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其对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078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其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其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其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其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其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其对策【摘 要】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这种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发的原因分析,高校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进行预防,减少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原因;思考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并且,自杀率逐年上升。不仅如此,潜存的危机更让人担忧,据调查数据显示,25%的大学生曾有过自杀想法,12%的大学生有几次以上自杀想法,大学生已成为有自杀倾向群体中的高危人群,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一)学习压力。不堪学习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一大原因。我国

2、大学目前对于学生的总体要求还不是很高,大部分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很多大学规定毕业必须通过一些硬性指标,如过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等,而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也给出了很多必要条件,如英语六级、计算机三级等等,这也就加重了在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二)感情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其情感的发展介于波动与稳定、幼稚与成熟之间,恋爱观还不是很成熟,容易把感情超现实化、唯美化,而现实生活往往并不唯美,大学生之间的感情关系变数太多,2并不稳定,憧憬与现实的落差可能使大学生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冲突,严重的甚至引发自杀行为。 (三)经济压力。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主要的经济来源都是由父母提供,有的大学生家

3、住农村或山区,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家里靠卖房子、卖家当卖血供读书。坐在课堂里,想到的都是家里为自己筹钱的辛苦,担心的都是下一年的生活费、学费,虽然现在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但帮助到的人还是少数。勤工俭学得到的微薄收入对于大学的开销与花费是杯水车薪,这些沉重的生活压力逼着孩子走上绝路。 (四)就业压力。我国大学教育在 90 年代末开始大规模扩招,如今的大学在校生人数比 90 年代初翻了好几番,造成了大学生劳动力的市场饱和,辛辛苦苦读书十多载,花费了时间,花费了金钱,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人才市场好的岗位总是轮不到自己,还要遭受用人单位苛刻的挑三拣四,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工资连生活费都不够,还得向家里

4、伸手要钱,无颜面对家人失望的目光。这些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很多大学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五)媒体、舆论的误导。很多网站为了点击率常常宣扬一种不健康的弃世观念,很多媒体将明星的自杀事件唯美化,这些对人们观念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很容易被影响。同样,当大学出现学生自杀事件时,常有媒体赶去报道,但多为简单的告知式描述或一些不客观的情绪渲染,很少去探究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表层的或失实的报道给社会造成一个片面的印象大学生有问题,大学有问题。而媒体在拷问大学的责任时却忽略了3自己的责任,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报道,给了某个徘徊在生死之间的脆弱心灵以不良暗示和感染。

5、(六)自身应对挫折的能力弱化。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备受宠爱,以小皇帝自居。家长的过度保护使这些学生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与人交往的能力及抗压力能力弱,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当远离父母到大学学习时,就会独自遇到很多具体的困难,没有父母在身边摆平这些困难,又缺乏和其他同学的沟通,心理的挫折感越来越强烈,最后发展成严重程度不一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存在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甚至会造成悲剧的发生。 二、高校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 大学生自杀对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社会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对周围的学生老师留下的是一个难以抹去的阴影,一个个本应朝气勃

6、勃的生命就这么结束,犹如一棵树木已经快成可用之才的时候突然枯萎,让人们觉得可惜且心痛。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重视,对于学校方面,笔者认为高校应该采取以下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正视并重视大学生自杀现象。自杀是一种生命现象,只要这种现象存在就难以避免它在高校中出现,很多高校在解决学生自杀这样的问题时,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推卸责任或息事宁人,不公开消息,以免让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2013 年 9 月,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5000多名新生踏入校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校方签订学生管理与学生自4律协议书 ,该协议书明确: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如此缺乏人

7、文关怀的举措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高校,实在让人遗憾。我们能够理解校方如此行为的苦衷:一旦有学生轻生,悲痛欲绝的家属往往迁怒于学校,围堵闹事索要巨额赔偿,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是,高校能做的难道仅仅是逃避?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校园本身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授学生知识文化,培养学生成才的地方,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健康、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热爱是一个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学校应该正视并重视大学生自杀现象,并通过各种正确的途径对其进行预防,珍爱呵护每一个学生的生命。 (二)通过各种途径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大学生中宣传普及各种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大学的心理卫生意识,是防止

8、大学生自杀的一个有效的办法。把心理健康课作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来开设,开展实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一些青年期心理适应的技巧,如合理的渲泻、代偿移情、升华等,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节的同时还能开导他人;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宣传、校园论坛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重视心理健康。 (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关注大学生中的自杀高危人群心理。近两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通过走访大型医院和心理专家,得出高校自杀身亡的学生中,有 60%都与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关。而心理咨询可以持续、稳定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各种心理

9、困挠,消除各种心理障碍,防止大学生用偏激极端的行为对待自己或他人。因此,高校5要重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建设,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品德高尚的心理咨询专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网站,遇到有自杀倾向的咨询者,及时通知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和开导。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都应得到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以便更好地担负起心灵卫士的责任。 (四)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国定课程就性质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合格的法律素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世界观、人生

10、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从狭隘的人生算计到远大的社会理想、从只注重自我的利益得失到树立了高尚的道德理想、从好高骛远的空谈到脚踏实地的职业规划、从茫然的“混日子”到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这些转变促使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而一个人如果具有了这些正确的观念,便会积极进取,健康向上,以一种乐观的姿态来面对生活,也不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更好地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五)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

11、,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有的放矢的开展以“生6命教育”为主题的各种活动,通过一系列围绕生命教育这一主题展开的演讲、征文、辩论、主题班会、慰问敬老院、慰问孤儿院等活动,让学生领悟生命的价值,激励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点燃了个体的生命激情与追求,走上精彩的人生之路。 (六)解决实际问题,减轻学生的各种压力。针对大学生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进行一些相应的培训、指导或完善相关制度,切实的缓解学生的压力。如开设一些校内免费的英语、计算机等培训,对后进同学进行

12、帮助,减轻学生因学习落后而产生的学业压力;建立公平的助学金发放办法,尽可能多地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应聘技能培训,及时公布各单位的招聘信息以帮助学生把握就业机会,尽量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实习机会等,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朱槿.请尊重生命:青少年自杀行为干预J.中国青年研究,2003,6. 3 姚月红.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4 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 2002,12. 5 严敏杰.浅议当代在学生自杀危机的预防与处理J.北京教育,72008,1. 6 姬小明.警惕高校的自杀现象J.决策探策,2007,13. 作者简介:李静(1983- ) ,女,贵州威宁人,毕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