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192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议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议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议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摘 要】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近年来我国对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比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为了使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产品能够更好的满足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有必要对农村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我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现代农业体系,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的统筹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 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

2、巨大。而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结构已经很难满足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迫使我们必须对农村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现代农业。 (一)农产品的种植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导致有的农产品供过于求,有的则是供不应求。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扶持,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对市场行情的不熟悉,导致农产品种植与市场需求不协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在我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过2程中,农产品单一是必须克服的问题。我国很多地方仍在坚持种植单一的农作物,农产品的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而且由于农作物过于单一,导致农作物的

3、生产量大,很多农产品职能作为生产原料,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精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三)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新的农业技术推广难度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大多数传统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政府推行新的农业技术时,很多农民无法理解,而且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提高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难度。 (四)很多地区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在我国的某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崎岖、区域偏远,市场狭小,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农民耕种的农作物属于“自产自销” ,很难产生经济效益,而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不强,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的经

4、济结构不合理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在国内,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标准,这些都要求必须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要具有战略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调整多种或少种什么农作物,要注重现代农业发展,在适应市场的前提下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多样化,发展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带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3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我们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

5、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五点原则。 (一)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就是必须使农产品能够“卖得出去” ,这就必须要考虑到市场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然后再对农产品种类以及数量进行调整,避免盲目生产。 (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要避免不考虑实地条件,盲目采用同一模式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导致经济结构调整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出现;而应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开发引导本地优势产品与特色产品,提高地方农产品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三)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切不强制实施。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

6、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农民的意见、保护农民利益,多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增进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了解,使农民自愿参与,为经济结构的顺利调整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不可只贪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要注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注意保护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生态效益,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五)坚持配套原则。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农4产品的生产,还要重视农产品的加工,为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打造配套设施与政策,实现种植、加工、销售综合配套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三、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 农村经济结构

7、调整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为了保证农村经济改革能够卓有成效的开展,必须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以点带动全局的调整。 (一)对农业区域进行优化调整,使农业布局分布更合理。农业产品区域调整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农产品种植区域的分布情况,打造一批有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经济区域,提高规模效益,同时增强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局域间农产品互补,实现各局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点之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太过于注重量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一直不高。而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条件下,只有

8、高质的农产品才能进一步打开市场。因此提升农产品质量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点之一。 (三)对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往农村的农产品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使某些农产品供过于求,而且价格低。因此在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要注意对农产品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扩大蔬菜、水果、药物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 5(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基本上会选择外出就业,留在农村的多属于“老弱病残” 。而且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回乡之后大多数仍是务农,就业结构相对单一,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在要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入餐饮

9、、运输、建筑等行业,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扩大农民增收空间。 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的措施 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就业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以科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以来,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要重视科技的力量,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教育,鼓励农业研究人员对农业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农村科学技术的改进,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质、高产的种子;还能促进农业技术升级,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让农

10、产品能够更好的贮藏、运输,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根据地方农业资源条件,打造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策略。我国农村地大物博,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优势资源和条件,而在以往的农业经营中,政府和农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导致地方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缓慢。针对这情况,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政府根据地方的优势农业资源,打造一批有竞争力6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加强对企业品牌推广建设,拓宽产品销售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大对农

11、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此前的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的地方为了眼前利益,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现象频发,使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对农村防洪、抗旱设施的建设投入,积极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经济中心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拓宽就业领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不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小城镇的整体规划,使小城镇布局更合理,避免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12、另外政府要完善小城镇建设政策,比如说在户籍、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吸引外来人口入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 五、结语 就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在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农村的方方面面。为了使农村经济结构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顺利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我们需要根据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民自愿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抓住农村经济结构调7整的重点,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王敏鸽(1978.08- ) ,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市委党校,讲师,从事宏观经济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