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日本出版的文海1931 年之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支部的留日学生相当活跃,先后出版的文学刊物有杂文 东流 诗歌 (后改名诗歌生活 )等。1936 年春,覃子豪、李春潮、李华飞、罗永麟、李虹霓、宋寒衣、黄君玉、贾植芳等 20 多人,在东京以聚餐的方式组织了文海文艺社。社刊文海7 月 15 日创刊,16 开本,96 页。 文海得到当时索居东京近郊的郭沫若的支持,刊名也是郭沫若起的。版权页上标出编辑兼发行者为东京文海文艺社,实际上社务由李春潮倡导组织,覃子豪和李华飞负责编辑,罗永麟和李虹霓核审译稿。 代发刊词的献词 ,诗句充满炽热的情感: “我们是一群战斗的海燕/盘旋在黑暗的岛上/我们抵抗过风
2、暴/冲破过巨浪/我们鼓着全力/负驮着压迫的重量/我们是一群叛逆的海燕/奋飞在狂暴的海上/我们头顶着雷云/身浴着电光/我们互相激励/希望在苦难中成长/远望着大陆的脉搏/向祖国沉痛地唱歌/啊啊!我们受难的祖国哟/快准备一个伟大的力量/来迎接这暴风雨的时光。 ” 诗的作者覃子豪(1914-1963) ,原名覃基。四川广汉人。1932 年中学毕业后出川,赴北平就学于中法大学孔德学院高中部。1935 年东渡日本,入东京中央大学法科。他投身于进步留日学生的文化政治活动,接近了郭沫若,认识了日本左翼作家秋田雨雀。1937 年抗战爆发前夕,覃2子豪回国,在东南前线军从事文化工作,积极宣传抗战。1947 年移居
3、台湾。1954 年与钟鼎文、余光中等创办“蓝星诗社” ,为台湾现代诗运动做出了贡献。后病逝于台北。 编后为李华飞执笔。李华飞(1914- ) ,原名李明诚,字素光。另有笔名华飞、花飞、叔侣、梅岭等。四川巴县(今属重庆)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抗战前回国,任编辑和教职。 第一期作为“特别寄稿” ,发表了秋田雨雀的给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他在文中对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友情“怀抱着无限的感谢” 。他认为“现代中国的艺术家们,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现阶段现实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事实,这不仅是单为了中国的民众,同时还给了我们的艺术活动一个正确的反省” 。郭沫若的关于天赋和李春潮的郭沫若先生“七请”理论的再认识是关于诗
4、的讨论文章。蒋俊儒译的朝鲜文坛的作家和作品则是对弱小民族文学的关注。小说散文十篇,有对国内社会斗争的反映,也有对日本生活的写照。杨素的一个不灭的仪型写日本同学横山的贫穷而正直,浑入的俊子写日本下层女子的悲惨遭遇。诗歌十二首,覃子豪、李华飞的诗作之外,还刊载了文海社其他人的作品。一首题目为南风的诗:“把海涛永恒的咆哮/编成一阕壮烈的战曲/吹进那些失望的胸怀/鼓起他们的勇气/看他们果决地/去创造一个簇新的时代。/来吧,南风/正是该来的时候。 ”作者陶映霞,一个貌美多才的南国姑娘,覃子豪当时正在狂热追求她。恋爱没有成功,覃子豪努力于诗创作的热情却没有懈怠。李华飞回忆年轻诗人的狂放不羁:“他每天不3写
5、诗就译诗,我们一见面总是拉着听他朗诵,不听完不准走,真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童心的性格人物。听完才上街进吃茶店 ,让那柔媚的女给放名曲唱片,喝几杯太阳啤,发出歇斯底里的叹息,或近乎发狂而带神经质的笑声。 ” 纪念高尔基的专辑中有李春潮的悼高尔基和红飞的高尔基的死 。 编后说,本期准备付印的时候,高尔基逝世,因为时间关系, “仓促中只有两篇关于高尔基的纪念文” ,表示哀悼之意,将在第二期尽量筹备纪念文章。 第一期文海编竣后,霓虹兄弟带到上海交太平洋印刷公司排印,由侯枫经营的上海联合出版社总经销。但寄到东京的 500 册文海 ,一到口岸就被日本警卫部门全数没收。此后中日关系日益紧张,日本警察对中国留学生
6、的监视和迫害变本加厉, 文海人员流散,宣告停刊。 第二期据说已经编好,1937 年 2 月出版的第二期诗歌杂志上,登载有文海第一卷第二期的目录,照录如下: 小说 君子国 郭沫若 鸥 野薇 雪夜 童邪 盐(长篇连载) 4李虹霓 论文 国防文学的确立 雷石榆 站在“国防”的战线上 李春潮 再谈国防文学 长风 谈国防文学的创作题材 李华飞 与大众握手 郭沫若 散文 大海的女儿 李华飞 迟暮 覃子豪 悼吴泽举 张宜 纪念高尔基特辑 论 M高尔基的艺术 李春潮 5高尔基与文化事业 李颀 一束花圈(悼诗) 雷石榆 夜店 高尔基作黄日君译 音乐 高尔基作 林川译 小诗人 高尔基作 叔风译 论伟大作家与初步作
7、家 高尔基作叔侣译 乐想 高尔基作童邪译 诗歌 不相识的门 李华飞 流星 陶映霞 给 陈虹 铁蹄下的怒吼 6彭澎 海上 冷风 八月的乡村 梁薇娟 长安 阴息象 千代子 吴枚 绣忱曲 罗永年 离别之夜 宋寒衣 裴多菲的诗 覃子豪译 特载 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魏晋译 诗歌作者协会来件 编后 目录中“纪念高尔基特辑”的文章就有八篇,编者兑现了第一期编后中将在第二期尽量筹备纪念文章的承诺。但这期杂志至今没有7见到,很大可能是编好而没有排印,也许是排印了而未能出版。 1992 年,在四川纪念郭沫若的学术讨论会上,当年文海的编者李华飞与现代文学研究者孔海珠谈及 20 世纪 30 年代文坛上两个口号之争时说,当时文海社在争论最激烈的某天在东京召开过一个座谈会,特请郭沫若发表对论争的意见。郭先生的谈话, “预备在第二期文海上刊载,因为日本环境异常恶劣,出版有阻碍,而这份经郭先生改过的稿子也就藏在箱子里了” 。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 1936 年 12 月 30 H 的力报副刊言林 ,标题为领袖问题 。 (孔海珠:两个口号论争中的郭沫若 )郭文最末的一句话是:“要做一个时代尖端的作家,就须得时时与大众握手,养成集体的精神。 ”与文海第二期目录中郭沫若的论文与大众握手标题颇为切合,想来两文应是同一篇文章。因为第二期未能出版,文章后在力报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