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新过渡时期人的主体性价值转变【摘 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上来讲是一个新的过渡时期,是矛盾与冲突多发的时期,也是重获机遇与张扬个性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人也面临着如何选择自身发展趋向,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主体性价值。文章就立足于我国新的环境变化,新的历史条件,对这一时期的人的主体性价值进行探索。 【关键词】过渡时期;新过渡时期;主体性价值 对于“过渡” ,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一个共识:它是整个社会与人在各个方面的变革。社会的变革在现在来讲,体现为波浪式前进的趋势;人的发展应为建立在社会变革基础上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全面过渡”时期,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在社
2、会建设等方面都进行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经济上正经历着由传统自然经济社会向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社会的转变,政治上已经进入到由国家政治集权向建立在人的自由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法治社会转变的关键阶段,而人的发展方面开始由“以物的依赖型社会”向以“人的个性自由、个性解放”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更深层次的转变,人民开始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人的主体性价值也要求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 一、新过渡时期人的主体性特质 新过渡时期的人是区别于“过渡人”而言的。 “过渡人”是指介于传2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发展阶段上,具有传统人和现代人两种特征和双重价值体系和人格的人, “是站在传统现代的连续体上的人。
3、一方面,他既不生活在传统世界里,也不生活在现在世界里,另一方面,他既生活在传统的世界里,也生活在现代的世界里” 。 “他一只脚踩在新的价值世界中,另一只脚还踩在旧的价值世界里。他不是静态的传统者 ,他是行动中的人 ”。而新过渡时期的人一方面在继承“过渡人”应有的品格的基础之上,又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着人在物质与文化条件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所表现出的特殊品质。 (一)人的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人的主体性价值应该把人的存在和认识的客观成分与主观成分、科学成分和价值成分有机结合与自身之中,在物质与精神层面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基本理念,使人在日益更新的现代社会彰显自己的能力。新的科技革命在现代生活中引起的变
4、化、社会发展过程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常复杂化,已充分显示出人积极主动地干预自己客观生存过程的极端必要性。因此,处于新的过渡时期的人们极力凸显自己的价值主体,充分释放自己的能量。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每个人都在充分利用和整合利于自身发展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从传统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通过智力与知识技能张扬个性,而且在艺术、文化、科教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自己的才能。人的需要、交往以及价值追求在很大程度上都趋向于不断掌握和发展着自身作为完整的人的多方面的本质,即自由个性。 (二)主体性价值转变的矛盾性。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而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为前提的,也就是人
5、的价值的实现要3有目的性。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新的文化的传入,人们普遍在传统体制(这种体制是在旧的价值观、文化观与等级观影响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旧体系)下的思维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人的需要已不能被动地满足维持自己生存的生理需要与本能需要。但满足旧有的需要思想根深蒂固,新旧价值的实现就产生了过渡时期的第一次碰撞。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新的事物的追求已面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即主体的目的性以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存以及肤浅的精神层面,而是向着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和不断的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但在基本的社会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影响下,两者之间已产生激烈的碰撞,对人的这种
6、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已“无暇顾及” ,大多数人的主体需要及愿望无法实现,价值客体已失去它本身存在的意义,造成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之间冲突。因此,当人作为个体融入社会群体之中时,个人应该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在解决当前的诸多矛盾之中,只有解决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 (三)追求最大限度地公平和平等,维护自身权威与利益。目前我国正处在从总体小康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前的中国又是矛盾与问题突发与多发的时期。分配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以及公民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自己的合理意愿等都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大问
7、题。这一新的过渡时期的特征就决定了人们普遍希望自己的尊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尊重,希望自身的正当利益得到满足。作为单个个体来将,其所关心的仅仅是自身的物质资料是否丰富,精神生活4是否充实,对于社会问题能否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对个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扬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过渡时期的关键阶段人们对维护自身地位的强烈呼吁。 二、当
8、前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转变的意义 (一)继续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转变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直接现实性条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这一重要论断,需要是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而人只有在满足自身合理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促使自身价值的实现,进而才能使人得到不断完善与进步。在当前的关键阶段,由于受社会基本矛盾的影响,满足每个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不能得到全面实现,人作为价值主体其自身发展还处于过渡阶段。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存在与发展必
9、须要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 (二)促进人的主体性价值的转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5现阶段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转变的总指导和总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借鉴。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理想、社会导向以及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同时也说明了国家建设、社会建设都离不开人的价值的实现,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过渡时
10、期人的主体性价值转变的迫切愿望。 三、创造条件,不遗余力地促使人的主体性价值转变 新的过渡时期是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的重要时期,是人由“过渡现代”转变的关键阶段。个人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最主要的是去主动的分配和利用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切有利条件。具体来讲,就个人的主观条件来看,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取决于他如何看待实现自我主体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把自我主体意义的实现或者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简单对立起来,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简单对立起来,都不可能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就是要树立人的主
11、体地位与权威在于创造的思想,树立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积极进取和对社会的贡献的思想。社会成员要正确看待当前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善于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为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要有突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说是人在德性(品德)方面的条件,那么突出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则是实现人的价值所必需的才智方面的条件。那么,我们就首先必须提高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个人所具有的认识能力6与实践能力愈强,就愈能展现自己的价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具备了较强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就实现了自身的主体性价值,只能算是人的潜在价值。因此,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实现要求个人得才兼备、全面发展。就社会
12、的客观条件而言,人的主体性价值的转变,一方面是要借助当前社会提供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来完善自己,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要清醒的认识两者的契合程度。正如前文所述,当前过渡时期是社会矛盾频发时期,人的价值实现受到众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充分证明当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差距较大。基于这一认识,人们创造财富与价值的积极性必然受挫,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自身价值无法得到真正实现,相反,正是在这一客观环境下,人们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强化,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意愿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来讲,当前的社会舆论对于人的主体人格的尊重与重视程度也是影响人的主体性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
13、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是提倡人们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还是轻视、贬低人的价值,片面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的发展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社会舆论对于“人们怎样才算实现了自身价值” 、 “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等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对于个人价值实现过程的褒贬评价,都在无形中对人的实现价值的过程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社会舆论,正确看待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思想,不能因为自己盲目地跟风而致使社会问题扩大化,进而影响主体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71 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 年 11月 8 日.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作者简介:王学乐,男(1988- ) ,陕西富平人,陕西省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学与现代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