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感的剖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3534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所感的剖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场所感的剖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场所感的剖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场所感的剖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场所感的剖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场所感的剖析摘要本文就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所指出的一些城市街道和公共场所表现出来的衰败和社会冷漠从环境心理学中的公共环境意象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判。指出公共城市意象是关键,良好的公共城市意象是形成良好场所感是基础。 关键词 公共环境意象 场所感交往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加拿大女记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 1961 年完成发表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这一书从一个非建筑和规划专业角度,从环境心理方面看待了当时美国的大城市在高速、 “

2、有序”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眼光独到。该书从现在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的贡献在于:之前的城市规划都是从专业理论的发展角度,规划师们过去集中讨论的是如何做好规划,而Jane Jacobs 让规划师开始注意到是在为谁做规划;同时使城市规划理论界对规划的社会学问题的关心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虽然有不少学者提出了非难,但对于之后的城市规划批判、公民参与、规划与人民、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铺垫。可以说给当时的美国规划界乃至全世界的规划建筑领域一颗当量极大的核弹。即使在当代,也给我们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相当大的启发和教训。 一、公共环境意象,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 综观全书,简雅各布斯罗列了美国在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大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街道缺少安全感,人们不敢随便驻足;住宅区犯罪率居高不下;公园、广场经常成为不良少年行凶的天堂。而更为严重的就是社会分离,贫民窟和富人区对立,种族问题也相当严重,白人与有色人种之间对立隔离。城市的物质发展和社会人文发展呈现截然不同的状态。 在我看来,造成城市活力衰败的原因非常多,与当时的年轻一代颓废的社会文化和精神面貌有直接的关系。但规划师和建筑师机械地沿用国际式风格的建筑和城市格局,不注重人性的设计客观上也加剧了这种交往空间的流失。场所感(Feeling Place)的处理不当,造成了不当的公共环境意象,导致社会的分离和交往的缺失。而公

4、共环境意象,就是公众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公共符号体系。 场所感,包括了对一个特定空间的各种属性所表现的人为反应和感知。涉及到心理学多个方面,需要从环境认知、空间认知、城市意象等综合元素考虑。其中城市意象中的公共环境意象,是本书关注最多的,由此入手,分析场所感对城市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意象,其生成的思维过程与概念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不同的。由于主要有视知觉和直觉支配,所以意象生成的过程显示出明显的直觉化和情绪化特征,缺少强势的逻辑范式,使得主体能够随意发挥其能动性根据经验进行自由选择。至于城市意象,便是居住在这个城市或者旅行在某个城市的人们

5、该对城市的一种感官直觉的反应,一种感性的判断。 二、公共环境意象的选用和解析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揭示了城市表象的五个基本要素: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五种要素对解构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个要素间形成的组合是人们对城市形成的综合意象,是个人的直觉化,感官化特征。这种意象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不重复性。通过上述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由路径进入节点、由节点访问区域,迅速划定城市的边缘,道路穿插其中,标志点缀其间,从而形成城市意象的。本书提到最多的场所元素是前三者:路径、边界、区域,即街道,近一步是由街道所形成的街区和公园。选择前三者,是因为它们构成了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也是给城市注入所需要的社会

6、活力交往活动的载体,三者组合成了公共环境意象。 作为城市中的居民,对公共环境的评估性意象包括:场所环境的声望、社会地位、阶层或身份、个性、土地使用、友善程度;社区中邻居的友善程度;场所环境的安全性、私密性、领域感、被犯罪活动侵犯的可能性等。其中对居民影响最大的是三个方面:区域安全性,区域刺激性,区域重要性。它是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共同的符号体系(广场、街道、公园)和共同的交往模式(交谈、游戏)联系起来。一个公共环境意象清晰的城市,公共符号体系的作用越突出,居民的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越活跃,场所感也越良好,造成的社会分离的概率也就越小。作为一位记者,雅各布斯并不擅长高屋建瓴的理论阐述,只是通过

