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激励.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0873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激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激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激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激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激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谈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激励【摘 要】 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是进行学习激励的前提和基础,目标是激励的关键,激励要采取关怀、榜样、目标、荣誉、信任、支持、物质等多种激励方式,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需要;目标 ;激励方式 做为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细致地了解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的需要,掌握大学生的需要、行为、动机的规律,合理地运用激励模式,无疑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学习需要是学习激励的基础 需要是进行激励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所谓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意识,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

2、目标的渴求或欲望。人为了自身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对客观世界中的某些东西产生需求,例如,衣、食、住、行、婚配、安全等,这种需求反映在个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需要。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 需要理论是指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驶向目标。一般人的需要分两类,即自然需要(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精神需要) 。 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2大脑中的反映。需要问题不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过研究和论述,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也有过重要的论述。一般来讲,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

3、需要、正当需要和不正当需要、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正当需要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合理需要是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又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改善,人们的需要也随之在不断变化,进一步讲,需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可表达为如下函数关系: R=f(H,E,T,P) 其中: R-需要 H-个体自身特性(个体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年龄、性别) E-外部环境(学习条件、学习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等) T-时间(不同时期) P-收入多少 该函数表明了需要的难以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适时了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就要深入

4、实际,根据不同年级的需要特点,了解环境的变化,情绪的波动,个体特性的差异,最终才能把握学习激励的基础学习需要。 二、目标是激励的关键 需要引起动机,但动机的产生并不都起于需要。学习需要和学习动3机的关系也是如此。有时部分需要来自外部刺激,然而内在的需要与外部的刺激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工作中,只有把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现实目标)相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 最有影响的激励过程理论之一是心理学家 V.H.Vroom 在工作与激励 (1964)一书中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工作动机是由员工有关“努力绩效关系”与工作结果的观念与期望有关。这一理论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激励力(M)= 效价

5、(V) 期望(E) 。其中,激励力指调动个体积极性和内部动力的强度,效价指所要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和重要性,而期望则是指一定的工作行为与努力能够导致任务达成和需要满足的可能性(或概率) 。因此,假如目标价值越重要,实现目标的概率越高,所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 期望理论指出效价与期望值是影响激励作用大小的两个主要因素。前者指目标如果实现对其本人价值大小的主观评价,它因人而异,与需要有直接关系;后者指个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或用公式 M=VE 表示。 此式表明,不论是效价还是期望值,哪个值都不能太小。如果有其中之一较小,则激发力量大为降低。对于学生管理工作

6、者来说,要注重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和明确程序,只有适当的目标,才能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势必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高指标” 、 “浮夸风”的做法是坚决要摒弃的。 三、激励要注重方式 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主要表现4为外界所施加的吸引力或推动力激发成为自身的推动力,从而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趋于一致性的一个过程。 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 万事皆有因。在激励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激励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这就提醒我们在激励中要密切关注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那么究竟是那些因素影响着激励的效果呢? 1、个体因素 激励主要是针对个体的激励,个体之间思

7、维方式、推理判断能力、社交能力、分析问题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都会影响到激励的效果。大学生个性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同时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信仰,这就使激励情形变得更加复杂。 2、环境因素 俗话说:没有一定的外部条件,任何杰出的天才也不可能有所作为。环境对大学生激情的引发是最为直接的。学校组织中任何陈旧、过时的评价标准都会束缚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若学校有一个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这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革新精神、勇于进取的奉献精神。相反,如果学校认为大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是“突发奇想” ,不但不进行鼓励,还

8、当众批评,则会抑制学校创新的源泉。 3、大学生的成熟度 大学生的成熟程度是指设置高而现实可行的目标的能力,承担责任5的意愿和能力,以及个人或群体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所具备经验的丰富程度。随着个人生命周期的演进,大学生的个性经历着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若学校不能够根据大学生个性所处的阶段来对激励措施加以变更,就会导致大学生个人的需要和目标与学校的需要和目标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 在管理工作中,激励的方式和方法很多,主要的方式有: 关怀激励:是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与进步的需要。对学生个人的进步、成长和生活及时给予关心、指导和帮助,特别是注意解决大学生中的热点问题,以增强大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精神。

9、目标激励:把大学四年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并使大学生明确。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适当的目标能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激励力量。 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满足大学生崇尚同年龄、同专业模范人物心理的需要,以大学生群体中的模范人物为榜样给予激励。 荣誉激励:大学生荣誉感较强,这是满足尊重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突出者给予荣誉称号,必能产生很好的激励效果。 信任激励:对大学生给予信任,尊重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对优秀者给予重用或提升。这对一时后进或某方面有明显不足的学生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力量。 支持激励:对大学生的合理需要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给予及时必要的支持,所产生的激励力量大而持久。 物质激励:从满足大学生的物质需要出发,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如:6奖学金、定向培训等。 由于大学生学习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复杂性加之大学生个体不同的身心特点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性,以上几种激励方式可因人因时因事而已,也可交叉或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30. 2 刘俏.激励理论在高校外教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经济导刊研究,2009(17). 【作者简介】 李灿荣(1966-)女,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