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苍梧县县城迁至石桥镇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摘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 (国函201325 号) ,梧州市将对市辖区和苍梧县行政区划进行结构性调整。苍梧县县城迁至石桥镇,本文对苍梧县政府驻地迁至新址石桥镇区域后的地表水水质和区域纳污能力等方面作出分析,探讨分析评价搬迁后对新址区域的地表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行政区划调整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P426.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况 1.1 区域概况 苍梧县辖 12 个镇,面积 3452.45km2,人口为 59.1 万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浔、桂江交汇处,
2、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5111140,北纬 22582410,北回归线从县境内中部偏南通过,东邻广东封开县,南与岑溪市糯洞镇、诚谏镇交界,西与藤县南安比连,西北与昭平县马江镇相接,县城龙圩镇距南宁陆路 384km,水路 611km,秦始皇南取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 3 郡。汉初赵陀并桂林,象郡称南越国,并封其宗人赵光为苍梧王,治广信;宋以后至民国属苍梧县,苍梧历代均以梧州为县城,1950 年苍梧县与梧州分治后,县人民政府仍住梧州。 1952 年 5 月县政府搬迁到龙圩镇,从此形成苍梧县被梧州市区分隔为南、北两部分的“飞地”区划格局,如此格局造成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政府行政运营成本大;二是北岸
3、 8 个镇干部群众到县里办事不方便,路途较遥远;三是由于地理原因,苍梧县对北岸乡镇的经济带动力不强。以上 3 个原因,已严重影响了苍梧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进行结构性区划调整十分必要,这是切实解决现行行政区划不科学、不合理问题的需要;是消除行政管理上条块分割造成的矛盾,加快梧州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需要。从 2004 年开始,梧州市组织人员进行了细致周密、科学合理的多套调整方案的专题研究、反复论证,然后选取符合梧州实际,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优中选优方案,其中就包括了苍梧县政府迁驻石桥镇,而原苍梧县政府所在地龙圩镇与原苍梧县所管辖的位于浔江南面的新
4、地镇、广平镇、大坡镇共四镇,合在一起,设立为梧州市的龙圩区。 调整后的新苍梧县辖旺甫、岭脚、京南、狮寨、六堡、木双、梨埠、石桥、沙头共 9 个镇。11 个社区居委会、134 个村民委员会。面积2783.85km2,人口 36.4 万人,人口密度为 131 人km2。县政府驻石桥镇。石桥镇位于现苍梧县东北部,距苍梧县县城 57km。辖十三个村委会和一个街委会,全镇总面积 230.29km2。石桥镇水陆交通方便,东安江、梧信二级公路贯通全境,有纵横乡村公路七条、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程控电话。 1.2 河流水系 石桥镇位于东安江干流的中游,东安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是贺江的一级支流,东安江流域水系情况
5、见表 1.2。 东安江发源于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梅花尾屋屯西北800m,流经苍梧县沙头、石桥、木双镇,在广东封开县城大播与贺江汇合于江口汇入西江。全长 153.16km,平均坡降 1.52,流域总面积2388.25km2。石桥镇以上流域面积 819.4km2。东安江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石川河、大平河、塘湾河、石桥河和木双河。 表 1.2 东安江各支流基本情况表 1.3 行政区域调整后苍梧新县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情况 现苍梧县辖 12 个镇,面积 3452.45 平方公里,人口为 59.1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 6.64 万人,人口密度为 169 人/平方公里。 调整行政区域后,
6、新苍梧县政府迁驻石桥镇,新苍梧县辖旺甫、岭脚、京南、狮寨、六堡、木双、梨埠、石桥、沙头共 9 个镇。11 个社区居委会,134 个村民委员会。面积 2783.85 平方公里,人口 36.4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6 万人,人口密度为 131 人/平方公里。 新苍梧县县城远期按人口 10 万人的规模规划。按城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要求,建设 10 万人口的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80至 100 平方米/人,取下限规划用地规模为 8 平方公里。新苍梧县县城规划用地属丘陵盆地地貌。8 平方公里的新址建设用地内有农保区 1150 亩,林地 7030 亩。涉及搬迁房屋 550 间。
7、 石桥镇拟设为县级驻地,根据搬迁规划,一期搬迁人口 3000 人,二期搬迁人口 7000 人,加上现有圩镇人口 1.1 万人,则近期发展规模为人口约 2 万人,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50013-2006)综合用水量计算方法及分类计算法估算用水量为 1.29 万 m3/d;远期发展规模为人口 10万人,估算用水量为 4.5 万 m3/d。 2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与方法 2.1 评价程序 在现场勘查、调查和收集相关区域基本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预测入河废污水在设计水文条件下对所在水功能区(水域)的影响及范围,评价搬迁是否对该河段水质造成影响。 2.2 数据资料来源,质量、数
8、量 数据资料部分来源于苍梧县政府驻地拟迁新址石桥镇搬迁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2.3 评价范围 大平河与东安江交汇口以上区域,重点分析石桥镇以上区域。 2.4 评价参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选用参数:pH 值,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 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单项评价中的标准指数法。 3 对污染源进行调查评价 3.1 点污染源状况 点污染源是指具有确定空间位置的、集中在一点或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内排放污染物的发生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入江河
9、湖泊。 石桥镇区及周边主要点污染源排放情况详见下表 3.1 表 3.1 石桥镇区及周边主要点污染源排放情况表 3.2 面污染源状况 水污染非点源,在我国一般称为水污染面源,是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而造成水体污染的发生源。坡面径流带来的污染物和农田灌溉水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目前,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是由面源带来的过量的氮、磷等所造成。 石桥镇区及周边主要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耕地施用的农药和化肥,残余的农药和化肥可以通过农田灌溉和地表径流污染水体。农药和化肥对水质污染的程度与当地降雨量、降雨强度、水土流失情况、土壤类型、土壤肥力、耕作方式、农药施用量等诸多因素有关。 4 地表水资源质量 4
10、.1 水系水质背景 东安江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是贺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大平乡山脉,流经苍梧县沙头、石桥、木双镇,在广东封开县城大播与贺江汇合于江口汇入西江。广西内长度 153.16km,平均坡降1.52,流域总面积 2388.25 km2。东安江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石川河、大平河、塘湾河和六堡河。石桥镇位于东安江中游位置,东安江石桥镇以上集雨面积 819.4 km2,多年平均流量 24.9m3/s,90%保证率的枯水期流量 5 m3/s,90%保证率的枯水期相应河面宽 10m,水深 1.0m,坡降1.52,最小流量 3.15 m3/s。 4.2 河流水质情况 (1) 梧州市水
11、环境监测中心于 2011 年 7 月 29 日在距离石桥镇区上游约 6 公里的石桥镇永安村断面按规范要求取水样进行分析,分析成果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表一中基本项目进行评价。现状水质监测成果及评价见下表 8.3.2,根据水质单因子评价结果,该断面水质类别为类。根据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 (2002)此断面属于水功能区一级区东安江苍梧保留区,现状水质为类;二级区东安江苍梧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类。实测的水质与水功能区划中的现状水质基本符合。 表 4.2 东安江石桥镇永安村断面水质成果及评价表 备注 1、除特别注明外,单位为 mg/L; 2、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2)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广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对东安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从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因子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能够达到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限值要求。 根据多方东安江现状水质监测评价结果,东安江石桥镇河段水体质量良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类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