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农村社区建设障碍与路径选择【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时期,农村社区建设不仅面临着扩大基层民主、提高生活质量的艰巨任务,更面临着推进社区服务、提高文明程度等一系列紧迫课题。文章以鲁南丰阳镇为例,剖析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路径选择,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区建设献力。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障碍;路径 一、丰阳镇情况 山东省平邑县丰阳镇地处鲁中山区西南,鲁南沂蒙革命老区的西北边缘,全镇总面积 91.6 平方公里(13.74 万亩) ,辖 58 个自然村落,44个行政村,6 个社区,共 4.2 万人。其中,镇中心村 1 个,镇乡结合区 8个,村庄 35 个。
2、二、障碍因素分析 农村社区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从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与城市社区建设相比较,仍然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丰阳镇作为鲁南地区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典型乡镇,社区建设有一定量的优势,但涉及居民生活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等质的方面依然有较多的问题,新社区建设也面临很多的障碍。 (一)村与村之间经济收入差距明显 2由于众多的原因,村与村发展的程度不同,相互之间在收入上是存在差距的,富裕的村不愿同贫困的村子合并而拉低自己的经济收入水平,甚至于承担历史的债务。在村庄合并建立新社区上另一个问题是耕地问题。各村的人均耕地在合并前有多有少
3、,合并后就存在重新分配还是维持现状的问题。在土地已经分配到户,且多年不变的现状下,如果重新分配,那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的规定相冲突;如果不重新分配,作为各村主要财产的土地就是独立的,合并的社区在村民管理上难以做到公平,合并村庄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二)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建设资金 当前鲁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主要表现在路、网、医疗、文教配套上。在市、县、镇、中心村到自然村之间的配套完善程度逐级递减,阶梯差距十分明显,总体是随着与城市的距离逐渐拉大,不同村和社区间的差距较大。除了地理位置不利之外,也反映出相对落后的农村在建设发展的资金来源上很难满足需求
4、,大部分农村社区建设所需的资金要以村集体自筹为主,缺少经济来源,社区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鲁南地区远离市、县、镇的普通农村中,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甚至已经崩溃,不能支撑社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鲁南的村庄布局星罗棋布,非常分散,十分不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不同的村获得资金以后多用于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条件稍好的村甚至追求“麻雀经济” ,这就造成了村庄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而且,由于资金和资源是有限的,满足条件的村庄之间必然会到处活动以争取资金和资源,由此加剧了村3与村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社区建设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文化氛围不浓 目前,鲁南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是村干部,由于众所周
5、知的原因,村干部素质普遍偏低,服务意识弱,甚至腐化严重,难以获得村民起码的信赖与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农村的人才不断向城市流动,薄弱的基础很难吸引需要的人才。骨干人才的匮乏也影响了新建社区的文化氛围的培育,新社区只是换了一个位置建立一部分新居,并没有足够的文娱、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鲁南农村相关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许多村镇没有文化站、文化馆,许多村或社区的文化设施只是一幢空建筑,用于应付上面的检查和吸引投资。此外,丰阳镇新建的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着公共社会服务系统失灵,新社区在物质方面、娱乐等精神生活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农村村庄并没有明显的改善,镇和新社区也就难以获得足够的吸引力。 (
6、四)规划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到位 传统的村子,尤其是自然村,为了小农耕种的便利,往往分散而居,有的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较远。新建社区为节省成本,发挥规模优势,必然选择交通便利的平坦之地推进村民集中居住,新社区建设位置很难让所有的村庄都处于便利的位置(主要指农业种植的便利) 。社区新建之时,位置相对孤立,各种生活、娱乐设施因缺少国家的投入而建设缓慢,尤其是安全保障方面,在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前,在目前农村社会治安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村民不会贸然迁入。另一方面,在政府统一建设的社区中,为节约成本、节省土地,政府选择兴建四层以上的楼房,但楼房4在目前条件下并不适合村民生活,其购买意愿不强。 三、丰阳镇发展的路
