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监狱与上海法制现代化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911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篮桥监狱与上海法制现代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篮桥监狱与上海法制现代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篮桥监狱与上海法制现代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篮桥监狱与上海法制现代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篮桥监狱与上海法制现代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提篮桥监狱与上海法制现代化研究摘 要提篮桥监狱是上海公共租界监狱的代表,它在西方教育刑理论指导下建立,并带有中国传统监狱理念的色彩。而且,提篮桥监狱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监狱,其现代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较为完备的行刑法律体系及狱政管理手段,完整的监狱人员构成,以及有效的行刑监督四个方面。在上海法制化的进程中,它发挥出更新官员和民众的行刑理念,探索少年司法制度等作用。 关键词提篮桥监狱;狱政管理;现代化 1845 年,根据南京条约的附件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英国首先确立了它在上海的第一块租界,作为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先后建立了领事馆监狱、英国在华高等法院监狱、工部局监狱(如厦门路

2、监狱,提篮桥监狱)等。其中,仿照美国监狱建造的提篮桥监狱,在监狱行刑制度、狱政管理、教育感化制度等方面具有代表性。以提篮桥监狱为切入点,探究租界监狱法制在上海,甚至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作用,对理解法制现代化的内涵、发生、进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提篮桥监狱的概况 提篮桥监狱,全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 ,又称西牢、外国监狱等。始建于 1901 年,于 1903 年启用并定名为华德路监狱。投入使用时仅关押囚犯数百人,至 1934 年在监人数竟达 6166 人,甚至一2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监狱。 提篮桥监狱的管理者由工部局任命,其中,典狱长一职大多由英国人担任,其他科室的管理人员仍以英

3、国、俄国等外籍人员为主,而监房的看守则为印度人和中国人。监狱主要关押中国人男犯,其中包括老年犯、少年犯和普通男犯。此外,监狱设计“西式化”色彩浓重:第一,在结构上,采用“三墙一栅” ,即三面系钢骨水泥墙,一面为铁栅,囚室全部建在有通风和敞开状的建筑内;第二,在监区设计上,包括男犯监、女犯监、外籍犯监区和儿童感化院,分押分管的现代监狱管理制度特征明显;第三,在行刑制度上,吸收西方减刑、假释、大赦监狱理念;第四,在教化教育制度上,对少年犯进行文化、技术教育。由此可见,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租界外监狱法制开始进行改良的同时,租界内已经出现颇具现代化意义的监狱。 二、提篮桥监狱的现代化表征 法制

4、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有机构成之一,它包括法律精神的现代化、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以及有关物质设施的现代化。提篮桥监狱是在西方预防刑理念指导下建立的,通过窥探其数十年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其蕴含的监狱法律思想、行刑制度等现代化特征。 首先,较为完备的行刑法律体系。良好的监狱行刑法律体系是行刑法治化的表征之一,它能够妥善处理好社会利益、监狱管理人员利益和罪犯利益三者间的关系。提篮桥监狱适用的法律规则主要包括 1906 年上海英国监狱章程 (以下简称章程一)和上海工部局监狱人员规则(简称规则一) ,1907 年 11 月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押所章程 (简称3章程二) ,1909 年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新设男女押所

5、管理规则 (简称规则二) ,以及 1913 年 3 月工部局华德路西牢押犯守则简章 ,1936年华职员条例 。此外,由于租界享有治外法权,实际上当时租界也援引英国本土的监狱法法律渊源。纵观上述法规、章程或细则,笔者认为其实质上包含了监狱管理法、监狱警察法、行刑监督法、罪犯教育劳动法等行刑法律内容。 其次,完备的狱政管理手段。现代化的狱政管理是指在惩罚和改造罪犯过程中对罪犯进行的监督、控制、指挥等的管理活动,包括指监狱管理的原则、分押分管分级处遇制度、武装警戒制度、接见探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提篮桥监狱的管理制度与同时期还处在传统监狱法制下的监狱相比,其完备性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接见探视

6、制度。西方的现代监狱制度都注重对罪犯基本权利和地位的维护,罪犯的会见权是其作为权利主体的要求,也体现出行刑理念的人道主义和人权主义。提篮桥监狱采用了接见探视制度,在罪犯服满一定刑期后,一般允许其亲友到监狱探视。罪犯甚至可以约见律师, “律师为了办案需要,可以凭未决犯妻子或其父母的委托书入监探视在押的未决犯。 ”其二,严格的武装警戒制度。武装警戒、武器及戒具使用的规范化是维护良好监管秩序的条件,提篮桥监狱对此规定了明确的内部管理规则。如对于武器的使用, “凡科长、看守长以上人员每人都配有手枪,但要经过打靶练习合格,才允许配备。 ”又如对私刑的控制,章程一第 101 款规定:“凡人员,除正狱吏有示

7、外,于犯人不得用任何刑法,或无论何种之私刑。 ”其三,分类关押。如章程二第一条“押犯须分等第”规定男女犯分押分管,并根4据案情轻重不同将罪犯关押在不同的楼层。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租界监狱的管理仍带有很强的殖民主义色彩,如外籍犯人与本地犯的区别对待、狱内食物的缺乏和疾病的流行等等。然而,在当时整个社会还处在“尚未开化”的阶段就已经出现的现代化意义上提篮桥监狱,它毕竟是成功移植西方监狱法制的成功案例。 第三,完整的监狱人员构成。作为监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施主体,监狱人员构成主要包括监狱警察和罪犯。一方面,上述提篮桥监狱适用的法律依据较为详细地规定了监狱管理人员的组成、任职条件、职责、

