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史记描写人物的手法摘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其“实录”已被史家所证;史记在文学艺术的成就亦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描写方面,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文以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为典例,浅论史记描写人物的典型方法。 关键词:史记 ;描写手法;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对比描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16-02 史记对人物的描写刻画的成就不可不谓之巨大,其写人手法之众多、运用之精辟一直为后世人所折服,一下便是史记写人计事的一些常用手法: 一、 史记在写人物生平时,侧重选取主要事件与重大场
2、面,特别是矛盾集中的焦点 一个人的生平所经历的事情是十分多的,十分重要的事情也很多。一部史书,一个列传限于篇幅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事事尽录。 史记很好地克服了上面的问题,其叙事、刻画人物,能够在众多的材料中删繁就简,选取最有代表性最为典型,最能体现该人物性格的事件下手。 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摧毁暴秦统治、与刘邦争夺天下的经过,最后是这位曾经主宰天下的英雄失败自刎的过2程。虽项羽的起落前后仅 8 年,但其所做之事可谓件件重大,而太史公独着力从“巨鹿之战” 、 “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布下重墨,以此刻画项羽不平凡的一生。 “巨鹿之战” ,是项羽生平最得意的战役,其一举消灭秦军主力
3、章邯部,成为推翻秦王朝的关键之役。项羽一生征战无数,战果不少,唯独此战不息重墨,实因此战乃项羽人生最重要的一战,是项羽的崛起;其余战绩则于项羽垓下突围时所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1来概括,不必逢战皆写。 垓下之围、乌江自刎,则是一位英雄的最后谢幕。项羽在突围前与虞姬的告别,和突围时最后仅剩“二十八骑”仍要“快战” ,仍能“溃围、斩将、刈旗”三胜汉军,至乌江不肯渡江,下马步战与最终的悲壮自刎,实乃对这位英雄光辉形象的升华与总结,成功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起落的全过程,凡读项羽本纪者,莫不对项羽其人的特点牢记于心,唏嘘不已,太史公之所以能做到这
4、样,就是因为其能够将人物的一生以典例突出,通过描写矛盾集中的焦点,让人记忆深刻。 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人物所思所想 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一种是以人物自身的话语直接道出。如项羽本纪中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时,自己作了一首诗:“气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时势的不利,连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都感慨自己空有盖世霸气,沦落至此的悲惋气息。于是“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项羽的感慨,怆然流泪最为感人肺腑,给人一种事将不济的悲怆情怀,也写3出了当时形势的危急。学者汪耀明说:“通过这些心理描写,司马迁活现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突出了他的性格,揭
5、示了他一度横行天下而最终别姬自刎的内在原因。 ”2这话十分有见地。 再看高祖本纪 ,当刘邦击破黥布叛军,还归而经过沛县之时,在酒酣的时候“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竟然“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3我们不由纷纷猜测,向来狡诈的刘邦竟会为何感慨动情。此时项羽已死,天下已大定,而昔日跟随落榜征战的一批旧将纷纷谋反被诛杀,如韩信、彭越等。也许刘邦一方面感慨旧时的征战艰辛,亦感慨今天终于衣锦还乡的喜悦,其间掺杂着及其复杂的感情,一曲大风歌,几行清泪,感情油然而发,纵然对刘邦有厌恶之感的读者亦会受其感召罢! 另外一种心理描写,是通过动作或神
6、态展现出来的。 “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上,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 。短短二三十字,通过目 举 示 起 出召这一连串动作,表现出范增欲杀刘邦的急切难耐的心情” ,4而“项王默然不应”则写出了项羽不忍席间杀刘邦之情。 史记通过人物心理状态直接间接描写,生动传神地描写出该人物的内心所思所想,人物也更为鲜活。 三、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 史记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通过使他们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更为突出地展现所要刻画人物的形象。 4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仅体现于同一传记中,也时常出现于邻传进行对比。 首先看单篇中的对比手法运用,如项羽本纪中,彭城之役刘
7、邦大败,几乎被俘,在危难之际刘邦的表现是“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1刘邦为了逃生居然把自己的儿女都能舍弃,不顾他们生死。而项羽在垓下突围,同样的面临绝境时, “汉军围之数重”1的情况下,仍为从骑斩杀汉将;不肯渡过乌江之时,又将自己最喜爱的千里马赠予乌江亭长;这虽是绝境下的自我解脱,但此作为亦颇让人感慨。从刘邦逃亡中,可看出其自私的面孔,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惜抛弃儿女,其人是如此冷漠无情;而项羽败亡时,居然是如此从容不迫,依旧对身边的人重情重义,高起王陵说:“项羽仁而爱人。 ”1于是两下对比,刘邦的无情、自私、冷漠顿显,项羽的重情义,仁爱可见。 邻传对比,如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中,
