低。 六、 城乡居民就业差 在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高素质劳动力大规模向外迁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县以下地区总体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缓慢,有可能在总体上降低农村地区居民的就业能力。 6城市化的发展会导致东北农村地区一部分就业能力相对较高的人口的流失,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我们担心东北城乡差距扩大的理由,因为城市化本身就是消除东北农村隐形失业的根本途径。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制造了障碍。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乡居民划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东北农民向城市迁移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制度性障碍至今没有完全消除。没有城市户口的

12、打工者无法纳入城市正常的管理体系,因为无法得到应有的全力保障。大量进城务工人员以“农民工”的身份在东北城乡之间流动,他们从客观和主观上都被认定是农民身份,虽然在东北城市劳动力中占有重要份额,但他们很难取得在城市长期居住的权力,只能过着“候鸟”式的生活,给东北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挑战,也阻碍了东北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的提高。这才是我们担心当前的城乡居民就业差会促成东北城乡差距扩大了真正理由。 七、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 东北城乡居民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待遇差别,同作为国家公民却没有平等的国民待遇。较为明显的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别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别,如果

13、说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东北农村经济落后的“客观”条件决定的,那么在制度和政策上的国民待遇差别则主要是由“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在此,主要分析制度和政策上存在的国民待遇差别,他们主要是由政府行为的失当及缺位造成的,与东北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权利相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却对东北城乡差距的拉大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7首先,东北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各地政府对“农民工”制定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城市政府为了稳定本市就业率,出台了很多限制外来民工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 其次,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和“市带县”的行政体制造成乡村居民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财政权利。东北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县乡两级财政,

14、东北地区有些县乡财政存在不同程度困难的情况下,教师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学校运转费用,校舍建设等教育经费更是毫无保障,大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由于缺乏教育经费,普遍存在乱收费现象,“人民教育人民办”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口号,义务教育在很多乡村已经名不副实。不对等的财政权利必然会限制东北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从而直接和间接地拉大了东北城乡差距。 最后,东北农村居民在政治权力上也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差距。东北农民在政治权力上受到的非国民待遇使其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这本身就是一种明显的城乡差距,这也必然会放大东北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业已存在的种种差距。 参考文献 1刘易斯,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 院出版社,1989. 2梅健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业劳动力转移J.农村 经济,2003, (5). 3韦廷柒.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转变城乡二 元经济结构J.农业经济,2004, (11). 84闫瑞珍等.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高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发展J.经济学动 态,2003, (9). 责任编辑:刘 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