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的途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998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的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的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的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的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的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的途径摘 要: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拓展参与平台、丰富参与内容、激励参与行为、提高参与施行主体素质、拓宽参与途径等,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并使大学生对“原理”课参与意识有效地转化为参与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原理”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原理”课;参与意识;参与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5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是重要的课程之一。当前,围绕如何改进、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许多老师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这

2、些众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要想取得成效,关键是在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原理”课的参与意识,并将参与意识转化为有效的参与行为,激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走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学生。本文拟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就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的途径做一探讨。 一、拓展参与平台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发展和多样性的发展,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多样性发展模式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我们的“原理”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的上述发展,为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发展2平台。大学生“原理”参与平台除理论教学的教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实践平台和网络平台的拓展,从而提高大学生“原理

3、”课参与的积极性。 (一)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不仅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的实践相结合,用实践去检验理论,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可信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教师要根据相关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到企业、工厂或农村考察,也可以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或革命根据地调研,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调查问卷中,在“原理”课的实践形式方面,40%的同学选择参观学习,30%的同学选择社会调查。这就需要我们在拓展实践平台上下功夫,使同学们的参与意识转化为有效的参与行为。 (二)网络平台 互联网作为一种复合型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了大学生查询信息、获取知

4、识、学习研究的主要平台。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阅读和查找信息的占大学生网民的比重为 33、8%,上网目的是学习的占 11、4%,大学生网民之所以热衷于上网查找信息,在网上学习,这与他们求快、求真与求易的网络心理有关,也与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有关。所以“原理”课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通过校园网站、教师设立 QQ 群、微博互动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更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到“原理”课的教学当中来。这里面不仅学校要相应的支持, “原理”课教师更要担负起搭建网络平台的责任,从网站的设计到3内容的更新,包括与学生的互动等都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这个工作,

5、网络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原理”课的参与平台。 二、精心设计参与内容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在“课堂上你在什么情况下特别想参与”这个问题上,34%的学生认为问题切合自身实际,35%的学生选择了问题有启发性,能锻炼思维,15%是因为能回答出来。而“关于不想参与课堂教学的理由” ,35%认为是问题缺乏趣味性,3%认为问题过于简单。这就说明参与内容与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很大关联。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要把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在这一点上,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家桑德尔所教授的哲学课,可以给我们一些这方面的启示。桑德尔的公

6、开课之所以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首要的因素就在于,桑德尔通过问题情境,使新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经验或者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发生关联,引发新与旧的碰撞,并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大家众所周知的关于“电车司机”的故事,桑德尔在“公正”课一开始,并没有直接给学生一个关于公正的哲学定义,而是先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的问题情境,一下子就以出乎学生对哲学课的期待形式出现了,问题的抛出让人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新鲜,顿时便吸引住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把学生带入到一种道德两难的境地。桑德尔的这个问题不具有唯一正确答案,所以不会让学生觉得没有任何挑战4性,另外,这种问题情境也

7、不会具有无限的开放性,怎么回答都可以,它要求在两难中做出抉择,而不是不做选择,因此,问题本身也并不会让人无话可说。相比那些知识总结性的问题,或者下定义的方式的提问,这种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问题的求知欲望。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与桑德尔教授的哲学课极为接近,所以在参与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从桑德尔这里得到很多启示。要想让学生有很高的参与意识并积极参与“原理”课当中,那么参与内容就要符合这样几个标准:参与内容学生要熟悉,要贴近学生实际,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对他解决当前学习、生活中或将来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具有指导意义;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不能让学生不屑一顾,又不能

8、让学生无从说起,要让学生有能力参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参与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时尚性,学生只有对问题感兴趣、好奇,才会积极参与其中。 三、参与行为激励 调查发现,学生的参与意识高低与其参与行为是否受到激励有关。根据参与理论激励理论,人们在参与某种行动时,都会对该行动的结果进行预期,如果预期该行动不会带来他们希望的结果,他们就不会将该行动付诸实施;如果人们从事某种行动而没有实现预期的结果或价值,他们便会逐渐停止这种行动。 根据以上理论及调查结果,所以我们要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首先要深入调查学生的需要,改变参与形式和参与内容,使参与行为的结果与学生预期的结果相符合,从而提高大学

9、生“原理”课参与5意识。 如何对学生的参与行为进行激励,从而使这一参与行为得以延续,是一门艺术。在“原理”教学中,一要尊重每一位同学。比如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使用“你来回答” ,而是称呼学生的姓名;比如学生回答完毕之后,问一下学生的姓名,表示你对他的重视和关注;二是重视对学生的继续对话与交流。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回答,很多教师倾向于他回答的正误,而忽视对学生的继续对话和交流。其实问答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尤其是一进一退式的答辩,更能让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逻辑的严密性得到发展,而且学生在和教师进行这样的问答活动时,更能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对于课堂中常见的问答

10、活动,我们应该反思该如何利用他。一是对学生答案不能一味地鼓励,而应该换一个评价的角度和方法,以更加艺术的方式来尊重和鼓励学生;二是加强对学生问题的追问。对于学生的回答,反复诘问、应答、反驳、再追问,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辨析和争论,来培养批评思考以及推理论说的能力,还是可行的。在追问的同时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面露难色,那么老师应当及时给予提示,或者再请另外一位同学继续作答以避免冷场或学生的尴尬情绪。 三是在满足学生荣誉感的时候,不仅以问题形式,还应该思考其他更多的方式,比如活动的组织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自控能力等。任何一次尊重和鼓励其实都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而这种期望往往能激发学

11、生更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使他们更积极地表现自己。 对参与行为的评价与考核也是参与行为激励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想参与“原理”实践课的原因里,为了拿平时成绩占到 37%,还有 10%是6因为教师的硬性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既强调重在参与思想,又要对那些认真准备、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以一定的奖励,把参与行为纳入平时成绩,并与最后考核成绩相联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参与施行主体 “原理”课参与施行主体,就是指大学生“原理”课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把关人。这里我们仅就“原理”课教师如何提高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中参与意识提几点建议。 (一)教

12、师的专业知识 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无法在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这在“原理”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原理”课的有些原理很抽象,如果老师知识狭窄,就原理讲原理,结果就有可能使学生听不懂,或理解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很难有兴趣去学习,更不要说参与教学了。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也直接影响着同学们的参与意识的高低。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反之,一个教师如果不爱学生,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不喜欢教育这个事业,我们很难想象他在“原理”课的教学能全身心地投入。而由于他的不

13、投入所带来的教学活动,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抽象难懂的教学语言,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其中呢? 7(三)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大凡杰出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名优秀教师也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一位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知情双向交流与反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参与途径 参与途径是指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参与进来。只有多样化的参与途径,才能在参与过程当中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当中,学生通常的参与途径是教师提问,集体或个体回答;现场组织讨论或小型辩论等。除了这些之外,我在教学实践中,还采取了很多种学生参与的方式,比如关注当前时事的“新闻评论” ,联系学生实际的“原理与生活” ,结合课本内容的“精彩一课” 、 “原理”案例分析、结合学生专业的“哲学与音乐”等,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评价电影、电视剧等,多样化的参与途径,让学生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原理”课的教学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