8、考核、着装等内容。例如,对监狱警察职务犯罪的预防,章程一第 90 款规定:“凡监狱人员,外人进监狱,或至犯人处者,无论何时,不得受银钱与费或无论何种之酬劳。 ”至于考核,提篮桥监狱规定了严格的请假和惩罚制度,要求监狱各科室工作人员自行其责,无监狱长批准不能随便进入监区,监区的看守也不可随便进入科室和其他监区。另一方面,作为行刑对象的罪犯,他们的实际法律地位往往是衡量监狱的现代化和文明化程度的标尺,不过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了提篮桥监狱滥用私刑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提篮桥监狱的立法和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对罪犯基本权利的保护,如章程一第 18 款规定:“凡迁徙犯人往来时,当竭力少露于众眼。

9、如必须用车,则当运载于一密车,以免过通衢广众时之显露。 ”与当时租界外仍盛行的罪犯“游街示众”相比,已然是一大进步。 最后,有效的行刑监督。强有力的行刑监督制度是确保刑罚执行公正、公开化的重要保证,现代化的监狱监督体系包括管理体制内的监督和外部社会力量的监督两个层面。5提篮桥监狱的监督主体是稽查董事会、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自提篮桥监狱落成后,它就成为了上海当地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甚至上海工部局曾一度邀请会审公廨官员和报社记者前往提篮桥监狱参观。这样较完善的行刑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狱内违法、不合理情形发生的作用。 三、提篮桥监狱在上海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上海租界的法制是现代法

10、制。 ”现代法制中的重要一环即是现代司法的产生和运作。提篮桥监狱百年风雨的发展史是对上海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最好注解。从开始启用时仅关押数百人的小型监狱,到上世纪 30 年代成为远东第一大监狱,作为上海法制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官员和民众的行刑理念 提篮桥监狱落成之时,适逢清末监狱改良的开端。1907 年,沈家本上折奏请推行监狱改良,随后清政府改革刑罚、制定大清监狱律草案 、建立新式监狱,然而,大多数改革措施后来夭折了, 大清监狱律草案也未真正施行过。租界外的监狱大都仍奉行威吓主义和报复主义,监狱腐败落后,监狱功能在于“苦人,辱人” 。而提篮桥监狱实行现代化的

11、管理制度,行刑理念在预防刑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法治、人道等理念。这就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狱制改良相结合,更新了当时官员和民众的传统监狱理念。一方面,政府官员加强与提篮桥监狱的交流。如“1906 年 4 月,法部郎中韩兆藩考察江苏( 含上海) 、浙江两省各监所,回京后写出考察监狱记一书。 ”书中就描述了提篮桥监狱对少年6犯进行教诲感化的情形。另一方面,为让当地民众了解提篮桥监狱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工部局甚至曾邀请申报记者前往参观报道。这些举措既传播了现代监狱行刑理念,又加快了上海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二)少年司法制度的探索 少年司法制度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司法性组织应用法律处理涉及未成年人

12、的诉讼案件和非诉讼事件,以保护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专门司法制度。 ”由于少年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国家亲权理论的成熟,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少年犯的处罚中采取特别方式。提篮桥监狱也引进西方现代化法制中对少年犯的特殊处遇措施,如为避免成年犯对其的感染,章程一规定:“凡年在 16 岁以内之犯人为幼年犯,收押后无论何时,不得准其与成年犯相遇” ;为加强对少年犯的感化教育,提篮桥监狱感化院将 1315 岁的少年犯和 12 岁以下的儿童犯分开编班,而且, “上课和习艺在二楼教室和工场;底层大房间搞体育活动,好天气到院内草地上出操,做游戏。 ”在当时华界监狱普遍将少年犯与成年犯采用相同管理方式的背景下,这

13、一做法开启了民国时期对司法制度的探索历程。 (三)出狱人保护 提篮桥监狱一度践行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自 1862 年英国出狱人保护法颁布后,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逐步演变为现代化监狱的普遍做法,这一措施不仅有利于出狱人回归社会,实现监狱教育改造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有效预防出狱人再次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当时提篮桥监狱的主管部门工部局多次与中国司法部门和欧洲当局合作,对获释的罪犯提供生活帮助和就业帮助。例如, “1932 年,江苏高等法院的检察官王振7南亲自帮助宁波同乡会和江淮同乡会安排华德路监狱释囚的住处。释囚们回到他们原居住的县内,获得了经济上的资助。 ” 由此可见,上海的法制现代化发端于租界,上海

14、监狱的现代化产生于提篮桥监狱。虽然一个世纪的殖民地历史让上海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监狱,但提篮桥监狱以其刑罚理念和完备的管理制度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现代化监狱代表,关乎提篮桥监狱的立法、刑罚执行、狱政管理、人员构成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值得深入研究。尽管提篮桥监狱存在殖民和伪人道的历史局限,然而,它毕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监狱,它为民国时期、乃至现在我国监狱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模型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上海监狱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监狱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王立民.上海法制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刘颖.提篮桥监狱与上海监狱制度的现代化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 4徐家俊.旧时上海各监狱探秘J.民国春秋,1995,5. 5曲伶俐,杨晓静,张传伟,王占启.现代监狱行刑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仲崇森,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