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议二程朱子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摘 要:“格物致知”作为“三纲八目”中的重要概念,源出于大学 。二程训“格”为“至” ,程颐认为心物在格的过程中深融为一,而在程颐看来,格致不外乎“穷理”而已。朱熹和王阳明也将大学纳入自己的理学和心学的体系,并对格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比较三者对“格物致知”的阐述来揭示其在思想理论基础、所格之物与知的对象、格致方法、格致目的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理解。 关键词:二程;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不同理解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53-02 二程对“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格物穷理的范围、方法和目的做
2、了明确规定,为朱子“格物致知”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朱熹反对把“格物”理解为“来物” (人所面对的事物)1,因而朱子的“物”不仅涵盖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又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他认为格物是即物、穷理、至极。而阳明先生则对弟子黄以方说:“我解格做正字义, 物做事字义”2。阳明先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了“格其心之物”的“格物致知”说。 一、思想理论建立的基础不同 宋代思想界学派众多,正如程颢所说:“人执私见,家为异说”3。因而二程兄弟的“格致”思想直接来源于大学和中庸 ,并在二人2所构造的“天理”的基础上展开对“致知在格物”的论述。程颢与程颐认为“致知格物”之所以可能的理论来源之一
3、即“命、理、性、心”的同一性。二程认为:“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而二人又通过对中庸 “天命之谓性”思想的吸纳提出良知良能“自家元足” ,认为人能够以“思”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朱子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以大学?格物外传为代表,据朱熹说,这篇补传是“窃取程子之意”而精心构思、字斟句酌写成的。可见其思想在很大一部分吸收了二程兄弟的思想。例如朱子讲:“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十分,方是格物” 。其实训“格”为穷,本是程颐的创造,但是“即物而穷其理”却是朱熹对“格物”做出的创造性的解释。朱熹讲道:“穷理格物,如读
4、经看史,应接事物,理会个是处,皆是格物。只是常教存此心,莫教它闲没勾当处” 。这里的读经看史、应接事物均是“即物”二字的体现。 王守仁研究朱子之理那段经验,其实反映出他对朱子把“格物”释为“即物而穷理”做法的不赞同。阳明先生否认阚文一说,认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这里所讲的“格”明显带有道德色彩,他视孟子所讲的良知为先天内在的道德之心,并将“心”与二程自家体贴出来的“理”融合。王阳明吸收陆象山的“心即理” ,从心学体系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心理为一、内外一致的格物致知思想。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5、,他所讲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 。3而建立在“心之体”基础上的格致之论自然不同于以天理为本体的二程和朱熹把“格物”放在首位的做法,反将重点倾向于“致知”上来。 二、所格之物与知的对象的差异 二程都认为格物必须在一事一物上见理。程颐认为, “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 ,因此必须“随事观理” 。格物的顺序亦可先易后难,随人深浅,若一事上不能见理,则换一物来格。而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万物皆是一个理” 。格物所获得的“知”有“真知”与“常知”的区别。所谓的真知,绝对不是某种与自我生命相脱离的外在知识,它是得于己而信得及的东西,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遗书卷十五说:“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
6、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之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可见二程提倡通过格物来获得从切身的生命体验中得来的“真知”而非从闻见中流传出来的“常知” 。 朱子说:“物,犹事也” 。是指天下万事万物,凡天地之间,眼前所接之事,皆是物。 大学中朱子所补的格物传 ,谓:“是以大学始而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 ”朱子说“格物”可以“即凡天下之物而格” 。朱子言“知”是知识的意思,他说, “知,犹识也” 。朱子认为由积累万殊到贯通为一理的过程中,致知,就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 ,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7、。 阳明先生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又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4君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将物的含义内化于心,这里的物已然是心之物。既然是心之物,那么“格”字自然是“正”之意。此外,阳明先生把知看作“良知” , “致知”就是致良知,就是遵从良知而行,将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阳明的大弟子钱绪山提出王氏的四句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意念发动之后,他的心是能够辨别善恶的,这就是他