8、两人皆曾经见到秦始皇出游,都发出了感慨。项羽是十分霸气地说:“彼可取而代也。 ”1刘邦则是“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1在这里,项羽表现的是一种十分豪迈而信心满满的情怀;刘邦则在失落中充满了对秦始皇地位的羡慕,从中项羽的英霸之气与刘邦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大志与豪气。 除了上述例子, 史记用到对比手法的地方只能用“不胜枚举”这个词来概括,众多的对比手法运用,无意识十分巧妙地彰显其所要描写的人物,而又更能引发读者思考,其布局之巧,实令人折服。 四、细节描写 5史记既是一部史书,同时期文字成就亦极高,其中许多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十分重视细节描写,把人物的动作、心理都进行仔细雕刻,
9、十分精确传神。 如项羽本纪。中,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时, “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这一段细节描写,将一个面临绝境的末路英雄的告别场景,描绘的如此鲜活,这样的场景一幕幕分明就在我们眼前上演。如此不可一世的盖世英雄,竟然也有这样恻隐悲惋的时候,这段描写将霸王别姬这幕写的令人千古唏嘘,感慨不已,而同时对项羽的情怀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再看高祖本纪中,楚汉相持广武,刘邦数项羽十罪,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1这里刘邦精明狡猾的形象再次被再次得
10、到彰显,他忍住了巨大的痛楚,被射中了胸部,依然能够十分机智地说射中他的脚, “他的超人智慧再次被写活了。这一招对蒙骗敌人,稳定自己的军心起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5 这样的细节描写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因此史记写的十分生动,可读性与文学价值相当高,其不局限于写史,亦是在进行文学创作。 五、 史记常用夸张,带神话色彩的手法写人 夸张的手法在史记中亦十分常见,如樊哙护主的场景“?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虽然樊哙勇武,恐其面貌仍不至此狰狞,“头发上指,目眦尽裂”1应为夸张之说;又如项羽垓下突围时, “是6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吒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1项羽虽勇猛无比,但仍
11、不至于一嗔目暴喝便能将敌人喝退数里之远吧?此间定有夸大。然而这些夸张无伤大雅,反而更添加人物的神秘色彩,更能体现他们诸如勇猛的特点,学者徐金凤也说:“夸张是写好传纪文学作品所容许采取的一种艺术手法,因为传纪文学虽以史为根据,但并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文学描写。 ”3 史记中所写的重要人物,均带有神话色彩,增添其神秘感,如写项羽的“重瞳子”与上古贤君大舜相联系;写高祖时,显示出生十分有神奇色彩:“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1还有他的“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 “斩蛇起义”的故事,无不充满神奇色彩;楚汉战争危机之时,刘邦被楚军包围数重
12、,竟有大风沙尘助其突围。这类故事不为鲜见,给人物的形象颇增加神秘色彩。虽然这些故事多为虚幻,但读来亦十分奇特新奇。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写人手法, 史记中仍有许许多多的为人称道的手法,如“互见法”使得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在多传中既有简单复述,亦有补充完善,从而使一个人的形象更为丰满,也可较好解决重复叙述同一事的冗杂,而且“加强了不同篇章之间的联系,使全书错落有致而且层次分明”6;再有,司马迁善于写失败英雄,不以成败作为英雄的唯一凭据,是失败的英雄如项羽李广的事迹亦广为传诵,感人心肺,等等。不能在此文一一论及。 总之, 史记描写人物的手法可谓多不胜数,妙不可言,这为中国7的文学保留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这
13、也成为史记千古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对后来明清小说如三国演义的写法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知鲁迅誉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实不是一句空言。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第 2 版)M.湖南:岳麓书社,2001, (9). 2汪耀明.史记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J.淮阴师专学报,1995, (3) (总第 68 期). 3徐金凤.项羽本纪的传纪文学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2). 4何梅琴.史记人物心理描写艺术探微J.平顶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13(1). 5辛一江.论史记的写人艺术J.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18(4). 6王宇.历史的文学品格史记人物描写艺术新视角J.云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