7、径选择 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整个新农村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其不仅仅是农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也是未来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举措。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政府加大支持与投入,同时,农村社区也具有深刻的群众基础,这是建设好农村社区的重要动力,笔者认为丰阳镇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分类实施,分阶段推进 按照社区发展演进规律,中心村-中心镇将是今后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中心村镇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耕地逐步向规模经营集中,企业逐步向工业区集中,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农房建设逐步向中心村集中。所谓分类实施,分阶段推进,即区分镇中心村、镇乡结合区和纯农村,整合各自资源,分阶
8、段逐步推进。纯农村的社区建设受限于巨大的搬迁成本,在县、镇获得国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很难获得实际进展。在镇乡结合区的社区建设上,村民持观望态度,短期亦难有大的进展。而镇政府所在地的镇中心村为本镇政治、经济、文化的小中心,也是集镇所在地,具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和聚集效应。因此,镇中心村在推广小镇建设中对村民的吸引力要大于纯农村社区。在国家对社区建设投入少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这种吸引力,集中财力发展镇中心村的社区建设,敞开入口,允许本镇任何村的村民在此购房,这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为中心村社区吸引足够规模的入住者,减少只发展镇中心村村改居的阻力,随着人员的快速增长,中心村的规模经济便会显现,5而逐渐走上自
9、我发展的道路。以此为示范发展镇乡结合村的社区阻力会小很多。 (二)社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必须跟上 镇中心村社区易于发展的优势即在于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积累,进一步发展的投入相对较小,政府资金的投入可以快速产生效果。在社区规划和建设之初要确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配置标准,实现社区全覆盖,防止重复建设。社区建设首要的原则应该是方便群众。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于城市居民,农村社区建设也就不同于城市社区建设,在规划时必须考虑农村居民生活、劳动的实际,社区要保留农村乡土气息,强化建筑的个性,尊重农户的选择,切忌千篇一律化的楼房模式。可以考虑按照每一幢住宅的建设成本补助给村民,允许村民自
10、建符合条件的住宅。规划中社区的配套设施必须健全以方便群众的生活,比如体育、教育、卫生服务应齐备。 (三)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服务组织,拓展服务领域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严重失衡制约了农村基层社区组织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农村社会现实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农村社区建设应走“服务之路” ,即通过完善的服务将分散的农民聚集起来,通过服务唤起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具有人口联系紧密,生活方式趋同,归属感、认同感极强等特点。如果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与水平,健全各类服务组织,畅通各种参与渠道,开展各项社区服务,那么,村民自身所蕴含的自我管理、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11、必将更多释放出来。社区建设必须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明确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市场主体在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6中的责任,按照“公益性服务政府承担、福利性服务社会承担并给予适度补贴、经营性服务探索市场化供给”的思路完善农村社区公共品的供给机制。 (四)在社区附近尤其是镇中心村社区大力发展各种产业 社区建立的同时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利用本地资源、劳动力招商引资,吸引外面的企业入驻工业区,才能为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只有居民可以就近就业,社区才会有可持续的动力。在社区的产业布局方面要利用周围农村的木材资源、农副产品和集镇现有的技术设备
12、条件以及周边农村的小型加工厂,发展加工业。目前的丰阳镇拥有数量可观的小微劳动密集型工厂,尤其是各种木材加工厂。在交通便利的村庄,每村都有数家规模不一的加工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土地优惠将其布局到社区周围,加工厂集中以后,在管理、经营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规模效应。然后可以利用集镇联系广泛、交通便利、消息灵通、技术较强等优势,为周围农村的农副工业生产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工作。在镇中心村社区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要逐渐覆盖镇乡结合区以至周边村。参考文献 1 甘信奎.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J.江汉论坛, 2009,2. 2 张良礼.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平台J.中国民政.2006,6. 7作者简介:常统海(1988- ) ,男,山东临沂人,浙江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