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999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摘 要:网络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高校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不断弱化。这促使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以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更新方法、增加新阵地、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因此,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76-0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各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

2、结果,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网络环境一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网络现代的科学技术,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进行的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作为受教育者同时也是网民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接触网络更加广泛也更加主动。尤其近年微博、微信、腾讯聊天工具等即时通讯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使教育者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拓展和延伸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及领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要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2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准

3、确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个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的身份具有双重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是教育主体(教育者)与教育客体(受教育者) ,二者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二者的关系、地位一直都十分明确:即教育者占据主动地位,按自己的要求和方式向受教育者“灌输”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 。但网络时代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用形成的,网络环境下主客体互动的本质同样是主客体之间你来我往的往返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双向互动是教育者由“灌输”者转变为“对话者” ,受教育者也由单方面的被动接

4、受者转变成为“互动主体”,主客体双方身份表现出了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分开向双重角色转化 网络的虚拟性、超时空性促使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角色的相互转化,同时,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的主要构成主体,近年来智能客户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也使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方式在各个高校生根发芽,这使他们接受外界的教育信息更加主动和广泛,接触的信息也更加多渠道更加复杂,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通讯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育者已经不再是必然的教育主体。网络时代,信息资源获取的机会是平等的,这就使教育者不再占据获取教育信息的先导和支配地位。另一方面,教育客体日益表现出明显的

5、主体性特征,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的影响,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3权和价值认同。 (二)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传统的人人的直接互动向人机人的间接互动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在时间和空间始终保持一致,角色是不平等的:一个是占据主体地位,一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教育的方式也一般采用训导、要求、批评等。但现在,面临网络时代不可逆转性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将迎来颠覆性的转变,电脑逐步成为虚拟社群成员的沟通媒介, “键对键”这种即时的在时间上空间上不要求一定一致,更加宽松的接受信息教育的方式将会逐步取代“面对面”的教育

6、方式,在这种“人机人”的互动方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世界是绝对平等的,都拥有平等的话语倾诉权、意见表达权、信息使用权。引导、启发、倾听等已经成为教育者使用的主要手段。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趋向模糊,地位日渐平等,发展成为一种朋友式的角色关系。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拓展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动机、内容、形式等方面并没有太多选择和自主权,教育信息的内容比较单一。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截然不同,网络兼有报纸、广播、电视、智能客户端等多种媒介的优势,微信、微博、QQ、MSN 等对话平台提供了更加广泛全面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已经由“给什么,就吃什么”的被动

7、接受性状态,转变为“我喜欢什么,就选择吃什么”的主动选择性状态。具体表现在校园网络新载体上: 4(一)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开展专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其他网站进行外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各类媒体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等形式,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化解学生思想问题的渠道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互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为在网上开展思想工作、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网上

8、心理咨询、网上职业咨询、专家在线答疑等多种形式。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教育、心里测评、性格测试等,帮助大学生科学正确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启发学生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疏导学生的思想问题。 (三)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 大学生在校园网上发布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中蕴涵了青年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通过 BBS、聊天室、校园论坛、网络调查、咨询信箱等各种形式,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随时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处理来自学生哥方面的思想信息,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深度分析原因,妥善处理解决。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持久创新性

9、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在课堂上的说教灌输为主,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一般是在课堂上,课堂以外很少进行交流。5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和其他各门课程一样进入网络。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灌输式的教育,变成双向互动的教育方式,内容更丰富,吸引力更强。同时,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的运用最新的网络发展成果,由于网民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只要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就可以利用你要用的任何合法的技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运用一切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健康等有利的因素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

10、予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的网络技术,这样不但与社会上最新的观念想法保持一致,而且能让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信息,这样就会事半功倍,提高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但同时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成果,必须从大学生最真实的心理需要出发,关注学生关心的内容,换位思考,与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更好的沟通。 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跨时空性,即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另外,网络这一特点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该发挥网络的优势,积极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即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

11、、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的教育信息,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持久创新性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首先,大6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依据是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理论是教育界理论最新的发展成果,是教育界建立在长期的实践上的最新教育成果,具有对教育规律更科学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也属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遵守教育的一般规律,因此利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其次,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可阻挡的持久性。就像大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更

12、新换代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一样,网络时代的到来是颠覆性的不可逆转的,网络技术的运用只能是螺旋式上升或者波浪式前进的。因此,运用这些技术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不断地持久地创新。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必须是持久创新的。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接受所在大学的教育与心理辅导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与时俱进的能力,不断的与学生的心理、想法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学生才会更加配合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更好的完成工作。第二,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想法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今时代发展如白云苍狗,日新月异,大学生都是身心刚刚发

13、展成熟的成年人,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极强,并且更加积极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也加入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为了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要想很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弄清楚他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想问题,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71檀江林,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唐亚阳,杨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05(11). 6林会如.张新翼.谈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