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学校.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968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学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国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学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国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学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国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学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国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学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民国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学校一、巴蜀学校的创办 重庆巴蜀学校创办于 1933 年,创建人乃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王缵绪。1929 年王缵绪以十万银元购买了富豪私产嘉陵江畔的张家花园,又筹资从上海购置了大量教学用具,建立与实施了他的办学计划。1932 年王缵绪曾公开发表了巴蜀宣言 ,将其办学宗旨昭示于社会各界。 王缵绪创办巴蜀学校,以实现他改变西南落后教育面貌, “创造新的教学制度,实行新的教育理想” 。经黄炎培介绍聘用教育家周勖成担任校长,以孙伯才、卫楚材、卢作孚、康心如、何鲁等教育专家主持教务,王缵绪任董事长。共同制定“公正诚朴”的校训,在重启发和实践的教育理念下,采用“手脑并用,身心

2、互通”的方针,以“儿童本位”教育原则及“教养兼施”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几年后学校由幼稚园和小学扩展办起了初中和高中,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就已被公认为著名的学校。 1936 年,巴蜀学校学生的生活照片和学业成绩代表中国参加英国伦敦国际教育博览会,获得嘉奖。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曾任学校国文教员,为巴蜀学校作词,谱写了经典的校歌,仿佛还在巴蜀校园荡漾。 1937 年 4 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肯定创办巴蜀学校题赠了“成绩斐然”四个金色大字匾额,赞扬巴蜀学校的办学成绩。 “七七事变”爆发后,学校礼堂曾挂起了大幅中国地图,书写着2“国破山河在” ,让全校师生警醒。 1939 年 5 月,

3、重庆遭到日本飞机的大轰炸,社会局命令市区所有学校于 6 月底以前迁出市区。重庆巴蜀校园连续三次被日机轰炸,毁坏了礼堂、教室、宿舍以及校园,曾有六名校警被炸死。但是,巴蜀学校从没有停止抗日救国活动,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并组织军事训练,早操跑步时高唱大刀进行曲 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歌曲。学校将各班级全部以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的省区命名,提示不忘收复失地之志,第一班为辽宁级、第二班为吉林级、第三班为黑龙江级等。对毕业生,校董事长王缵绪题赠“毋忘国耻”铭刻在巴蜀学校毕业纪念品(墨盒)上,发挥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抗战期间,巴蜀校园曾是陪都重要的文化宣传教育中心,王缵绪在校内接纳和安置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全

4、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还有黄炎培先生主办的“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 。那段时期,周恩来曾到巴蜀学校作了“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的专题演讲,吸引了众多听众;黄炎培先生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巴蜀校园组织了数十场演讲;众多著名学者和政治活动家宗白华、马寅初、章乃器、老舍、郭沫若、邵力子、邹韬奋、沈钧儒、陈立夫、罗隆基、潘公展、齐燕铭、田汉、翁文灏、潘序伦、胡风等都曾先后在巴蜀学校作过演讲。 当时王缵绪(上将)任四川省主席兼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他明确指示:“为保师生安全,避免无谓牺牲,迁校应当从速进行。 ”经校方决定,将重庆巴蜀学校迁往四川省西充县王缵绪家乡。 二、迁至西充 3据统计:学校转移物资有 500

5、 多套校具(桌、椅、床) 、2 万余册图书、2000 多件教学用具(钢琴、显微器、动植物标本、实验仪器)等,满满装了 16 艘大木船,从重庆嘉陵江运达南充,又动员上千余人,靠人力一件一件搬运到西充。 1939 年 9 月巴蜀学校(西充)完成了搬迁和重建,校址定在西充东门外大佛寺原西充县立中学所在地,9 月正式开课。 王缵绪将巴蜀学校迁至西充,充分证实他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提高教育培育人才的迫切心愿。西充土地贫瘠,资源短缺,被人戏称“苕国” 。但西充人勤奋好学,有穷不离书的古训,有尊师重教的优良民风。巴蜀学校在此创建不仅给西充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教学设备,而且带来了当时中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6、,还有一大批享有盛名的教师周勖成、孙伯才、卫楚材、李博程、汝龙、周佩珍、钟泽珠、杨双全、楚衡、杨应湘、刘雨春、沈淑平等,本地聘请的教育首领李毅君、数学教师张敬虞、理化教师杨志伊、古学精深的国文教师徐秀实和何伯卫等。他们全新的办学方式、儒雅的学者风范更为人们所景仰,不断吸引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学,西充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42 年,西充地方恶势力产生排外倾向。校长周勖成与正在抗日前线指挥作战的校董事长王缵绪通电商定,将巴蜀学校迁回重庆张家花园,西充巴蜀学校作为分校继续开办。于是周勖成辞去西充学校校长职务携部分教师返回重庆。王缵绪将全部教学设备留在西充,继续促进西充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

7、他电令侄女王君素(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接任西充巴蜀学校校长职务。在王君素任职期间,王缵绪不遗余力地支持她继4续筹资扩建学校,并经申报、核实,得到了四川省教育厅的批准,成为省立重点中学。 三、回迁重庆 1942 年,周勖成校长及教职员工由西充返回重庆之后,很快在张家花园恢复了巴蜀学校并正常开课。在此期间,巴蜀校园仍保留了抗日救亡活动中心的地位。王缵绪请了陪都军政商学各界知名人士到校作公开演讲,在当时他的阻力很大,学校所有问题他都承受了很大压力,他完全是巴蜀学校的幕后军师,经常以果敢态度与当局抗衡。而国民党当局就因学校董事长是王缵绪的特殊背景而不敢干预,确保了巴蜀学校正常的开展。 1945 年,巴