8、的良知。他能依循良知为善去恶,这就叫作格物。阳明先生曾说中等之人可以以此为行动依据,可见四句教中的理解不尽然正确,却也有其合理之处。 因而上述谈及所知对象的差异,实际程朱较看重人生知识方面,阳明较看重人生行为方面。程朱一派重视所得之“天理” ,但陆王则谓格物穷理,近乎支离,因为在陆王看来,圣人道理应是简易的,重行而不重知,不过知、行本是分不开的,只不过二人是自其偏重处讲的。 三、格致方法的不同理解 二程兄弟都认为格物之理并不只是向外追求,这是因为人得天地之中,性即是道,性即是理。他们说:“世之人务穷天地万物之理,不知反之一身,善学者,取诸身而已,自一身以观天地。 ”但二人的观点在落实到实处时又
9、有些许不同之处,程颢是本心自反,在格物的过程中强调顿见;而程颐的心体是敬笃认识之心,强调以心识理,在察物至理之中有一个渐进玩熟的过程。程颐在格物上强调“遍求” 、 “多识” ,强调“积累” 、 “涵养” 。他认为做学问,追求真理都必须操持笃敬的功夫,主一而不移, “潜识心通” , “诚意烛理” 。 朱熹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5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
10、,此谓知之至也。 ”这段阐释“格物致知”的文字所强调的是“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此外,朱子发挥程颐的格物论说:“积累多后 ,便是学之博;脱然有贯通处 ,便是约。 ”因而朱子的格物之法有二:一曰即物穷理,二曰读书穷理。这两种方法很明显带有外向性的色彩。 阳明年谱弘治五年下言:“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格竹失败后王阳明又遇到了朱子格物思想的另一个困难,即读书穷理的困难。 年谱27 岁记载,先生白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惑。一日读晦翁上宋光宗疏,有曰:“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乃悔前日操计虽博,而未尝循序以致精,宜无所
11、得;又循其序,思得渍洽泱,然物理吾心终若判为二也。沈郁既久,旧疾复作,益委圣贤有分。偶闻道士谈养生,逐有遗世入山之意。 ”由此,阳明先生便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格物致知思想产生怀疑。随后便生“遗世入山之意” 。王阳明曾希冀在佛老上实现自己的成圣理想,可终究未达到目的而返尘世。最后,还是在内外交困“百难备尝”的谪地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理。阳明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6知者,致知也” 。言下之意,王阳明更加注重心的内向性探求。 四、格致目的殊中有同,同中有异 二程认为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是“止
12、于至善” ,即止于程颢宣扬的人心人性,在人伦的践履中,涤除私欲,与物同体,至于诚明坦荡、廓然大公的天地境界。在个人精神境界上,二程格物穷理追求的是“乐天知命”的和乐境界与圣贤气象。程颐偏于理性的追求与满足,程颢则偏重于“仁体境界”的体验。在程颢看来,当仁者达到“理与己一”的圣贤气象时,便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冯友兰先生解读朱熹的格物是“穷物理” ,目的是增加人的知识;而修养是“穷人理” ,目标却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但笔者认为朱熹格物致知的目标乃“知其理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或者说, “所谓明理,亦曰明其所以然与其所当为者而已。 ”在朱子看来,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求人之生存的真知真理的方法,是体悟天理之
13、所以为天理的应然。 阳明讲:“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是问学,而与德性无关涉?”在阳明看来, “格物致知”的价值目标就是成就道德人格,侧重德性的修养。 二程朱子的格物致知与阳明看似是“理”与“心”背道而驰,实则是心性与天理的交感为一。而二程朱子同在理学的视角下观“格物致知” ,修养功夫却也有着不同的着力点。四者修养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成就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而且也都把“存天理,去人欲”作为修养的一个内容,但总体看来,二程朱子偏向理的修养,而阳明更倾向于道德实践的修养。 7参考文献: 1郑玄,孔颖达.十三经注疏卷六?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92. 2明王阳明.传习录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7. 3程颢,程颐.二程集M.上海:中华书局,19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