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029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提出了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长效机制的途径。要创新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管理机制,创新完善学生党员考核机制,创新学生党员激励机制。 【关键词】 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长效机制 与国外的私立大学不同,我国的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新党章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民办高校中的学生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内一个重

2、要的组成部分,是党的神经末梢,也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历史使命。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中最基层的贯彻者和实施者。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保证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这些功能都无法发挥。然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是公办院校的落榜者,这样的生源有着“先天不足”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意识;缺乏政治热情,人生观、价值观不很明确等。2这种特殊的生源特点以及民办高校党员发展和后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当前民办高校里的学生党组织比较沉寂,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严重制

3、约了其作用的发挥。本文探讨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1、学生党员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在校园中活跃的各类学生组织中,学生党组织的声音最弱,学生党员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随着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各类学生组织,包括学生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等日益增多。尤其是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在引导学生革除陋习、提高整体文明素质、辅助同学们自觉树立良好的风范和形象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积极活跃。然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身影却不多见,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本显现不出来,而普通同学成了活

4、动的中坚力量。 2、党员意识淡薄,抵御外界干扰能力不强 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体系缺乏针对性,载体无新意,不能有效克服民办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政治参与热情低、入党动机投机性、生源背景复杂等消极因素。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学生党员逐渐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甚至淡忘了党员的身份,部分学生党员出现了“轻奉献、重索取,轻精神价值、重物质收入”的不良态势,任职动机不纯,对于工作敷衍塞责,就更遑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了。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不明显 3理论素质是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素质,也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学生党员应带头认真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然而民办高校不少学生党员

5、在富有的家庭和一贯不太优秀的教育环境影响下,本来就学习兴趣不浓,对于专业课尚能对付着学下去,因为这涉及自己将来的就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就提不起兴趣,不懂也不愿学,甚至在课堂上带头破坏课堂纪律:睡觉、说话、玩手机、吃东西等等。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党员考核机制不健全,方法和观念陈旧,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党员评优评先工作相脱节,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表现很差的同学居然评上了优秀共产党员或优秀学生干部等现象,直接导致党组织的威信下降,党组织缺乏吸引力。 4、学生党员比例偏低,工作热情不高,在学生中缺乏号召力 由于学生党组织在民办院校学生中缺乏吸引力,再加上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不佳,民办院校学生党员

6、人数明显偏少,在学生中形成不了“气候” 。民办院校学生党建机制不健全也无法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自觉性,挖掘其自身潜力,激发内在动力。没有了党员的积极性,更谈不上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了。 总之,这一切均是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创新能力不够,活力不足,学生党组织应有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造成的。 二、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之途径 构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就要从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学生党员队伍的结构特点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活力。 41、创新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 民办院校的学生大多在中学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的

7、比较贪玩,有的曾经沉迷网络,高考成绩普遍处在录取分数线最低端,其中一部分人是中学阶段不被所在学校看好,另一部分人是在高考中一时失误,未能实现理想高考目标,存在消极失望心理。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表现出比较弱的自制能力和对事物的甄别力,对不良思想的辨识和抵御能力较差,大多数没有关心国事、时事的习惯,政治参与意识也比较弱。 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漠,责任心不强,忽视理论和学习,更趋向于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来获取理论上和经验上的成长机会的特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理想信念、党员意识、责任意识等为主要内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强化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以增

8、强其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民办院校学生党组织应该和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组织有机结合,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举行“学中共党史、树理想信念”红歌赛等活动,把对学生党员进行的诸如“两论” (唯物论、无神论) 、 “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 “四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 “四科”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融入其中,保证每一个大型活动都有一批学生党员活跃其中,真正做到“融入中心,巩固核心,凝聚人心,管好自身” 。这

9、样既活跃了校园气氛,调动了广大同5学参与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党员锻炼了能力、受到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2、创新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管理机制 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就没有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再加上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必须要从以往的单一型管理模式逐步向多样化管理模式转变。不断探索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新方法、新机制,激发学生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投身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创办“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 ,下设生活部、安全部、宣传部、党章组,以每幢宿舍楼为单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进楼管会来担任职务或配合工作。这是学生党员联

10、系和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有效机制,也是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要平台。通过给学生党员交任务、压担子等方式,以培养他们组织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实行学生党员风采展示制度和群众监督平台制度,一方面充分展示学生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榜样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自觉摒弃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良习气。 3、创新完善民办高校学生党员考核机制,加大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力度 在民办高校,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决不能仅仅依靠党务工作者、学生党员、辅导员等少数人的评价,而应该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范围中去综合评定,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参与到大学生党员的

11、考核和评先评优活动中。把学生党员队伍的考核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构建6以党建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在思政课堂上组织临时党支部,利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做好课堂上教学组织工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能力及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参与到大学生党员的考核和评先评优活动中,把课堂上掌握的学生党员的日常表现和理论学习的态度及效果综合起来,给予评定,作为对学生党员进行年终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以避免那些平时不注意理论学习,思想并不先进的学生党员被误评为先进,在学生中造成不好影响,给党组织抹黑。三是要量化学

12、生党员考评配套的规章制度。以便于老师同学及各级考核部门对学生党员考核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使得对学生党员的考核更合理、更科学,也更好地激发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4、创新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激励机制 德国人类学家 W?S?亚佛斯德曾经说过“你若能在他人心中激起一种急切的需求,并能引导这种需求,你便能够无往不利” 。 因此,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的消极心态和不良情绪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在继续坚持精神和物质激励机制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开发大学生党员自我激励机制形成的方法和途径。比如搭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各类平台:设立党员学习示范岗、宣传教育岗、班级建设岗、寝室文明岗、志愿服务岗等,激励引导学生党员搞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同时带领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71王德友.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新方法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1). 2巫幸兴.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初探J.读与写杂志,2008(8). 3中共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探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6.2. 【作者简介】 张丽华(1971-)女,江苏徐州人,副教授,研究生,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