7、平常仔细地观察,用记者特有的敏锐眼光来看待问题。在书中,她在波士顿北端区、纽约下东区、旧金山公共绿地以及其他地方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观察,得出了本书的精华:城市街道和地区必须要有多样性,城市的环境意象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四个条件不可缺少:1.“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最好是多于两个” ,为了确保人流的存在, “不管是按照不同的日程” ,还是不同的目的来到此地的人;2.“大多数街道必须要短” , “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地转弯” ;3.“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式各样” ,要有相当比例的老建筑;4.“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为什么目的来到这里的。 ” 人是

8、社会的人,在强调个人领域的同时还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的沟通,这是人的社会属性。一个城市如果缺少交往的场所,缺少这样的交流,那它的确就如书所说的“死城” ,没有安全感,孩童和成人都一样。 三、书中公共环境意象的评析 不过,也会有不解:同样在当时的美国大城市,或者包括当今的美国城市以及全世界的城市,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并非如雅各布斯所说的不注重交往空间与人性化的尺度设计。的确,综观现代主义在二十世纪发展来看,人的首善性也是最重要的。空间处理、功能分区、新建筑技术材料的运用无不是为了使人们居住的更好、更舒适。但那往往是生理和物质的享受,对于精神和社会人文却关注较少。同样是街道,同样是一个

9、交往用的广场,为什么有的很繁荣,人生鼎沸,而有的则死气沉沉,成为犯罪的高发地带?更严重的是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社会分层和居住隔离。其实答案在书中已经明确了:人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相互监督。那就是公共环境意象所起的作用。一个地方要人多、而且是自发的聚集,归根结底是良好的场所感,这里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主观上,一个成功城市地区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能够感到人身安全,不会潜意识感受到陌生人的威胁;而且在街道、广场上,在城市文明与野蛮行为的斗争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这个公共环境意象比较良好。 客观上,是街道、广场的设计问题,包括所使用的道路面砖的材料、尺寸,广场的大小、铺地划分、

10、周边建筑的围合感等。如上述四个基本条件所说的,街道要有怡人的尺度,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同、实体的高度与距离的比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如建筑实体的高度为 H,观看者与实体的距离为 D,如果人处于两个实体之间,例如行走在街道上,可以由于两侧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间的尺度关系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当两个实体的高度为 H,其间距为 D,当 D:H 的比值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 (1)当 D:H 约为 1 时,人有一种既内聚、安定又不致于压抑的感觉; (2)当 D:H 约为 2 时,仍能产生一种内聚、向心的空间,而不致产生排斥离散的感觉; (3)当 D:H 约为 3 时,就

11、会产生两实体排斥、空间离散的感觉。 如果 D:H 的比值再继续增大,空旷、迷失或荒漠的感觉就相应增加,从而失去空间围合的封闭感。D 与 H 的比值愈小于 1,则内聚的感觉愈加强以导致产生压抑感。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采取哪一种 D 与 H 的比值为最好,这要看期望达到怎样的感觉效果,创造怎样的环境气氛。对于当时的美国诸多大城市,社区街道的 D:H 的比值过大,场所交流感的可能就相对削弱了,就造成了人气的不足。 四、批判的观点 当然,对于书中所提到的一些观点也持不同的意见。从公共环境意象上说, “大多数街道必须要短” , “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地转弯”有很不妥的地方。大多街道的拐角处也是抢劫等犯

12、罪事件多发地带,街道的纵横密布、容易转弯使得犯罪分子可以从容地选择目标、选择路径逃跑。场所感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可以行善,也可以为恶,形成的公共环境意象也有差别。 书中所说街道要有商业,的确街道要有商店才有生机。但商业的分布密度是和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缺少消费对象的商业街道只能带来比没有商业的街道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萧条!而这种差的公共环境意象会造成恶性循环,带来的问题不光在社会层面上,甚至是最基本经济层面。当今的中国,这点可以明确看到。 总结 社会空间的融合要通过人来进行,公共城市意象是关键,良好的公共城市意象是形成良好场所感是基础,频繁良好的交往则是城市意象所倡导追求的,也是现代城市生活健康的表现。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展现给我们的是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病态”社会,但在当今中国高速城市化、社会人文环境缺失的今天也照样存在。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如何避免问题的扩大、少走弯路,是我们每个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试值得思索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斯(加) 译林出版社 2.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美) 华夏出版社 3.建筑体验 拉斯姆森(丹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环境心理学 徐磊青、杨公侠同济大学出版社 5.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 黄怡同济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