8、蜀学校西充分校已发展成了(小、中、高)完整的教学体系。学校设有助学基金,资助孤贫学生,充实了学校图书、仪器和其他设施,又聘请了著名数理教师黄关林和张敬虞、英语教师高逸、史地教师王搏九、语文教师徐秀实、音乐教师叶创衡、体育教师童致中,还有知名教育家张晓梅、韩幽桐、张友渔、刘清扬等人,集众多智慧共同谋划出严格的管理制度,确立了严格的招生制度和升降级制度,旨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勤俭作风。学校十分重视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设有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经常组织各类竞赛,扩大知识境界,组织成立学生“自治会”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和卫生习惯。还建立了“校友会” ,交流学习经验,促进互励共进学习模式。

9、学校特别提倡爱国教育,教唱抗日救亡爱国歌曲,并结合物理课学习的知识成立了无线电小组,由楚衡老师指导学生组装了一部矿石收音机,每天师生轮流值5班,把夜里 12 点以后收听到的电台消息,由师生记录抄写成大字报,张贴在校内校外的墙上,使全校师生和当地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到抗日前线的战况,并且将班级和重庆巴蜀学校统一,以当时沦陷的国土省区命名,有绥远级、宁夏级、热河级、察哈尔级等,以激励学生发奋读书,报效祖国。 1946 年,国民党南充专区党务督察专员李亚东及西充地方势力,利用国民党选举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时,向被当选国大代表王缵绪提出,巴蜀学校的校长由张抚均担任。直到共和国成立,王缵绪将军将此校捐献西充人

10、民政府,即今日的四川省西充中学。 四、巴蜀学校的贡献 1949 年底,重庆巴蜀学校经校方共同努力已发展成为集幼、小、中、高的完整教育体系,在当时已进入领先的地位。新中国建立后,王缵绪将重庆巴蜀学校捐献给国家。当时邓小平为此发表过重要的指示“只许办好,不许办坏” 。 1950 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接办由王缵绪创办的重庆巴蜀学校幼稚园,改为西南干部子弟学校(分中小幼三个部) ,由刘西林任校长。 1954 年西南大区撤销,各部独立,幼儿园更名为重庆市巴蜀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 6440 平方米,建筑面积 6000 余平方米,是一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有着优良传统的寄宿制和全日制并存的省级示范园、市一级

11、园。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设备精良,被誉为花园式的“儿童乐园” 。现有十个班,400 余名幼儿。巴蜀小学、中学和高中依然在重庆渝中区张家花园,位居美丽的嘉陵江南畔,持续发展到占地30 余亩。目前巴蜀小学已成为教育部的基础教育定点联系校和重庆市首6批示范小学。巴蜀中学已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国家考试基地、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全校现有 119 个教学班,学生 7000余名,是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巴蜀高中连年获得市教委颁发的高中工作优秀奖、特别优秀奖。据市教委统计,巴蜀中学升入专科、本科、重点各段上线率

12、均居全市第一,每年都有 20 多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包揽重庆市文理科双状元。巴蜀学校从建立至今培养出众多人才,有的已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人士,遍布海内外,它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2003 年重庆巴蜀学校举办六十周年校庆,邀请原创建人兼董事长王缵绪的孙辈和首任校长周勖成的女儿参加庆典。在庆典大会上,傅唯泉校长肯定了王缵绪先生的兴学义举。巴蜀中学还制作了邮资明信片一套(王缵绪肖像)交邮局发行。西充中学也邀请了王缵绪创始人的后代到校参观,举行了欢迎会。 2012 年 12 月 15 日,重庆巴蜀中学在四川西充县王缵绪故居举行了隆重的“巴蜀中学祭祖暨八十周年校庆启动仪式” 。叶圣陶先生撰写的“巴蜀学

13、校校歌”的歌声响彻故居山林,八万响鸣炮引来八方乡民围聚观看,隆重而热烈。主持人作了精彩的致辞:“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著名爱国将领、原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伟大的教育先行者,巴蜀学校的创办人王缵绪先生的故居,纪念他对于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缅怀他福荫学子的身先言行,学习他以报国为己任、教育兴乡、教育兴国的伟大情怀。2013 年是巴蜀学校建校 80 周年大庆,我们这些巴7蜀的后人来到这里,在先贤故居前开启校庆序幕,别有意义。 ” 巴蜀学校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人才。王缵绪作为巴蜀学校的创始人,他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从前如此,现在也如此,将来亦如此。 今天,我作为巴蜀学校创始人的后代,重新梳理了巴蜀学校 80 年所经历的风雨沧桑,是表示对先辈的敬仰与怀念。虽然他与世长辞,但我们不该忘记创业人的艰辛,更不可否定创办人的功绩。巴蜀学校的辉煌与他竭力推行教育相伴而生,由他而建的这座丰碑,将永远屹立在嘉陵江畔的巴蜀校园。 作者单位:新华通讯社 责任编辑:王封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